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人大视窗

烟台:切实提升监督工作质效

2024-12-1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蓬莱阁景区
  “调研发现,老旧小区停车难、停车乱是群众反映最集中的问题,如何破解?”“在优化停车收费政策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接下来怎么做?”“我们将照单全收,卡实责任,尽快整改到位。”……一个个直击靶心的提问、一句句斩钉截铁的承诺,是10月22日下午,烟台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对解决市区“停车难”问题进行专题询问的场景。3个小时内,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部分人大代表连发15问,市住建、发改、公安等部门负责同志诚恳应询,找差距、亮承诺、谈举措,现场气氛严肃紧张而不失活跃,人大监督尽显“热辣滚烫”。会后,烟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秀香表示:“我们将以此次专题询问为契机,加强跟踪监督,持续推进问题整改落实,真正让城市治理的责任清单转化为群众的幸福礼单。”
  此次专题询问,正是烟台市人大常委会用好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权、有效提高监督工作质效的缩影。
构建制度链条
让监督工作硬起来

  2022年换届伊始,烟台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调研梳理监督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注重从制度上补链、延链、强链,先后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监督流程、强化监督实效的实施意见》,通过实施监督流程再造,打造监督闭环,为实施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提供了制度和机制保障。
  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效果导向,对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询问、专题调研、视察、预算审查监督等每项监督方式都制定了清晰明了的“流程图”,事前、事中、事后都需要谁、在哪个时间节点干什么、怎么干,一目了然,清清楚楚。比如,将开展专题询问细化为“确定专题询问议题—开展调研制订方案—适时召开专题询问协调会—召开专题询问会议—形成审议意见—审议意见办理”6个工作流程,每个流程都包含具体的时序、步骤和措施。近年来,在数字经济、安全生产、养老服务等监督工作中,通过“按图索骥”,确保了监督工作开展环环相扣、压茬推进、持续发力,增强了监督的刚性和实效性,有效推动人大监督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强化环节管理
让监督工作细起来

  每年12月确定监督议题,列出年度工作要点,制订监督计划;每项监督议题都建立责任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清单;“一府一委两院”报告专项工作,报告中查找问题和分析原因部分不少于四分之一,字数一律控制在三千字以内;常态化开展满意度测评,坚持“凡审议、评议必测评”;人大审议意见变“文来文往”为“当面交办”;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经常化调度,做到整改一个、销号一个……
  在具体监督工作实施过程中,烟台市人大常委会抓牢“选题—组织—报告—审议—整改—反馈”六个方面环节,建立“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统筹协调、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分工负责、常委会组成人员依法履职、人大代表积极参与、‘一府一委两院’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明确压实监督责任、整改责任和交办、办理、整改时限,倒排工期,跟踪问效,着力解决监督“最后一公里”问题。比如,针对烟台市区主要水源地夹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工作,打出了“专题调研+审议工作报告+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监督组合拳:2023年,开展了专题询问,对应询部门、区市的应答情况分别进行了满意度测评和工作评议;2024年,组织“回头看”活动,针对专题询问中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专门听取审议市政府办理情况报告,实现了“将监督进行到底”。
汇聚工作合力
让监督工作实起来

  “接电箱箱门需要张贴写有‘有电危险’字样的警示标识。”“消防器材需要设置点检卡,按规定做好维护保养,并做记录。”……在烟台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的安全生产“一法两条例”执法检查中,检查组成员、消防领域专家王长平一边查看现场、一边指出安全隐患,并给出相应整改建议,企业安全管理员在一旁认真记录。
  近年来,在开展调研视察、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等监督活动时,烟台人大注重邀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提供技术支撑和专业参考,借力“外脑”提升监督工作质效。不止于此,烟台人大不断强化“既理直气壮依法开展监督,又寓支持于监督之中”的理念,坚持以开放的理念开展监督,积极调动和整合有利于监督工作开展的各方资源要素,为提升监督工作质效提供有力保障。坚持“不调研、不监督”,把调查研究贯穿监督工作全过程,通过对监督议题采取实地查看、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掌握第一手资料,增强了监督的针对性。推进市县两级人大联动监督,对于全局性的重要监督事项,组织市县两级人大同题共答、同向发力,联动开展执法检查、视察等工作,形成人大监督的“叠加效应”。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特点优势,落实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执法检查和视察、专题询问等监督活动常态化机制,把人大监督工作建立在坚实的民意基础上。探索运用信息化手段赋能人大监督,建立运行监督“两院”办案质量信息平台、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平台、常委会会议电子表决系统和电子阅文系统,提升人大监督的智能化水平。
  为做好监督“后半篇文章”,烟台人大完善各项监督审议意见跟踪督办机制,相关专委会实行全过程跟踪,督促审议意见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对关注度高的重点工作,通过采取与其他监督方式相组合、与立法工作相结合、与代表建议督办相融合等方式进行“回头看”,近期围绕跨境电商发展、城建重点项目建设、滨海一线文旅设施及服务提升等工作开展“二次监督”,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相关工作落实见效。    (姜林松 程伟)
  “调研发现,老旧小区停车难、停车乱是群众反映最集中的问题,如何破解?”“在优化停车收费政策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接下来怎么做?”“我们将照单全收,卡实责任,尽快整改到位。”……一个个直击靶心的提问、一句句斩钉截铁的承诺,是10月22日下午,烟台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对解决市区“停车难”问题进行专题询问的场景。3个小时内,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部分人大代表连发15问,市住建、发改、公安等部门负责同志诚恳应询,找差距、亮承诺、谈举措,现场气氛严肃紧张而不失活跃,人大监督尽显“热辣滚烫”。会后,烟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秀香表示:“我们将以此次专题询问为契机,加强跟踪监督,持续推进问题整改落实,真正让城市治理的责任清单转化为群众的幸福礼单。”
  此次专题询问,正是烟台市人大常委会用好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权、有效提高监督工作质效的缩影。
构建制度链条
让监督工作硬起来

