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企业改革发展全过程奋力打造高质量市场化产业领军强企
烟台蓝天集团党建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4-11-1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张茜
烟台蓝天集团前身为成立于1986年的事业单位烟台市电力开发办公室,现有各级党组织218个、权属企业240余家,党员4972人、在职职工7868人,资产总额712.8亿元,负责全市重大项目、重要工程、重点产业的投融资、建设和运营,业务涵盖城市开发、城市服务、文化旅游、能源投资、资产管理等多个领域,企业国内主体信用评级AAA级、国际主体信用评级BBB+级。国企改革工作开展以来,烟台蓝天集团把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贯穿企业改革发展全过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作用,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打造高质量市场化产业领军强企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企业先后荣获“山东省企业文化优秀成果一等奖”“烟台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烟台市先进团组织”“烟台市工会工作创新发展标准化管理综合评价优秀单位”“烟台市部门包村工作先进单位”“烟台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称号,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案例入选“山东省基层党建亮点汇”,党建引领发展题材专题片获山东省优秀党员教育电视片二等奖。
聚力党建引领
激活集团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党建为纲,提升政治执行力。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重大原则不动摇,推动党建入章、“三张清单”实现全覆盖,坚持党建工作“植入核心、融入中心、深入人心”。始终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党委会“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常设议题”、三会一课“固定议题”,推动党员干部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组建蓝天集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深入基层支部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14次,受众1000余人。
发展为基,提升创新驱动力。开展党建领航发展系列活动,形成“党建强、发展强,发展优、党建优”工作格局,为集团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动力支持。开展“冲刺过万亿、人人当先锋”实践活动,党员建言献策300余条、办好事实事69件,打造红旗班组6个、党员先锋岗16个;持续推进党建共同体和党员突击队建设,打破组织隶属制约,与项目参建单位共同开展主题党日、党性教育等学习活动,协同解决项目审批、土地征收等方面难题,加快推进山海步道、崆峒胜境等烟台市级重点项目建设,真正实现“让党建带着项目跑
”。 品牌为本,提升思想引领力。积极发挥党内政治文化的思想引领、组织引领、价值引领“三个引领”作用,以党建工作优势激发企业文化建设优势,锻造培育党员的良好精神风貌和意志品质,确立“以党内先进政治文化引领企业文化建设”文化品牌,荣获山东省企业文化优秀成果一等奖;创建以“党建领航·赋能蓝天”党建特色品牌为主体,7个二级集团和各基层党组织子品牌组成的“1+7+N”品牌矩阵,总结形成了党建引领、资源整合、破题梗阻的行动指南,1个基层党委获评烟台市先进基层党组织、4个基层党支部获评烟台市国资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22名党员获烟台市级、烟台市国资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5个基层党支部获评烟台市国资委党委样板党支部;在烟台市委组织部指导下,与芝罘区委组织部签署党建联建协议,合作打造了沉浸式党建示范街区和海岛党建新模式。
聚力强基铸魂
推进规范化管理再上“新台阶”
强化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开展“学制度、强执行、促效能”活动,梳理完善各类制度149项,组织集团各板块、各条线对新修订制度进行集中式宣讲比武,参试业务人员达1356人次,形成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长效机制。开展重点工程项目“红廉工地”“廉洁档案”创建工作,建立纪检监察、审计法务、财务管理“日常监督、联合监督”机制,实现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建设成本、施工建设、预算决算、责任追究5个透明监管,着力打造“透明工程”“透明蓝天”。
深化组织建设,突出人才培育。开展打牢基本组织、建强基本队伍、健全基本制度“三基建设”专项行动,督促指导新成立党组织13个,换届、补选党组织20个。精心打造蓝天学院和蓝天大讲堂,定期举办高级管理人员、中青年干部、专业人才培训班,累计举办蓝天大讲堂59期,参训干部职工3785人次。与国内知名高校、驻烟重点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高校+企业+项目”的方式开展“全链条”人才培育,以产教融合服务集团主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人才聚集“新高地”。
履行社会责任,彰显国企担当。统筹党建融合发展,选派优秀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帮助帮扶村改造多项村基础设施,村民将集团出资硬化的山路亲切地命名为“蓝天路”,获评烟台市“2019—2020年度全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21—2023年度部门包村工作先进单位”,并作为国有企业代表作典型发言。强化盐粮储备保障,今年以来轮换市级食盐储备8400吨、供应米面油3889吨、储存保管政府储备粮18.22万吨,质量达标率、宜存率均达100%,坚决守护全市人民“舌尖上的安全”。扎实开展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和党员“双报到”志愿服务队模范带动作用,定期到社区开展科普宣传、免费义诊、走访慰问等活动,构建形成“组织共建、党员共创”新格局,获“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优秀志愿服务队伍”“莱山区优秀服务团队”等荣誉称号。
聚力产业转型
构建集团化战略管控“新格局”
