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项目建载体促服务加快培育现代产业体系
东营产业援疆助力富民兴疆
2024-11-2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杨珂 李广寅
日前,走进新疆喀什(山东水发)现代蔬菜产业园的温室大棚,一片深绿映入眼帘,哈密瓜藤枝在一根根吊蔓的牵引下向上生长、成排成行,绿里透黄的哈密瓜垂吊而下,新鲜欲滴。“这是我们培育的新产品‘西洲蜜’,目前已经陆续上市。”园区生产部经理刘方舟告诉记者,这些即将成熟的哈密瓜销售以订单为主,主要发往喀什、乌鲁木齐等地,因为是错峰上市,所以也“谋”到了好价钱,每公斤的批发价能卖到十几元。
2018年,在山东省援疆工作指挥部支持下,新疆喀什(山东水发)现代蔬菜产业园正式落地疏勒县,7万平方米的荷兰智能温室、6480平方米的育苗中心和1000座温室大棚的投用,为疏勒果蔬产业发展培育了沃土。如今,疏勒县发展起以设施农业为重点的绿色蔬菜产业,依托产业化运营、科学技术支撑、蔬菜精深加工,推动蔬菜全产业链发展,使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了30万亩,成为南疆名副其实的“菜篮子”。
2005年起,东营市对口支援疏勒县。两地虽隔千山万水,但对口援疆却像一条纽带,把东营和疏勒紧紧联系在一起,19年来,援疆干部一批接着一批干,让疏勒的发展进程处处涌动着东营力量。
聚焦疏勒农业产业发展,东营援疆紧贴疏勒所需,发挥山东所能,建设一批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全链条全周期农业产业项目,通过线上线下宣传、招引企业延链补链强链优链、举办瓜菜文化节推介等方式,推动疏勒果蔬产业高质量发展,真正让“菜篮子”成为百姓的“钱袋子”。
地处南疆的疏勒县也与东营一样面临着土壤贫瘠、次生盐渍化等问题,这成为制约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瓶颈。为此,东营援疆指挥部充分发挥东营市盐碱地种业创新和综合利用方面的优势,建设黄三角国家农高区盐碱地现代农业试验示范疏勒基地,规划形成“1+1+N”功能布局,重点打造黄三角国家农高区盐碱地现代农业西部会客厅、建设盐碱地农业试验示范种植园、推进耐盐碱特色农作物种植区,力争建成南疆有辐射力和引领性的盐碱地种质资源圃、耐盐碱作物种植示范基地、盐碱地农业人才培训基地、盐碱地农业科普基地,让盐碱地综合利用的“东营经验”在南疆大地开花结果。
在新疆领航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台台灯具智能生产设备在员工的操作下有条不紊地运行。领航新能源公司是东营援疆招引培育的照明产业上游供货重点企业,主要生产灯具底盘、灯罩、净化灯、三防灯等系列产品,应用于商业照明、植物生长和补光照明等领域。目前,该公司带动周边乡镇群众就业160余人,并与疏勒县技工学校共同合作设立了产学实训基地,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
东营援疆工作指挥部依托南疆齐鲁工业园区的良好基础,帮助加快主导产业发展,培育战略新兴产业。他们加快补齐工业园区基础短板,进疆以来已投入援疆资金近4000万元提升道路、电力等设施配套;同时,主动服务抓帮促,支持“一带一路”商务会客厅建设,常态化走访服务水发农业、鲁疆情食用菌、郭牌西瓜等援疆企业,带领宝飞龙、丝路之光、中科智能等企业走出国门签订单、拓市场,目前已在中亚设立5国海外仓库。
不仅如此,东营援疆工作指挥部还牵头成立疏勒招商中心,在喀什地区率先开发“招商大脑”,打造智慧招商体系,进疆以来先后在北京、安徽亳州、浙江台州等地举办招商推介会9次,达成意向并签约项目37个,成功引入晶元光电、易碳蓝都等15个企业项目落地,计划总投资9.8亿元。在消费援疆方面,深化大仓东移产业援疆,稳步探索面向中亚的“西进”路径,进疆以来,大仓东移累计销售特色农副产品1.2万余吨、销售额3.4亿余元。
