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管理效能矛盾就地化解服务群众所需
“海上枫桥”护卫海港风平浪静
2024-12-2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陶相银
本报通讯员 姜 冰 李国英
渔船多、渔民多,且流动性大;渔船聚集,火灾隐患多;船员扎堆,治安案件多;薪资纠纷多,渔民需求多……管理一个渔港何其难!
在威海市环翠区孙家疃街道,当地党委政府探索实践“海上枫桥工作法”,由公安派出所打造智慧渔港提升管理效能,组织多部门联动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创建“红色阵地”围绕渔民需求提供服务,有效提升涉海涉渔矛盾纠纷防范化解效能。
强内力——
打造智慧渔港,确保平安不出事
平安不出事,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本质要求和集中体现。
在威海市中心渔港警务工作站里,电脑屏幕呈现着整个渔港每个角落的实时画面。“足不出户,尽在掌控。”孙家疃派出所副所长陈秀宝说,作为智慧渔港,中心渔港布设有大量尖端涉海管控设备,进出口安装有自动识别设备;灯杆、楼顶等处布设有大量高清监控探头,多个位置还安装有烟感相机和红外热成像监控;海上进出口处,电子围栏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北斗导航系统搭配……“虽然只有两名驻港民警,但实现了对港区的全覆盖、无死角、一体式管控。”
孙家疃派出所担负着17.4平方公里辖区、31公里海岸线、13个码头停泊点、8个社区共6.6万人口、近千艘各类船舶、5000余名渔民的治安管理任务。“近几年,我们打造了包含智慧渔港、智慧社区在内的智慧警务工作模式,解决了警力不足的难题,同时也提升了工作效率。”孙家疃派出所所长张鹏说,多年来,该所辖区刑事发案持续下降,海港“零”安全事故,海上偷渡走私“零发案”,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
借外力——
多部门联动,确保矛盾不上交
从源头化解矛盾风险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内涵。
薪资纠纷是渔港里最为常见的纠纷。“按照管辖权来说,我们只负责治安、刑事案件,对他们对骂、互殴的违法或涉嫌犯罪的行为进行查处。薪资纠纷属于民事纠纷,按照正常程序,他们应该去法院打官司。”驻港多年的民警王为正解释,“但我们不能只负责自己的那一部分。如果最核心的矛盾没有解决,就会继续引发治安案件,甚至刑事犯罪。”
“在街道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我们派出所与社区、综治、海事、渔政、司法、医院、律师事务所等部门建立了‘1+7’矛盾纠纷联调联处、警民议事会、社区民事议办协商等工作机制,把调解力量融进市场、伸进企业、驻进社区、延进海域,实现了矛盾纠纷的一体受理、快速介入、联合调处。”张鹏说,以常见的船员讨薪为例,孙家疃派出所协调海洋、劳动监察、公安、海事法庭等单位建立协作机制,聘请6名特约调解员进驻多元解纷调解室,对一般性劳资争议以简易程序快速调处,对申请立案的事项由海事法官依法速裁。 在多元力量的共同参与下,船员讨薪等常见的矛盾纠纷得以被迅速化解在基层。自2020年以来,涉海涉渔矛盾纠纷年均下降38.7%。
聚合力——
创建“红色阵地”,确保服务不缺位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以人民为中心,这是“枫桥经验”恒久不变的真谛。
为凝聚合力,威海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队整合沿海村队、涉海行业组织、涉海职能部门和重点渔港码头的党员力量,创建沿海防控“红色阵地”,开展岸线巡逻、矛盾调解、普法宣传、抢险救援等服务性工作。“近几年,我们创新实施‘海上党旗红’工程,把80多名流动的渔民党员组织起来,成立了4个‘海上流动党支部’,通过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组建了‘铁缆绳’联动救援队、‘闻涛’心理疏导队、‘风平’海上矛盾化解队、‘红帆’治安巡逻队等四支工作队。”张鹏介绍,四支工作队先后参加抗击风暴潮等重大抢险救援任务20余次,心理疏导船员10万余人次,化解海上矛盾纠纷2万余件次,成为服务渔港群众的中坚力量。”
服务渔民的合力也来自渔港之外。近年来,孙家疃派出所积极对接辖区学校,为外地渔民子女畅通入学“绿色通道”,快速解决孩子入学问题,并且引入专业社工团队为渔民子女进行课后辅导。同时,积极联系工会、妇联等部门,为“渔嫂”开设厨艺、家政培训班,帮助渔嫂掌握一技之长,并联系就近企业开展招聘活动,推动“渔嫂”就业创业。
本报通讯员 姜 冰 李国英
渔船多、渔民多,且流动性大;渔船聚集,火灾隐患多;船员扎堆,治安案件多;薪资纠纷多,渔民需求多……管理一个渔港何其难!
