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法院扎实推动府院联动机制落地落细
2024-12-0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通讯员 金殿伟 刘婷婷
记 者 张海峰 报道
本报武城讯 武城县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武城法院)主动将审判执行工作整体融入全县社会治理格局,扎实推动府院联动机制落地落细,强理念、优品牌,强主业、优服务,强管理、优质效,不断完善“党委领导、司法能动、政府协同”的府院联动新格局,为推进武城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服务和保障。
“我们和县政府联合制定的《2024年府院联动工作任务清单》,将9大重点工作分解为26项具体措施,细化到30余个职能联动部门,着力强化司法与行政的衔接互补、良性互动。”武城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玉福说。武城法院坚持能动司法,细化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突破行动“二十条措施”》,今年以来已审结商事案件1735件。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为企业“把脉问诊”、纾困解难;积极参与县征收拆迁等矛盾纠纷化解13件,依法支持法治政府建设;审结“环资”案件30件,服务推动绿色发展。为切实维护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落实拒执罪办案工作机制,联合县政法各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关于办理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刑事案件的工作机制》,建立起“执刑衔接”的高效运转机制。移送拒执案件线索14件,立案3件3人,1件已经审结。
武城法院以家事审判改革为轴,积极推动未成年人审判与家事审判在相对独立的基础上融合发展,促进两个品牌“一体两翼、共同发展”。打造教育矩阵,助力家庭和谐。该院会同检察院、教体局、民政局、妇联、关工委等相关部门,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联动机制,在老城法庭建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和“武城县家庭教育指导基地”,聘任专业婚姻家庭咨询师和心理咨询师13名,累计为8000余名学生家长提供了法治教育、家庭家风教育等。搭建院校共建同防机制,建立与学校常态化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积极参与协调处理校园安全管理等方面问题,提出综合性司法建议1份。
武城法院还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将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基层群众组织、行业协会等优质资源融入网格化管理,组建78个网格微法庭,遴选出605名网格员开展调解工作,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强劲的司法助力。同时,打造非诉联动解纷新模式,与人社、住建、工会、市场监管、司法行政部门建立诉源治理对接机制,引入17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开展诉前调解,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社区、进网格、进乡村”。推进重点领域矛盾纠纷化于未发、止于未诉。自网格微法庭成立以来,参与基层治理方面成效显著。1151件案件引入网格员协助工作,调解成功265件。经验做法得到上级法院、地方党委的充分肯定,主流媒体多次同步报道网格微法庭工作动态。
记 者 张海峰 报道
本报武城讯 武城县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武城法院)主动将审判执行工作整体融入全县社会治理格局,扎实推动府院联动机制落地落细,强理念、优品牌,强主业、优服务,强管理、优质效,不断完善“党委领导、司法能动、政府协同”的府院联动新格局,为推进武城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服务和保障。
“我们和县政府联合制定的《2024年府院联动工作任务清单》,将9大重点工作分解为26项具体措施,细化到30余个职能联动部门,着力强化司法与行政的衔接互补、良性互动。”武城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玉福说。武城法院坚持能动司法,细化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突破行动“二十条措施”》,今年以来已审结商事案件1735件。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为企业“把脉问诊”、纾困解难;积极参与县征收拆迁等矛盾纠纷化解13件,依法支持法治政府建设;审结“环资”案件30件,服务推动绿色发展。为切实维护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落实拒执罪办案工作机制,联合县政法各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关于办理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刑事案件的工作机制》,建立起“执刑衔接”的高效运转机制。移送拒执案件线索14件,立案3件3人,1件已经审结。
武城法院以家事审判改革为轴,积极推动未成年人审判与家事审判在相对独立的基础上融合发展,促进两个品牌“一体两翼、共同发展”。打造教育矩阵,助力家庭和谐。该院会同检察院、教体局、民政局、妇联、关工委等相关部门,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联动机制,在老城法庭建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和“武城县家庭教育指导基地”,聘任专业婚姻家庭咨询师和心理咨询师13名,累计为8000余名学生家长提供了法治教育、家庭家风教育等。搭建院校共建同防机制,建立与学校常态化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积极参与协调处理校园安全管理等方面问题,提出综合性司法建议1份。
武城法院还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将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基层群众组织、行业协会等优质资源融入网格化管理,组建78个网格微法庭,遴选出605名网格员开展调解工作,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强劲的司法助力。同时,打造非诉联动解纷新模式,与人社、住建、工会、市场监管、司法行政部门建立诉源治理对接机制,引入17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开展诉前调解,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社区、进网格、进乡村”。推进重点领域矛盾纠纷化于未发、止于未诉。自网格微法庭成立以来,参与基层治理方面成效显著。1151件案件引入网格员协助工作,调解成功265件。经验做法得到上级法院、地方党委的充分肯定,主流媒体多次同步报道网格微法庭工作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