日前,走进新疆喀什(山东水发)现代蔬菜产业园的温室大棚,一片深绿映入眼帘,哈密瓜藤枝在一根根吊蔓的牵引下向上生长、成排成行,绿里透黄的哈密瓜垂吊而下,新鲜欲滴。“这是我们培育的新产品‘西洲蜜’,目前已经陆续上市。”园区生产部经理刘方舟告诉记者,这些即将成熟的哈密瓜销售以订单为主,主要发往喀什、乌鲁木齐等地,因为是错峰上市,所以也“谋”到了好价钱,每公斤的批发价能卖到十几元。
2018年,在山东省援疆工作指挥部支持下,新疆喀什(山东水发)现代蔬菜产业园正式落地疏勒县,7万平方米的荷兰智能温室、6480平方米的育苗中心和1000座温室大棚的投用,为疏勒果蔬产业发展培育了沃土。如今,疏勒县发展起以设施农业为重点的绿色蔬菜产业,依托产业化运营、科学技术支撑、蔬菜精深加工,推动蔬菜全产业链发展,使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了30万亩,成为南疆名副其实的“菜篮子”。
2005年起,东营市对口支援疏勒县。两地虽隔千山万水,但对口援疆却像一条纽带,把东营和疏勒紧紧联系在一起,19年来,援疆干部一批接着一批干,让疏勒的发展进程处处涌动着东营力量。
聚焦疏勒农业产业发展,东营援疆紧贴疏勒所需,发挥山东所能,建设一批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全链条全周期农业产业项目,通过线上线下宣传、招引企业延链补链强链优链、举办瓜菜文化节推介等方式,推动疏勒果蔬产业高质量发展,真正让“菜篮子”成为百姓的“钱袋子”。
地处南疆的疏勒县也与东营一样面临着土壤贫瘠、次生盐渍化等问题,这成为制约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瓶颈。为此,东营援疆指挥部充分发挥东营市盐碱地种业创新和综合利用方面的优势,建设黄三角国家农高区盐碱地现代农业试验示范疏勒基地,规划形成“1+1+N”功能布局,重点打造黄三角国家农高区盐碱地现代农业西部会客厅、建设盐碱地农业试验示范种植园、推进耐盐碱特色农作物种植区,力争建成南疆有辐射力和引领性的盐碱地种质资源圃、耐盐碱作物种植示范基地、盐碱地农业人才培训基地、盐碱地农业科普基地,让盐碱地综合利用的“东营经验”在南疆大地开花结果。
在新疆领航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台台灯具智能生产设备在员工的操作下有条不紊地运行。领航新能源公司是东营援疆招引培育的照明产业上游供货重点企业,主要生产灯具底盘、灯罩、净化灯、三防灯等系列产品,应用于商业照明、植物生长和补光照明等领域。目前,该公司带动周边乡镇群众就业160余人,并与疏勒县技工学校共同合作设立了产学实训基地,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
东营援疆工作指挥部依托南疆齐鲁工业园区的良好基础,帮助加快主导产业发展,培育战略新兴产业。他们加快补齐工业园区基础短板,进疆以来已投入援疆资金近4000万元提升道路、电力等设施配套;同时,主动服务抓帮促,支持“一带一路”商务会客厅建设,常态化走访服务水发农业、鲁疆情食用菌、郭牌西瓜等援疆企业,带领宝飞龙、丝路之光、中科智能等企业走出国门签订单、拓市场,目前已在中亚设立5国海外仓库。
不仅如此,东营援疆工作指挥部还牵头成立疏勒招商中心,在喀什地区率先开发“招商大脑”,打造智慧招商体系,进疆以来先后在北京、安徽亳州、浙江台州等地举办招商推介会9次,达成意向并签约项目37个,成功引入晶元光电、易碳蓝都等15个企业项目落地,计划总投资9.8亿元。在消费援疆方面,深化大仓东移产业援疆,稳步探索面向中亚的“西进”路径,进疆以来,大仓东移累计销售特色农副产品1.2万余吨、销售额3.4亿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