力争3—5年引进百家药企、实现年产值300亿元,莱芜区着力打造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

制好一瓶药,鲁中国际生物谷加速崛起

2024-12-26 作者: 姜斌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姜 斌
  本报通讯员 亓楠楠 崔文冉

  济南市莱芜区地处鲁中腹地,拥有多种道地药材,近年来当地依托地缘优势,着力打造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聚力“制好一瓶药”,中药制药产业蓬勃发展。作为全市“双核引领、双谷呼应”健康战略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莱芜鲁中国际生物谷重点布局创新药、现代中药、合成生物、医美抗衰、医疗器械五大板块,目前已集聚药企46家,为莱芜区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机械手自动配料、智能化系统自动投料、AGV智能搬运机器人自动运输……在宏济堂莱芜智能制造工厂,全链智慧化管理的中药制造现代化新场景映入眼帘。
  区别于传统的中药制造工厂,宏济堂莱芜智能制造工厂生产车间实现了数智化管控,工作人员只需在后台轻敲键盘,就能完成从原料到成品的全过程,实现“一键熬药”。
  “通过数智化生产,中药产品有效成分转移率提升30%,综合生产成本降低10%,其中人员降低40%,能源降低15%。”宏济堂制药集团副总裁、宏济堂制药(莱芜区)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然介绍,目前3条生产线都满负荷生产,自今年正式生产以来,已完成产值2亿多元。全部达产后,可实现16亿支口服液和6000批次中药固体制剂的年产能。
  位于莱芜区的山东华涛药业有限公司,拥有近五百个品种的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工艺。除了建设自动化工厂,为了保证药材的道地性,企业还采用了更多高科技的手段。“比如,我们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来检测药物的特征图谱,通过检测特征图谱就可以判断出这个中药材是否道地,是否符合我们中药配方颗粒的标准。”该公司总经理郑永燕说。
  退热贴、纱布、绷带、棉签……在山东登胜药业有限公司的展厅内,上百种家庭医护产品琳琅满目。公司董事长助理亓晨浩介绍,在全国170多家连锁药店的6000多家门店内,都可以看到这些产品,预计2024年销售收入将突破2亿元。从2018年进驻,到2020年孵化出园、投产,再到今年新扩建的6000平方米厂房投产,现在的登胜药业已经成为一家拥有40000余平方米生产车间,300多条生产线,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多元化、高科技企业。
  鲁中国际生物谷负责人王光亮告诉记者,依托鲁中国际生物谷在产业配套、政策扶持、人才吸引等方面的平台优势,像登胜药业这样在园区内从孵化到产业转化再到规模生产的企业还有很多。莱芜区集中优势资源,加快培育壮大医药主导产业,做大做优骨干企业。从科研到生产、销售,从资金到技术、人才,各类有利要素的加速“发酵”,让鲁中国际生物谷成为蓬勃发展的沃土。今年“双十一”,深耕“电商+医药”模式的梅晔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其产品为以全分子量透明质酸为核心科技的系列化妆品,线上销售额1.82亿元。
  目前,鲁中国际生物谷产业孵化园一期项目进驻率已达100%,二期12幢标准车间打造的产业加速器基地,已有8家企业签约,三期规划为药械OEM超级工厂,正在加速建设中。构建“线上诊断销售+线下生产加工”全链条中药制剂及配方颗粒产业,年内产值有望突破50亿元,2年达到百亿规模,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引进百家药企、实现年产值300亿元。鲁中国际生物谷正逐步建设成为集中试、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 本报记者 姜 斌
  本报通讯员 亓楠楠 崔文冉

  济南市莱芜区地处鲁中腹地,拥有多种道地药材,近年来当地依托地缘优势,着力打造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聚力“制好一瓶药”,中药制药产业蓬勃发展。作为全市“双核引领、双谷呼应”健康战略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莱芜鲁中国际生物谷重点布局创新药、现代中药、合成生物、医美抗衰、医疗器械五大板块,目前已集聚药企46家,为莱芜区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机械手自动配料、智能化系统自动投料、AGV智能搬运机器人自动运输……在宏济堂莱芜智能制造工厂,全链智慧化管理的中药制造现代化新场景映入眼帘。
  区别于传统的中药制造工厂,宏济堂莱芜智能制造工厂生产车间实现了数智化管控,工作人员只需在后台轻敲键盘,就能完成从原料到成品的全过程,实现“一键熬药”。
  “通过数智化生产,中药产品有效成分转移率提升30%,综合生产成本降低10%,其中人员降低40%,能源降低15%。”宏济堂制药集团副总裁、宏济堂制药(莱芜区)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然介绍,目前3条生产线都满负荷生产,自今年正式生产以来,已完成产值2亿多元。全部达产后,可实现16亿支口服液和6000批次中药固体制剂的年产能。
  位于莱芜区的山东华涛药业有限公司,拥有近五百个品种的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工艺。除了建设自动化工厂,为了保证药材的道地性,企业还采用了更多高科技的手段。“比如,我们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来检测药物的特征图谱,通过检测特征图谱就可以判断出这个中药材是否道地,是否符合我们中药配方颗粒的标准。”该公司总经理郑永燕说。
  退热贴、纱布、绷带、棉签……在山东登胜药业有限公司的展厅内,上百种家庭医护产品琳琅满目。公司董事长助理亓晨浩介绍,在全国170多家连锁药店的6000多家门店内,都可以看到这些产品,预计2024年销售收入将突破2亿元。从2018年进驻,到2020年孵化出园、投产,再到今年新扩建的6000平方米厂房投产,现在的登胜药业已经成为一家拥有40000余平方米生产车间,300多条生产线,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多元化、高科技企业。
  鲁中国际生物谷负责人王光亮告诉记者,依托鲁中国际生物谷在产业配套、政策扶持、人才吸引等方面的平台优势,像登胜药业这样在园区内从孵化到产业转化再到规模生产的企业还有很多。莱芜区集中优势资源,加快培育壮大医药主导产业,做大做优骨干企业。从科研到生产、销售,从资金到技术、人才,各类有利要素的加速“发酵”,让鲁中国际生物谷成为蓬勃发展的沃土。今年“双十一”,深耕“电商+医药”模式的梅晔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其产品为以全分子量透明质酸为核心科技的系列化妆品,线上销售额1.82亿元。
  目前,鲁中国际生物谷产业孵化园一期项目进驻率已达100%,二期12幢标准车间打造的产业加速器基地,已有8家企业签约,三期规划为药械OEM超级工厂,正在加速建设中。构建“线上诊断销售+线下生产加工”全链条中药制剂及配方颗粒产业,年内产值有望突破50亿元,2年达到百亿规模,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引进百家药企、实现年产值300亿元。鲁中国际生物谷正逐步建设成为集中试、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