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财政构建“1+2+5”机制
探索国资预算收入绩效评价
2024-12-0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尹航 李卫东
济宁市财政局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2023年开展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整体绩效评价的基础上,2024年聚焦国资预算收入端,组织开展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绩效评价,构建“1+2+5”绩效评价工作机制,制定评价工作规程,强化评价结果应用,健全收益上交机制,有力增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精准性,全面提升政策效能和资金效益。
一是把准“一个目标”。坚持“全面完整、重点突出”工作目标,将市级国资预算企业纳入绩效评价范围,逐步实现应纳尽纳、不留死角,有效提高绩效评价工作完整性和准确性。聚焦国资预算收入绩效,重点关注收入覆盖、收益上交机制、收益上交管理等方面,构建“4+7+12”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绩效评价三级指标体系,深入剖析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现状,准确评估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实施效果,对国资预算收入绩效评价多维度“精准画像”,为完善国有资本收益收缴机制、优化国有资本预算管理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实施“双轮驱动”。协同联动推进。充分发挥人大、审计、财政协同联动工作机制优势,完善多元主体深度融合的预算绩效监督体系,发挥各自优势,凝聚工作合力,联合开展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绩效评价工作,共同研究并针对性提出评价工作重点方向、重点内容和重点点位,构建预算绩效管理“一盘棋”。规范有序推进。积极探索、研究制定了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绩效评价操作规程,明确评价范围、前期准备、组织实施等评价工作各环节的具体内容,评价工作科学规范、标准明确、有序推进。建立绩效评价工作方案、评价报告“双质控”机制,人大、审计、财政和绩效专家、行业专家共同评审,形成了“评价前审方案定方向、评价后审报告亮成效”,多方参与、合力推动的良好局面,切实提升了绩效评价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是强化“五项举措”。做大收入“蛋糕”。加快推进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所办一级企业按规定上缴国有资本收益,实现国有企业应纳尽纳,为财政收入增添新的增长点。创新实施市级企业国有资本收益“零申报”制度,按规定免缴或者因经营亏损等应缴收益为零的,均需申报国有资本收益。务求评价实效。充分发挥绩效评价“以评促改、以评促管”效能,对评价发现的应交未交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督促有关国资预算企业如数补缴。提升缴款效率。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缴库纳入非税收入电子化改革范围,增强资金监管实时性和准确性。严格监督考核。充分发挥财会监督、会计质量检查等作用,有效维护国资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国资预算单位对所监管企业设置上缴国有资本收益情况的考核指标,纳入企业年度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内容。健全绩效体系。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和支出全面纳入绩效管理,形成从事前评估、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评价结果运用、绩效信息公开等环节构成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济宁市财政局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2023年开展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整体绩效评价的基础上,2024年聚焦国资预算收入端,组织开展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绩效评价,构建“1+2+5”绩效评价工作机制,制定评价工作规程,强化评价结果应用,健全收益上交机制,有力增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精准性,全面提升政策效能和资金效益。
一是把准“一个目标”。坚持“全面完整、重点突出”工作目标,将市级国资预算企业纳入绩效评价范围,逐步实现应纳尽纳、不留死角,有效提高绩效评价工作完整性和准确性。聚焦国资预算收入绩效,重点关注收入覆盖、收益上交机制、收益上交管理等方面,构建“4+7+12”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绩效评价三级指标体系,深入剖析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现状,准确评估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实施效果,对国资预算收入绩效评价多维度“精准画像”,为完善国有资本收益收缴机制、优化国有资本预算管理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实施“双轮驱动”。协同联动推进。充分发挥人大、审计、财政协同联动工作机制优势,完善多元主体深度融合的预算绩效监督体系,发挥各自优势,凝聚工作合力,联合开展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绩效评价工作,共同研究并针对性提出评价工作重点方向、重点内容和重点点位,构建预算绩效管理“一盘棋”。规范有序推进。积极探索、研究制定了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绩效评价操作规程,明确评价范围、前期准备、组织实施等评价工作各环节的具体内容,评价工作科学规范、标准明确、有序推进。建立绩效评价工作方案、评价报告“双质控”机制,人大、审计、财政和绩效专家、行业专家共同评审,形成了“评价前审方案定方向、评价后审报告亮成效”,多方参与、合力推动的良好局面,切实提升了绩效评价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是强化“五项举措”。做大收入“蛋糕”。加快推进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所办一级企业按规定上缴国有资本收益,实现国有企业应纳尽纳,为财政收入增添新的增长点。创新实施市级企业国有资本收益“零申报”制度,按规定免缴或者因经营亏损等应缴收益为零的,均需申报国有资本收益。务求评价实效。充分发挥绩效评价“以评促改、以评促管”效能,对评价发现的应交未交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督促有关国资预算企业如数补缴。提升缴款效率。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缴库纳入非税收入电子化改革范围,增强资金监管实时性和准确性。严格监督考核。充分发挥财会监督、会计质量检查等作用,有效维护国资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国资预算单位对所监管企业设置上缴国有资本收益情况的考核指标,纳入企业年度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内容。健全绩效体系。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和支出全面纳入绩效管理,形成从事前评估、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评价结果运用、绩效信息公开等环节构成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绩效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