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个“一件事”压减材料9份,压缩时限6个工作日
齐河今年已累计办理高频 “一件事” 4万余件
2024-12-0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贺莹莹
通讯员 吴侨侨 李世坤 报道
本报齐河讯 “我们办理变更业务时,仅在一个窗口就完成营业执照、社保、医保、公积金信息的同步变更,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近日,齐河县黑石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的孙女士在宣章屯镇行政审批服务站体验了“一件事”服务后,赞不绝口。今年以来,齐河县聚焦企业群众所急所需所盼,通过深化部门联动、业务协同,打造形成“一件事”集成服务场景108个,已累计办理高频“一件事”4万余件,平均每个“一件事”集成事项4项,压减材料9份,压缩时限6个工作日,切实为企业和群众营造了“环节最少、时间最短、服务最优”的办事环境。
“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齐河县实行“一个责任单位牵头、一名分管领导负责、一个工作小组推进、一个实施方案落实、一套细化措施保障”,合力推进。加快申报方式、申报材料、受理逻辑、业务流程、结果送达等事项重塑构建,先行选取30个“一件事”服务场景开展集中改革攻坚,对标省内外先进案例开展业务流程再造,推动服务质效提升。
聚焦政务服务“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全面整合服务事项、合并申请表单、优化服务流程,对“一件事”关联事项厘清事项间逻辑关系,形成“一件事”集成办理事项清单,在各级政务服务场所设置“一件事”窗口进行集中受理。形成一张申请表单,将涉及的材料进行精简、整合,并通过“一件事”+免证明、“一件事”+“信易批”等改革模式,实现32类证照免提交。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的服务模式,强化部门联动,整合办事服务。以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为例,以前需要到5个部门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登记、社保卡办理、医保参保登记、预防接种证等7个政务服务事项,提交14份申请材料,至少11天才能办理完成,推行集成联办服务后,只需要到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窗口提交4份申请材料即可完成业务办理,5个工作日即可完成业务审批。
齐河县大力推动“一件事”全域覆盖。“县镇同权”增点扩面,齐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在原有的开发区分局和祝阿镇分局的基础上,增设赵官镇、潘店镇、表白寺镇、宣章镇4个行政审批服务站,构建形成“大审批”体系,实现县镇审批服务一体化。构建完善“1(县政务服务中心)+15(镇级便民服务中心)+107(村级便民服务站)+80(社会合作网点)”的“大政务”体系,实现审批服务县、乡、村三级全覆盖。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大帮办”体系,全县149名帮办人员走出柜台,为“一件事”提供业务解答、材料填报、帮办代办服务,线上建设“小齐帮办”服务平台,日均在线服务群体2000余人,累计解决问题1.2万余件。
通讯员 吴侨侨 李世坤 报道
本报齐河讯 “我们办理变更业务时,仅在一个窗口就完成营业执照、社保、医保、公积金信息的同步变更,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近日,齐河县黑石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的孙女士在宣章屯镇行政审批服务站体验了“一件事”服务后,赞不绝口。今年以来,齐河县聚焦企业群众所急所需所盼,通过深化部门联动、业务协同,打造形成“一件事”集成服务场景108个,已累计办理高频“一件事”4万余件,平均每个“一件事”集成事项4项,压减材料9份,压缩时限6个工作日,切实为企业和群众营造了“环节最少、时间最短、服务最优”的办事环境。
“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齐河县实行“一个责任单位牵头、一名分管领导负责、一个工作小组推进、一个实施方案落实、一套细化措施保障”,合力推进。加快申报方式、申报材料、受理逻辑、业务流程、结果送达等事项重塑构建,先行选取30个“一件事”服务场景开展集中改革攻坚,对标省内外先进案例开展业务流程再造,推动服务质效提升。
聚焦政务服务“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全面整合服务事项、合并申请表单、优化服务流程,对“一件事”关联事项厘清事项间逻辑关系,形成“一件事”集成办理事项清单,在各级政务服务场所设置“一件事”窗口进行集中受理。形成一张申请表单,将涉及的材料进行精简、整合,并通过“一件事”+免证明、“一件事”+“信易批”等改革模式,实现32类证照免提交。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的服务模式,强化部门联动,整合办事服务。以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为例,以前需要到5个部门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登记、社保卡办理、医保参保登记、预防接种证等7个政务服务事项,提交14份申请材料,至少11天才能办理完成,推行集成联办服务后,只需要到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窗口提交4份申请材料即可完成业务办理,5个工作日即可完成业务审批。
齐河县大力推动“一件事”全域覆盖。“县镇同权”增点扩面,齐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在原有的开发区分局和祝阿镇分局的基础上,增设赵官镇、潘店镇、表白寺镇、宣章镇4个行政审批服务站,构建形成“大审批”体系,实现县镇审批服务一体化。构建完善“1(县政务服务中心)+15(镇级便民服务中心)+107(村级便民服务站)+80(社会合作网点)”的“大政务”体系,实现审批服务县、乡、村三级全覆盖。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大帮办”体系,全县149名帮办人员走出柜台,为“一件事”提供业务解答、材料填报、帮办代办服务,线上建设“小齐帮办”服务平台,日均在线服务群体2000余人,累计解决问题1.2万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