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聚力打造生物质纤维全产业链

高效服务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4-11-21 作者: 李广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李广寅
  通讯员 朱枫珍 胡宇斐 王镇臣 报道
  本报东营讯 11月14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新乡白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青旅城市开发控股有限公司三方签约仪式举行,此次签约的菌草种植项目、生物质纤维产业化项目一期总投资共计36亿元。项目聚焦生物质纤维,从原料菌草种植到创新加工生产全“链”发力,提高原料利用率,有效缩短供应链和生产链,实现更高环保效益与经济价值。
  “再生纤维素纤维可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家纺等领域,它以植物为原料,可自然降解。”新乡白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邵长金介绍,他们公司研发的以菌草为原料的制浆、纺丝等多项技术,可使用菌草代替棉短绒、木材为原料制造生物质纤维,具有原料可再生、绿色低碳、抗菌抗病毒等优良特性,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可达20亿元,解决300余人就业,并实现菌草全方位高值化应用。
  自今年9月开始洽谈,到项目落地签约仅用两个月时间,邵长金说,之所以下定决心在开发区落地项目,是因为这里优良的产业基础和营商环境。
  从菌草种植到生物质纤维制成,从“一棵草”到“一条链”,“小种子”正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孕育出“大产业”,产业集聚形成的“磁吸效应”愈发明显。近年来,开发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头号工程”,聚焦新材料、海上风电、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围绕龙头企业、主导产品及上下游产品的聚合,着力靶向招商、延链补链强链,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全周期服务机制,实行全过程、一对一跟踪服务让企业吃下投资的“定心丸”,实行并联审批等新模式,在项目资金支持和立项提级审批上持续发力,强化土地、资金、用能等要素保障,一批批大项目、好项目签约落地,一家家特色企业扎根于此。
  从“不见面审批”“拿地即开工”到“高效办成一件事”,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推行“一件事”增值化精细化服务,1个窗口提交1套材料,最多可同时申报8个审批事项,精简申请材料28%,办理时限由17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压减用时70%以上;还创新在全市率先成立企业服务中心,打造企业全周期、立体化、精细化综合服务体系,并建立区级领导包靠重点企业制度和服务联系企业专员制度,累计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难题1600余项。
  今年1-10月份,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累计新引进签约项目168个,计划总投资318.39亿元,其中500强企业项目7个,过亿元项目72个。
  □记者 李广寅
  通讯员 朱枫珍 胡宇斐 王镇臣 报道
  本报东营讯 11月14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新乡白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青旅城市开发控股有限公司三方签约仪式举行,此次签约的菌草种植项目、生物质纤维产业化项目一期总投资共计36亿元。项目聚焦生物质纤维,从原料菌草种植到创新加工生产全“链”发力,提高原料利用率,有效缩短供应链和生产链,实现更高环保效益与经济价值。
  “再生纤维素纤维可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家纺等领域,它以植物为原料,可自然降解。”新乡白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邵长金介绍,他们公司研发的以菌草为原料的制浆、纺丝等多项技术,可使用菌草代替棉短绒、木材为原料制造生物质纤维,具有原料可再生、绿色低碳、抗菌抗病毒等优良特性,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可达20亿元,解决300余人就业,并实现菌草全方位高值化应用。
  自今年9月开始洽谈,到项目落地签约仅用两个月时间,邵长金说,之所以下定决心在开发区落地项目,是因为这里优良的产业基础和营商环境。
  从菌草种植到生物质纤维制成,从“一棵草”到“一条链”,“小种子”正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孕育出“大产业”,产业集聚形成的“磁吸效应”愈发明显。近年来,开发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头号工程”,聚焦新材料、海上风电、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围绕龙头企业、主导产品及上下游产品的聚合,着力靶向招商、延链补链强链,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全周期服务机制,实行全过程、一对一跟踪服务让企业吃下投资的“定心丸”,实行并联审批等新模式,在项目资金支持和立项提级审批上持续发力,强化土地、资金、用能等要素保障,一批批大项目、好项目签约落地,一家家特色企业扎根于此。
  从“不见面审批”“拿地即开工”到“高效办成一件事”,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推行“一件事”增值化精细化服务,1个窗口提交1套材料,最多可同时申报8个审批事项,精简申请材料28%,办理时限由17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压减用时70%以上;还创新在全市率先成立企业服务中心,打造企业全周期、立体化、精细化综合服务体系,并建立区级领导包靠重点企业制度和服务联系企业专员制度,累计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难题1600余项。
  今年1-10月份,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累计新引进签约项目168个,计划总投资318.39亿元,其中500强企业项目7个,过亿元项目7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