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格局下厚植绿色教育根基
2024-11-2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郑宏
绿色教育,就是站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将绿色发展理念植入到教育工作中,进而在学生心中埋下“绿色种子”的现实行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施绿色教育,是适应时代发展趋势、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观念的一个重要内容。《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热爱自然,践行绿色生活方式。近年来,桂林路小学高度重视绿色教育,积极探索在大思政课格局下深耕绿色教育的路径,从建设绿色校园、传承传统文化、了解绿色家乡、倡导绿色生活等方面,厚植绿色教育根基。
立足课程,建设欣欣向荣的绿色校园
绿色教育“入驻”学科阵地。一是做好学科融合文章。如:通过道德与法治课进行生命安全教育、环境保护意识与行为规范教育,在语文课大阅读中厚植生态理念,在科学课上培养资源保护、变废为宝观念等。二是用好道德与法治学科主阵地。从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等方面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把经典诵读、游学研学、家庭社区实践活动等融入绿色教育专题单元课堂。三是在环境教育课程教学基础上,将绿色教育内涵纳入《习惯教育》《奎文经典诵读》等学校课程。
绿色教育“走进”德育基地。一是结合相关节日开展专题活动。如植树节开展植树护绿活动;世界湿地日组织学生走进付疃河湿地公园;世界水日组织学生到自来水厂参观;爱鸟周开设鸟类知识大课堂等。二是成立环保志愿者组织,多次组织师生志愿者参加社区环保宣传、义务劳动、志愿服务等活动。
绿色教育“守望”绿色校园。一是发挥环境育人作用,让块块墙壁会说话、角角落落都育人。校园规划绿草如茵、曲径回廊、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使人既有“春有诗情,秋有画意”的审美情趣,又有“夏有佳思,冬有奇想”的丰富联想。二是把绿色教育融入师生建设校园的各种综合活动,如将卫生管理与劳动教育相结合,时时处处倡导师生养成节约好习惯,组织师生一起给花草画名片,利用劳动实践基地春耕播种,体验和花草共同成长的乐趣等。
传承经典,走进诗词曲赋的绿色中国
四大文明古国,唯有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延续至今。为什么古代的诗意中国,历经千年,生生不息,这清风明月、鸟语花香,能代代传唱,源远流长?教师带领孩子们,从中国历史的哲学思想中,寻找答案。
找寻传统文化中的绿色元素。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深挖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绿色理念元素,与学校晨诵课程相结合,将绿色元素设置成一个个切入点,由点及面,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海洋里汲取祖先智慧的宝藏。如在《我是一张纸》教学中,探寻纸的今世前身,既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又让学生感悟中国古代思想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还引导学生搜集“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等经典诗句,让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在孩子的心灵深处扎根。又如结合《小水滴的诉说》一课教学,引导学生搜集关于水的诗词,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夏日“泉眼无声惜细流”;“秋水共长天一色”;冬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让孩子们在脑海中翻开一幅幅诗意绿色中国的美丽画卷。
感悟新时代绿色生活理念。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带领学生与时俱进,了解生态文明新思想。在教学《清新空气是个宝》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领悟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独特生态观的中国式现代化,属于中国人民,也属于世界人民;属于当代人,也属于下一代人。从此激发学生强烈的生态责任感,把“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落实在行动上。
游学实践,热爱风景秀丽的绿色家乡
每个春意盎然的时节,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去春游,聆听窗外的声音。师生曾沿着崮河大堤,徒步二十里,寻找吕母崮的踪迹;曾走到奎山脚下,吟诵日照诗人丁泰的《登奎山》。秋高气爽的日子里,走进付疃河湿地公园,感受“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境界。春游秋游,让学生领略到家乡美景的同时,也亲身感受到市、区这些年来水污染整治工作的巨大成效。
学校和亚太森博浆纸有限公司联合开展“我是小小造纸家”活动,通过现场做实验,了解纸张循环利用知识,引导学生形成节约用纸理念。带领学生到尧王酒业集团了解尧王文化;到光大国际垃圾处理中心寻找垃圾的归宿,学习垃圾分类知识,从而将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家校联手,倡导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活
绿色生活方式,简言之,就是指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中注重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方式。通过家庭教育公益大课堂、给家长的一封信、小手拉大手等方式,倡导绿色家庭生活方式。如让孩子和家长一起探索节约用水的N种方法;和家人一起记录“一周空气质量”;和家人一起来废物利用、美化生活;到社区发放绿色生活方式倡议书……从而带动家庭和社区,把绿色教育推向更广空间。
多年的绿色教育,结出了累累硕果。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书香校园”“全国新教育实验优秀学校”“山东省文明校园”“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齐鲁诗教先进单位”“山东省绿色学校”等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学校将继续做好绿色教育,与社会各界一道创造更加美好的绿色未来。
