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拟修正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高效办成一件事”等改革将入法

2024-11-21 作者: 刘一颖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刘一颖
  本报通讯员 张博韬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是培育和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市场主体内生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11月18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听取了省政府关于《山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修正草案)》的说明。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2021年1月1日,《山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施行,构建了我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基础性制度框架,为提高我省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发挥了重要的法治保障作用。
  “随着国家和我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不断深化,条例部分内容与当前新形势、新要求、新情况相比,显现出一定程度的滞后性。”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孙起生说,一是国家层面先后出台一系列涉及营商环境工作的行政法规和重要政策文件,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持续构建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提出了更高标准,需要在地方立法中予以保障实施;三是我省深入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本地特色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典型经验和创新成果,有必要以立法形式予以固化推广。“因此,亟须对条例进行修改完善,为我省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孙起生说。
  条例修正草案共修改27处,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层面有关文件中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保障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部署要求,增加“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内容,补充完善“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等有关条款。条例修正草案还有效衔接上位法,并借鉴其他省份优化营商环境立法经验。
  条例修正草案总结固化我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和创新做法。孙起生介绍,条例修正草案重点将“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2115”企业诉求快速办理机制(2小时内到达现场或取得联系,1个工作日内反馈办理意见,15个工作日内解决问题或服务确认)、“无证明之省”建设、营商环境“无感监测”、涉企执法规范化等我省探索实践经验的核心要义予以吸收。补充了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的有关内容,推动惠企政策精准推送、直达快享,并将工程建设项目的“并联审批、设计方案联合审查、施工图联合审查、联合竣工验收”等改革成果予以吸收。聚焦近年来探索推动审批与监管高效协同的实践经验,条例修正草案还新增了审批与监管高效协同联动等方面的相关内容。
  “在完善优化营商环境领域相关工作机制措施等方面,条例修正草案也进行了补充完善。”孙起生说,一是为提高企业办事便利度,扩大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信息公开的范围,明确了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的责任部门,完善了市场主体注销办理流程的部门职责。二是充分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围绕优化营商网络环境,增加了打击编造传播虚假不实信息、网络诈骗等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违法行为内容;对不得利用投诉举报侵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等作出明确要求。三是鼓励干部干事创业,规定了各级政府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激励机制,并按照“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修改完善了尽职免责条款。
  □ 本报记者 刘一颖
  本报通讯员 张博韬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是培育和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市场主体内生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11月18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听取了省政府关于《山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修正草案)》的说明。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2021年1月1日,《山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施行,构建了我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基础性制度框架,为提高我省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发挥了重要的法治保障作用。
  “随着国家和我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不断深化,条例部分内容与当前新形势、新要求、新情况相比,显现出一定程度的滞后性。”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孙起生说,一是国家层面先后出台一系列涉及营商环境工作的行政法规和重要政策文件,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持续构建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提出了更高标准,需要在地方立法中予以保障实施;三是我省深入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本地特色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典型经验和创新成果,有必要以立法形式予以固化推广。“因此,亟须对条例进行修改完善,为我省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孙起生说。
  条例修正草案共修改27处,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层面有关文件中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保障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部署要求,增加“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内容,补充完善“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等有关条款。条例修正草案还有效衔接上位法,并借鉴其他省份优化营商环境立法经验。
  条例修正草案总结固化我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和创新做法。孙起生介绍,条例修正草案重点将“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2115”企业诉求快速办理机制(2小时内到达现场或取得联系,1个工作日内反馈办理意见,15个工作日内解决问题或服务确认)、“无证明之省”建设、营商环境“无感监测”、涉企执法规范化等我省探索实践经验的核心要义予以吸收。补充了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的有关内容,推动惠企政策精准推送、直达快享,并将工程建设项目的“并联审批、设计方案联合审查、施工图联合审查、联合竣工验收”等改革成果予以吸收。聚焦近年来探索推动审批与监管高效协同的实践经验,条例修正草案还新增了审批与监管高效协同联动等方面的相关内容。
  “在完善优化营商环境领域相关工作机制措施等方面,条例修正草案也进行了补充完善。”孙起生说,一是为提高企业办事便利度,扩大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信息公开的范围,明确了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的责任部门,完善了市场主体注销办理流程的部门职责。二是充分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围绕优化营商网络环境,增加了打击编造传播虚假不实信息、网络诈骗等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违法行为内容;对不得利用投诉举报侵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等作出明确要求。三是鼓励干部干事创业,规定了各级政府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激励机制,并按照“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修改完善了尽职免责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