在威海市环翠区孙家疃街道,当地党委政府探索实践“海上枫桥工作法”,由公安派出所打造智慧渔港提升管理效能,组织多部门联动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创建“红色阵地”围绕渔民需求提供服务,有效提升涉海涉渔矛盾纠纷防范化解效能。
强内力——
打造智慧渔港,确保平安不出事
平安不出事,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本质要求和集中体现。
在威海市中心渔港警务工作站里,电脑屏幕呈现着整个渔港每个角落的实时画面。“足不出户,尽在掌控。”孙家疃派出所副所长陈秀宝说,作为智慧渔港,中心渔港布设有大量尖端涉海管控设备,进出口安装有自动识别设备;灯杆、楼顶等处布设有大量高清监控探头,多个位置还安装有烟感相机和红外热成像监控;海上进出口处,电子围栏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北斗导航系统搭配……“虽然只有两名驻港民警,但实现了对港区的全覆盖、无死角、一体式管控。”
孙家疃派出所担负着17.4平方公里辖区、31公里海岸线、13个码头停泊点、8个社区共6.6万人口、近千艘各类船舶、5000余名渔民的治安管理任务。“近几年,我们打造了包含智慧渔港、智慧社区在内的智慧警务工作模式,解决了警力不足的难题,同时也提升了工作效率。”孙家疃派出所所长张鹏说,多年来,该所辖区刑事发案持续下降,海港“零”安全事故,海上偷渡走私“零发案”,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
借外力——
多部门联动,确保矛盾不上交
从源头化解矛盾风险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内涵。
薪资纠纷是渔港里最为常见的纠纷。“按照管辖权来说,我们只负责治安、刑事案件,对他们对骂、互殴的违法或涉嫌犯罪的行为进行查处。薪资纠纷属于民事纠纷,按照正常程序,他们应该去法院打官司。”驻港多年的民警王为正解释,“但我们不能只负责自己的那一部分。如果最核心的矛盾没有解决,就会继续引发治安案件,甚至刑事犯罪。”
“在街道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我们派出所与社区、综治、海事、渔政、司法、医院、律师事务所等部门建立了‘1+7’矛盾纠纷联调联处、警民议事会、社区民事议办协商等工作机制,把调解力量融进市场、伸进企业、驻进社区、延进海域,实现了矛盾纠纷的一体受理、快速介入、联合调处。”张鹏说,以常见的船员讨薪为例,孙家疃派出所协调海洋、劳动监察、公安、海事法庭等单位建立协作机制,聘请6名特约调解员进驻多元解纷调解室,对一般性劳资争议以简易程序快速调处,对申请立案的事项由海事法官依法速裁。 在多元力量的共同参与下,船员讨薪等常见的矛盾纠纷得以被迅速化解在基层。自2020年以来,涉海涉渔矛盾纠纷年均下降38.7%。
聚合力——
创建“红色阵地”,确保服务不缺位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以人民为中心,这是“枫桥经验”恒久不变的真谛。
为凝聚合力,威海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队整合沿海村队、涉海行业组织、涉海职能部门和重点渔港码头的党员力量,创建沿海防控“红色阵地”,开展岸线巡逻、矛盾调解、普法宣传、抢险救援等服务性工作。“近几年,我们创新实施‘海上党旗红’工程,把80多名流动的渔民党员组织起来,成立了4个‘海上流动党支部’,通过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组建了‘铁缆绳’联动救援队、‘闻涛’心理疏导队、‘风平’海上矛盾化解队、‘红帆’治安巡逻队等四支工作队。”张鹏介绍,四支工作队先后参加抗击风暴潮等重大抢险救援任务20余次,心理疏导船员10万余人次,化解海上矛盾纠纷2万余件次,成为服务渔港群众的中坚力量。”
服务渔民的合力也来自渔港之外。近年来,孙家疃派出所积极对接辖区学校,为外地渔民子女畅通入学“绿色通道”,快速解决孩子入学问题,并且引入专业社工团队为渔民子女进行课后辅导。同时,积极联系工会、妇联等部门,为“渔嫂”开设厨艺、家政培训班,帮助渔嫂掌握一技之长,并联系就近企业开展招聘活动,推动“渔嫂”就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