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商学院自贸区研究院深化校地合作服务

同行5年,为自贸片区发展提供智库力量

2024-11-29 作者: 邢金钰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邢金钰
   本报通讯员 高延君

  “你看,这是我们协助山东省商务厅制作的《山东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地图》,梳理了山东各地有条件且应当推广的事项。”山东工商学院自贸区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院长唐松林介绍,研究院坚持以山东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和烟台片区实施方案为引领开展研究,积极推进课题研究、决策咨询、学术研讨等工作,为自贸试验区发展提供智库力量。
  2019年8月底,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济南、青岛、烟台为三个片区。为发挥财经类高校学科优势、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山东工商学院抢抓政策机遇,于同年10月率先成立研究院,积极为烟台片区乃至山东自贸试验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自贸试验区的核心是制度创新,基本要求是复制推广。”唐松林介绍,研究院把政府工作重点、片区企业迫切需求作为创新研究的着力点,主动走进相关职能部门了解行业重点、最新政策等,同时深入通用东岳汽车、富士康、中集来福士、斗山机械、万华化学等典型企业进行调研,掌握区域布局、运行状态、制度创新痛点及相关需求等,每年形成企业调研报告10余篇。
  “每年各自贸片区都会申报优秀案例,我们会帮助烟台片区对制度创新案例进行凝练。”唐松林表示,研究院平均每年协助烟台片区总结提炼创新案例及成果10余项。作为山东省商务厅制度创新案例评审专家成员单位,研究院积极了解山东省三个片区制度创新最新动态及发展方向,并及时反馈给烟台片区,促进烟台片区制度创新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我们还承接了涉及整个山东自贸试验区及联动创新区的相关课题,今年暑假期间,我们用了近1个月的时间,走访了16个市,调研自贸创新成果的落地推广情况。”山东工商学院自贸区研究院成员李德震介绍。
  据了解,研究院已多次承担省委改革办、省商务厅复制推广第三方评估工作。2022年7月—9月,受省商务厅委托,研究院历时近两个月完成全省16市调研,召开市县两级座谈会30场,实地走访企业近100家,线上发放、回收有效企业调查问卷4218份,最终形成《山东省16市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制度创新成果情况评估报告》,获山东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并印发给山东16市人民政府。
  谈及研究院的人员组成,山东工商学院副院长刘冰表示:“研究院是面向全校遴选多名博士研究人员组成的专班队伍,集中开展自贸研究工作。”同时,研究院采取“兼职柔性引进、外部选聘合作”等方式,根据工作需要,邀请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参与创新研究工作,形成了专兼职结合、内外融合、学科协同的创新研究工作队伍。
  此外,研究院通过参加论坛、走访等形式“走出去”,积极推动与高端智库合作,先后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山东社科院、浙江大学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研究院、南开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山东财经大学中日韩研究院等知名研究机构、科研院校建立联系机制,与山东商务发展研究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课题申报、创新研究等工作。
  在“请进来,走出去”的基础上,研究院积极筹划开展决策咨询服务,举办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案例座谈会,邀请湖南大学、山东大学等专家共同分析讨论山东自贸试验区及烟台片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围绕国家赋予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创新试点任务,结合烟台片区实际,执行专题简报机制,年均完成高质量简报20篇,涉及跨境电商发展、数字经济、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等多个板块。
  □ 本报记者 邢金钰
   本报通讯员 高延君

  “你看,这是我们协助山东省商务厅制作的《山东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地图》,梳理了山东各地有条件且应当推广的事项。”山东工商学院自贸区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院长唐松林介绍,研究院坚持以山东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和烟台片区实施方案为引领开展研究,积极推进课题研究、决策咨询、学术研讨等工作,为自贸试验区发展提供智库力量。
  2019年8月底,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济南、青岛、烟台为三个片区。为发挥财经类高校学科优势、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山东工商学院抢抓政策机遇,于同年10月率先成立研究院,积极为烟台片区乃至山东自贸试验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自贸试验区的核心是制度创新,基本要求是复制推广。”唐松林介绍,研究院把政府工作重点、片区企业迫切需求作为创新研究的着力点,主动走进相关职能部门了解行业重点、最新政策等,同时深入通用东岳汽车、富士康、中集来福士、斗山机械、万华化学等典型企业进行调研,掌握区域布局、运行状态、制度创新痛点及相关需求等,每年形成企业调研报告10余篇。
  “每年各自贸片区都会申报优秀案例,我们会帮助烟台片区对制度创新案例进行凝练。”唐松林表示,研究院平均每年协助烟台片区总结提炼创新案例及成果10余项。作为山东省商务厅制度创新案例评审专家成员单位,研究院积极了解山东省三个片区制度创新最新动态及发展方向,并及时反馈给烟台片区,促进烟台片区制度创新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我们还承接了涉及整个山东自贸试验区及联动创新区的相关课题,今年暑假期间,我们用了近1个月的时间,走访了16个市,调研自贸创新成果的落地推广情况。”山东工商学院自贸区研究院成员李德震介绍。
  据了解,研究院已多次承担省委改革办、省商务厅复制推广第三方评估工作。2022年7月—9月,受省商务厅委托,研究院历时近两个月完成全省16市调研,召开市县两级座谈会30场,实地走访企业近100家,线上发放、回收有效企业调查问卷4218份,最终形成《山东省16市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制度创新成果情况评估报告》,获山东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并印发给山东16市人民政府。
  谈及研究院的人员组成,山东工商学院副院长刘冰表示:“研究院是面向全校遴选多名博士研究人员组成的专班队伍,集中开展自贸研究工作。”同时,研究院采取“兼职柔性引进、外部选聘合作”等方式,根据工作需要,邀请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参与创新研究工作,形成了专兼职结合、内外融合、学科协同的创新研究工作队伍。
  此外,研究院通过参加论坛、走访等形式“走出去”,积极推动与高端智库合作,先后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山东社科院、浙江大学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研究院、南开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山东财经大学中日韩研究院等知名研究机构、科研院校建立联系机制,与山东商务发展研究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课题申报、创新研究等工作。
  在“请进来,走出去”的基础上,研究院积极筹划开展决策咨询服务,举办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案例座谈会,邀请湖南大学、山东大学等专家共同分析讨论山东自贸试验区及烟台片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围绕国家赋予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创新试点任务,结合烟台片区实际,执行专题简报机制,年均完成高质量简报20篇,涉及跨境电商发展、数字经济、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等多个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