  2022年换届伊始,烟台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调研梳理监督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注重从制度上补链、延链、强链,先后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监督流程、强化监督实效的实施意见》,通过实施监督流程再造,打造监督闭环,为实施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提供了制度和机制保障。
  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效果导向,对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询问、专题调研、视察、预算审查监督等每项监督方式都制定了清晰明了的“流程图”,事前、事中、事后都需要谁、在哪个时间节点干什么、怎么干,一目了然,清清楚楚。比如,将开展专题询问细化为“确定专题询问议题—开展调研制订方案—适时召开专题询问协调会—召开专题询问会议—形成审议意见—审议意见办理”6个工作流程,每个流程都包含具体的时序、步骤和措施。近年来,在数字经济、安全生产、养老服务等监督工作中,通过“按图索骥”,确保了监督工作开展环环相扣、压茬推进、持续发力,增强了监督的刚性和实效性,有效推动人大监督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强化环节管理
让监督工作细起来

  每年12月确定监督议题,列出年度工作要点,制订监督计划;每项监督议题都建立责任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清单;“一府一委两院”报告专项工作,报告中查找问题和分析原因部分不少于四分之一,字数一律控制在三千字以内;常态化开展满意度测评,坚持“凡审议、评议必测评”;人大审议意见变“文来文往”为“当面交办”;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经常化调度,做到整改一个、销号一个……
  在具体监督工作实施过程中,烟台市人大常委会抓牢“选题—组织—报告—审议—整改—反馈”六个方面环节,建立“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统筹协调、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分工负责、常委会组成人员依法履职、人大代表积极参与、‘一府一委两院’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明确压实监督责任、整改责任和交办、办理、整改时限,倒排工期,跟踪问效,着力解决监督“最后一公里”问题。比如,针对烟台市区主要水源地夹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工作,打出了“专题调研+审议工作报告+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监督组合拳:2023年,开展了专题询问,对应询部门、区市的应答情况分别进行了满意度测评和工作评议;2024年,组织“回头看”活动,针对专题询问中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专门听取审议市政府办理情况报告,实现了“将监督进行到底”。
汇聚工作合力
让监督工作实起来

  “接电箱箱门需要张贴写有‘有电危险’字样的警示标识。”“消防器材需要设置点检卡,按规定做好维护保养,并做记录。”……在烟台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的安全生产“一法两条例”执法检查中,检查组成员、消防领域专家王长平一边查看现场、一边指出安全隐患,并给出相应整改建议,企业安全管理员在一旁认真记录。
  近年来,在开展调研视察、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等监督活动时,烟台人大注重邀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提供技术支撑和专业参考,借力“外脑”提升监督工作质效。不止于此,烟台人大不断强化“既理直气壮依法开展监督,又寓支持于监督之中”的理念,坚持以开放的理念开展监督,积极调动和整合有利于监督工作开展的各方资源要素,为提升监督工作质效提供有力保障。坚持“不调研、不监督”,把调查研究贯穿监督工作全过程,通过对监督议题采取实地查看、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掌握第一手资料,增强了监督的针对性。推进市县两级人大联动监督,对于全局性的重要监督事项,组织市县两级人大同题共答、同向发力,联动开展执法检查、视察等工作,形成人大监督的“叠加效应”。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特点优势,落实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执法检查和视察、专题询问等监督活动常态化机制,把人大监督工作建立在坚实的民意基础上。探索运用信息化手段赋能人大监督,建立运行监督“两院”办案质量信息平台、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平台、常委会会议电子表决系统和电子阅文系统,提升人大监督的智能化水平。
  为做好监督“后半篇文章”,烟台人大完善各项监督审议意见跟踪督办机制,相关专委会实行全过程跟踪,督促审议意见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对关注度高的重点工作,通过采取与其他监督方式相组合、与立法工作相结合、与代表建议督办相融合等方式进行“回头看”,近期围绕跨境电商发展、城建重点项目建设、滨海一线文旅设施及服务提升等工作开展“二次监督”,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相关工作落实见效。    (姜林松 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