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岛增殖实验站首推规模化人工培育萱藻
2024-12-0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邢金钰
本报通讯员 聂英杰
在碧波荡漾的长岛海域,一场关于海洋生态与经济发展的绿色实验正在悄然上演。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岛增殖实验站首次开展规模化人工培育萱藻,这一举措不仅有望丰富长岛的藻类养殖品种,提升经济效益,更为海藻床海藻场的修复以及长岛国际零碳岛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生态支持。
走进长岛增殖实验站,一股浓郁的海洋气息扑面而来。在萱藻采苗池旁,科研人员正忙碌地进行着采苗工作。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岛增殖实验站科研推广室主任郑言鑫介绍,萱藻,当地人俗称骆驼毛,是海岛百姓餐桌上的常见食材。然而,由于连年采摘野生萱藻,其产量逐年减少,对海洋生态造成了一定影响。
“这是我们首次尝试规模化人工培育萱藻。”郑言鑫指着采苗池中的萱藻丝状体说道,“我们已经把萱藻的丝状体进行泼酒,开始采苗工作。下一步,我们将把这些苗种移植到海区进行养殖。”
记者在现场看到,萱藻丝状体在室内采苗池中经过精心培育,已经逐渐生长出嫩绿的苗种。这些苗种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长岛海域的新成员,为海洋生态注入新的活力。
据了解,萱藻人工培育大致分为室内采苗池育苗和海区养殖两个阶段。目前,人工培育萱藻正处于前期育苗阶段。为了丰富长岛的藻类养殖品种,科研人员构建了萱藻丝状体规模化繁育技术,并与烟台大学合作,共同采集萱藻种菜。通过分离纯化、室内培育、诱导、破碎、清洗等一系列繁琐而精细的操作,最终将萱藻丝状体泼洒到采苗池中进行苗种的采集。
“经过1至2个月的时间,萱藻苗可以长到1至2公分,就可以进行海区养殖了。”郑言鑫表示。近年来,长岛已建成海草床4公顷、海藻场7公顷,有力涵养了海洋生态。此次规模化人工培育萱藻的尝试,正是长岛在海洋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寻找平衡点的又一重要举措。
“长岛增殖实验站以国家藻类产业技术体系为依托平台,开展萱藻苗种繁育及养殖技术研究。”郑言鑫说,“我们的目标是丰富长岛藻类养殖品种,增加渔民收入,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长岛近年来还推行了“固藻集鱼”养殖新模式,通过布设人工鱼礁、移植藻类海草等方式,降耗减排、更低碳更绿色。两年前,一笔“海草床、海藻场碳汇贷”成功落地长岛南长山街道孙家村,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这是真金白银、点绿成金!”孙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孙成伟感慨道,“海草床、海藻场每年固碳量产生的远期收益权可以作质押贷款。今年我们计划投放藻礁1000个,这将为村民创造更多的碳汇价值。”
本报通讯员 聂英杰
在碧波荡漾的长岛海域,一场关于海洋生态与经济发展的绿色实验正在悄然上演。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岛增殖实验站首次开展规模化人工培育萱藻,这一举措不仅有望丰富长岛的藻类养殖品种,提升经济效益,更为海藻床海藻场的修复以及长岛国际零碳岛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生态支持。
走进长岛增殖实验站,一股浓郁的海洋气息扑面而来。在萱藻采苗池旁,科研人员正忙碌地进行着采苗工作。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岛增殖实验站科研推广室主任郑言鑫介绍,萱藻,当地人俗称骆驼毛,是海岛百姓餐桌上的常见食材。然而,由于连年采摘野生萱藻,其产量逐年减少,对海洋生态造成了一定影响。
“这是我们首次尝试规模化人工培育萱藻。”郑言鑫指着采苗池中的萱藻丝状体说道,“我们已经把萱藻的丝状体进行泼酒,开始采苗工作。下一步,我们将把这些苗种移植到海区进行养殖。”
记者在现场看到,萱藻丝状体在室内采苗池中经过精心培育,已经逐渐生长出嫩绿的苗种。这些苗种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长岛海域的新成员,为海洋生态注入新的活力。
据了解,萱藻人工培育大致分为室内采苗池育苗和海区养殖两个阶段。目前,人工培育萱藻正处于前期育苗阶段。为了丰富长岛的藻类养殖品种,科研人员构建了萱藻丝状体规模化繁育技术,并与烟台大学合作,共同采集萱藻种菜。通过分离纯化、室内培育、诱导、破碎、清洗等一系列繁琐而精细的操作,最终将萱藻丝状体泼洒到采苗池中进行苗种的采集。
“经过1至2个月的时间,萱藻苗可以长到1至2公分,就可以进行海区养殖了。”郑言鑫表示。近年来,长岛已建成海草床4公顷、海藻场7公顷,有力涵养了海洋生态。此次规模化人工培育萱藻的尝试,正是长岛在海洋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寻找平衡点的又一重要举措。
“长岛增殖实验站以国家藻类产业技术体系为依托平台,开展萱藻苗种繁育及养殖技术研究。”郑言鑫说,“我们的目标是丰富长岛藻类养殖品种,增加渔民收入,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长岛近年来还推行了“固藻集鱼”养殖新模式,通过布设人工鱼礁、移植藻类海草等方式,降耗减排、更低碳更绿色。两年前,一笔“海草床、海藻场碳汇贷”成功落地长岛南长山街道孙家村,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这是真金白银、点绿成金!”孙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孙成伟感慨道,“海草床、海藻场每年固碳量产生的远期收益权可以作质押贷款。今年我们计划投放藻礁1000个,这将为村民创造更多的碳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