(作者单位: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桂林路小学)
绿色教育,就是站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将绿色发展理念植入到教育工作中,进而在学生心中埋下“绿色种子”的现实行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施绿色教育,是适应时代发展趋势、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观念的一个重要内容。《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热爱自然,践行绿色生活方式。近年来,桂林路小学高度重视绿色教育,积极探索在大思政课格局下深耕绿色教育的路径,从建设绿色校园、传承传统文化、了解绿色家乡、倡导绿色生活等方面,厚植绿色教育根基。
立足课程,建设欣欣向荣的绿色校园
绿色教育“入驻”学科阵地。一是做好学科融合文章。如:通过道德与法治课进行生命安全教育、环境保护意识与行为规范教育,在语文课大阅读中厚植生态理念,在科学课上培养资源保护、变废为宝观念等。二是用好道德与法治学科主阵地。从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等方面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把经典诵读、游学研学、家庭社区实践活动等融入绿色教育专题单元课堂。三是在环境教育课程教学基础上,将绿色教育内涵纳入《习惯教育》《奎文经典诵读》等学校课程。
绿色教育“走进”德育基地。一是结合相关节日开展专题活动。如植树节开展植树护绿活动;世界湿地日组织学生走进付疃河湿地公园;世界水日组织学生到自来水厂参观;爱鸟周开设鸟类知识大课堂等。二是成立环保志愿者组织,多次组织师生志愿者参加社区环保宣传、义务劳动、志愿服务等活动。
绿色教育“守望”绿色校园。一是发挥环境育人作用,让块块墙壁会说话、角角落落都育人。校园规划绿草如茵、曲径回廊、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使人既有“春有诗情,秋有画意”的审美情趣,又有“夏有佳思,冬有奇想”的丰富联想。二是把绿色教育融入师生建设校园的各种综合活动,如将卫生管理与劳动教育相结合,时时处处倡导师生养成节约好习惯,组织师生一起给花草画名片,利用劳动实践基地春耕播种,体验和花草共同成长的乐趣等。
传承经典,走进诗词曲赋的绿色中国
四大文明古国,唯有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延续至今。为什么古代的诗意中国,历经千年,生生不息,这清风明月、鸟语花香,能代代传唱,源远流长?教师带领孩子们,从中国历史的哲学思想中,寻找答案。
找寻传统文化中的绿色元素。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深挖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绿色理念元素,与学校晨诵课程相结合,将绿色元素设置成一个个切入点,由点及面,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海洋里汲取祖先智慧的宝藏。如在《我是一张纸》教学中,探寻纸的今世前身,既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又让学生感悟中国古代思想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还引导学生搜集“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等经典诗句,让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在孩子的心灵深处扎根。又如结合《小水滴的诉说》一课教学,引导学生搜集关于水的诗词,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夏日“泉眼无声惜细流”;“秋水共长天一色”;冬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让孩子们在脑海中翻开一幅幅诗意绿色中国的美丽画卷。
感悟新时代绿色生活理念。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带领学生与时俱进,了解生态文明新思想。在教学《清新空气是个宝》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领悟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独特生态观的中国式现代化,属于中国人民,也属于世界人民;属于当代人,也属于下一代人。从此激发学生强烈的生态责任感,把“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落实在行动上。
游学实践,热爱风景秀丽的绿色家乡
每个春意盎然的时节,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去春游,聆听窗外的声音。师生曾沿着崮河大堤,徒步二十里,寻找吕母崮的踪迹;曾走到奎山脚下,吟诵日照诗人丁泰的《登奎山》。秋高气爽的日子里,走进付疃河湿地公园,感受“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境界。春游秋游,让学生领略到家乡美景的同时,也亲身感受到市、区这些年来水污染整治工作的巨大成效。
学校和亚太森博浆纸有限公司联合开展“我是小小造纸家”活动,通过现场做实验,了解纸张循环利用知识,引导学生形成节约用纸理念。带领学生到尧王酒业集团了解尧王文化;到光大国际垃圾处理中心寻找垃圾的归宿,学习垃圾分类知识,从而将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家校联手,倡导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活
绿色生活方式,简言之,就是指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中注重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方式。通过家庭教育公益大课堂、给家长的一封信、小手拉大手等方式,倡导绿色家庭生活方式。如让孩子和家长一起探索节约用水的N种方法;和家人一起记录“一周空气质量”;和家人一起来废物利用、美化生活;到社区发放绿色生活方式倡议书……从而带动家庭和社区,把绿色教育推向更广空间。
多年的绿色教育,结出了累累硕果。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书香校园”“全国新教育实验优秀学校”“山东省文明校园”“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齐鲁诗教先进单位”“山东省绿色学校”等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学校将继续做好绿色教育,与社会各界一道创造更加美好的绿色未来。
(作者单位: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桂林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