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累计募集投放资金1700万元,设立社区慈善基金152个
天桥区:凝聚慈善之力 共建“幸福家园”
2024-11-2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孙业文
慈善无小事,每一份付出都关乎民生福祉。近年来,济南市天桥区高度重视慈善事业,把“幸福家园”工程作为慈善事业的重要载体,围绕乡村产业振兴、养老助老、健身休闲及基础设施配套等领域,积极推动全区慈善事业快速发展。今年4月,天桥区被评为“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全国首批示范区。
11月25日上午,走进桑梓店街道小郑村菌菇生产基地,记者看到,北面的3个5G智能菌菇方舱内袖珍菇长势喜人,南面的大棚里5名工人正在种植蘑菇菌丝,一片忙碌景象。
“今年预估能收10万斤,产值在40万左右。”基地生产负责人张卫东介绍,公司原先主营饲养生猪业务,近几年就有利用生猪所产生的肥料搞蔬菜种植的想法,但苦于缺少资金的支持,项目迟迟没有启动,就在今年上半年,“幸福家园”工程给他送来了20万的“及时雨”。
有了资金支持,小郑村菌菇生产基地很快就建了起来,不仅当年就有了产值,还带动了附近村20余人就业。“一个月3000多元,离家还近,比到外面打工强多了。”66岁的村民张逢勇说。
除小郑村菌菇生产基地,桑梓店街道西秦村农产品加工厂房二期项目、姚吕村原生态石磨面粉厂项目也分别获得了“幸福家园”工程20万元慈善基金的支持,目前两个项目均已建成并开始试运营。
多年来,天桥区“幸福家园”工程聚焦农村,兴办公益项目,今年更以产业振兴为核心,投资60万元用于畜牧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项目,采用投资入股模式助力发展,年底分红纳入村社慈善基金。“慈善基金入股”的模式,成了天桥区慈善总会在慈善基金运作方面的又一创新实践。
作为老城区的天桥区,在面对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足的挑战时,常因资金短缺、手段有限及能力不足而感到力不从心,特别是在政府资金难以触及的区域。这时“幸福家园”工程就又发挥了它的重要作用:通过建立社区慈善基金解决群众急难盼愁。
11月25日中午,前来无影山中路社区食堂吃饭的居民络绎不绝。“我和老伴儿每天中午都过来,有荤有素花样多,家门口几步就到,60岁以上还有优惠,不到10元钱就吃得很好。”居民刘成茂说。
“在日常走访中,有不少老年人向社区反映吃饭难。”无影山中路社区党委书记李娜说,为此,社区利用慈善基金建立了“乐邻社区食堂”,自7月2日食堂开门纳客以来,已“吸粉”无数。“食堂能辐射田庄东路、黄岗东路等5个社区和附近30多家单位企业。”
“健身广场的乒乓球台换新了”“上个月路灯还不亮,这个月就解决了”“杂草、树枝终于修剪了”……在李娜看来,得益于一笔笔社区慈善基金,居民享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与温暖。
据了解,2021年至2024年间,天桥区“幸福家园”工程累计募集投放资金1700万元,设立社区慈善基金152个。其中街道级14个,达到100%覆盖,社区级137个,占城市社区的90%。目前共募集慈善资金245.04万元,居各区、县之首。
“社区慈善基金激发出了社区治理新活力,提升了居民幸福指数。”天桥区慈善总会会长张培友表示,下一步,将紧密围绕基层治理现代化目标,继续深化“幸福家园”工程,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天桥区全面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贡献力量。
慈善无小事,每一份付出都关乎民生福祉。近年来,济南市天桥区高度重视慈善事业,把“幸福家园”工程作为慈善事业的重要载体,围绕乡村产业振兴、养老助老、健身休闲及基础设施配套等领域,积极推动全区慈善事业快速发展。今年4月,天桥区被评为“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全国首批示范区。
11月25日上午,走进桑梓店街道小郑村菌菇生产基地,记者看到,北面的3个5G智能菌菇方舱内袖珍菇长势喜人,南面的大棚里5名工人正在种植蘑菇菌丝,一片忙碌景象。
“今年预估能收10万斤,产值在40万左右。”基地生产负责人张卫东介绍,公司原先主营饲养生猪业务,近几年就有利用生猪所产生的肥料搞蔬菜种植的想法,但苦于缺少资金的支持,项目迟迟没有启动,就在今年上半年,“幸福家园”工程给他送来了20万的“及时雨”。
有了资金支持,小郑村菌菇生产基地很快就建了起来,不仅当年就有了产值,还带动了附近村20余人就业。“一个月3000多元,离家还近,比到外面打工强多了。”66岁的村民张逢勇说。
除小郑村菌菇生产基地,桑梓店街道西秦村农产品加工厂房二期项目、姚吕村原生态石磨面粉厂项目也分别获得了“幸福家园”工程20万元慈善基金的支持,目前两个项目均已建成并开始试运营。
多年来,天桥区“幸福家园”工程聚焦农村,兴办公益项目,今年更以产业振兴为核心,投资60万元用于畜牧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项目,采用投资入股模式助力发展,年底分红纳入村社慈善基金。“慈善基金入股”的模式,成了天桥区慈善总会在慈善基金运作方面的又一创新实践。
作为老城区的天桥区,在面对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足的挑战时,常因资金短缺、手段有限及能力不足而感到力不从心,特别是在政府资金难以触及的区域。这时“幸福家园”工程就又发挥了它的重要作用:通过建立社区慈善基金解决群众急难盼愁。
11月25日中午,前来无影山中路社区食堂吃饭的居民络绎不绝。“我和老伴儿每天中午都过来,有荤有素花样多,家门口几步就到,60岁以上还有优惠,不到10元钱就吃得很好。”居民刘成茂说。
“在日常走访中,有不少老年人向社区反映吃饭难。”无影山中路社区党委书记李娜说,为此,社区利用慈善基金建立了“乐邻社区食堂”,自7月2日食堂开门纳客以来,已“吸粉”无数。“食堂能辐射田庄东路、黄岗东路等5个社区和附近30多家单位企业。”
“健身广场的乒乓球台换新了”“上个月路灯还不亮,这个月就解决了”“杂草、树枝终于修剪了”……在李娜看来,得益于一笔笔社区慈善基金,居民享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与温暖。
据了解,2021年至2024年间,天桥区“幸福家园”工程累计募集投放资金1700万元,设立社区慈善基金152个。其中街道级14个,达到100%覆盖,社区级137个,占城市社区的90%。目前共募集慈善资金245.04万元,居各区、县之首。
“社区慈善基金激发出了社区治理新活力,提升了居民幸福指数。”天桥区慈善总会会长张培友表示,下一步,将紧密围绕基层治理现代化目标,继续深化“幸福家园”工程,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天桥区全面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