聚焦项目建设提速增效。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国资国企改革总体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市管国企优化整合工作要求,把党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作为破解企业发展难题的“关键一招”,大力推进以效益为先的产业化转型,紧盯目标、狠抓进度,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和领军企业。聚焦文旅活力激发。高标准做好烟台市景区街区改造提升和运营策划,重要节假日党员干部全部下沉一线,年内烟台山、朝阳街、所城里等景区累计接待游客量1722万人次;锚定“打造当代精品、百年文化遗产”目标,组建优秀党员+业务精英的“红色先锋队”,压茬推进崆峒胜境项目建设,项目进度比原定计划快近一个月。聚焦绿色能源发展。打造“能源先锋”党建品牌,在持有国电投海阳核电、中核海阳核电、中广核招远核电股份的基础上,参股华能山东半岛北L场址海上风电项目、华能烟台电厂2×9F级重型燃机项目;完成总投资105亿元、建设规模350万千瓦的牟平、莱州、海阳区域储能中心立项审批,以及“光储充检”示范站建设及设备安装调试,上线试运行烟台市绿色低碳综合平台。聚焦数字产业转型。制定“数字蓝天”三年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总投资10亿元、算力规模300P的城市智算中心项目;在烟台市率先完成全业务全链条的数据资源普查,并成立烟台数据资产评价登记中心,促进全市数据资源资产化、资本化发展。
聚力民生实事兜牢底线。蓝天集团党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责任、彰显担当,努力让民生服务答卷更有“温度”、更具“厚度”。强化气源供应保障。铺设各类管道678公里、累计总长度达4579公里,为123万户居民、2494户工商业户供气281亿立方米;加快推进年设计输气能力30亿立方米、全长127公里的市区天然气环城高压管线项目;进一步优化烟台市多气源供应体系,成功通过中石化气源立户审批,新增合同气量达2159万立方米,切实守护千家万户“烟火气”。强化安全用水保障。年内累计向市区供水5197万立方米,水质合格率99.9%;累计巡检DN100以上供水管网9.4万多公里、抢修供水主管网37处、检漏281处,减少漏水量98.3万立方米,全力守护“源水”到“龙头水”的供水安全。强化物业服务保障。在管物业项目88个,服务总面积2294万平方米,培育打造全市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专业程度最高的城市服务队伍,用高品质的物业服务守护业主美好生活。
聚力改革攻坚推进整合。集团党委注重向内挖潜、向外借力,全力推动优化整合落地见效。组织架构扁平化。高效完成117户市级国有企业、1754名人员平稳接收,管理层级由原来的6级压减至4级以内,集团总部职能部门调整为10个,将人员数量压减至60人以内。开放合作多元化。与上海电气等7家知名企业、4家银行、8个区市签订战略协议,围绕区域性储能中心、“光储充检”综合能源站、数字产业园、工业机器人、管道管材生产等领域进行务实合作。高效开展“四争”和“招商引资”工作,年内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14项、总额度12.2亿元,累计实现招引内资4500万元、外资3604.98万美元。融资结构科学化。获评BBB+国际信用评级,年内累计完成融资103.01亿元,集团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结构比例由原来的7:3调整为3:7,综合成本由4.1%降至3.7%以下,年节省利息支出超4000万元。
烟台蓝天集团前身为成立于1986年的事业单位烟台市电力开发办公室,现有各级党组织218个、权属企业240余家,党员4972人、在职职工7868人,资产总额712.8亿元,负责全市重大项目、重要工程、重点产业的投融资、建设和运营,业务涵盖城市开发、城市服务、文化旅游、能源投资、资产管理等多个领域,企业国内主体信用评级AAA级、国际主体信用评级BBB+级。国企改革工作开展以来,烟台蓝天集团把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贯穿企业改革发展全过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作用,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打造高质量市场化产业领军强企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企业先后荣获“山东省企业文化优秀成果一等奖”“烟台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烟台市先进团组织”“烟台市工会工作创新发展标准化管理综合评价优秀单位”“烟台市部门包村工作先进单位”“烟台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称号,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案例入选“山东省基层党建亮点汇”,党建引领发展题材专题片获山东省优秀党员教育电视片二等奖。
聚力党建引领
激活集团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党建为纲,提升政治执行力。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重大原则不动摇,推动党建入章、“三张清单”实现全覆盖,坚持党建工作“植入核心、融入中心、深入人心”。始终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党委会“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常设议题”、三会一课“固定议题”,推动党员干部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组建蓝天集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深入基层支部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14次,受众1000余人。
发展为基,提升创新驱动力。开展党建领航发展系列活动,形成“党建强、发展强,发展优、党建优”工作格局,为集团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动力支持。开展“冲刺过万亿、人人当先锋”实践活动,党员建言献策300余条、办好事实事69件,打造红旗班组6个、党员先锋岗16个;持续推进党建共同体和党员突击队建设,打破组织隶属制约,与项目参建单位共同开展主题党日、党性教育等学习活动,协同解决项目审批、土地征收等方面难题,加快推进山海步道、崆峒胜境等烟台市级重点项目建设,真正实现“让党建带着项目跑
”。 品牌为本,提升思想引领力。积极发挥党内政治文化的思想引领、组织引领、价值引领“三个引领”作用,以党建工作优势激发企业文化建设优势,锻造培育党员的良好精神风貌和意志品质,确立“以党内先进政治文化引领企业文化建设”文化品牌,荣获山东省企业文化优秀成果一等奖;创建以“党建领航·赋能蓝天”党建特色品牌为主体,7个二级集团和各基层党组织子品牌组成的“1+7+N”品牌矩阵,总结形成了党建引领、资源整合、破题梗阻的行动指南,1个基层党委获评烟台市先进基层党组织、4个基层党支部获评烟台市国资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22名党员获烟台市级、烟台市国资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5个基层党支部获评烟台市国资委党委样板党支部;在烟台市委组织部指导下,与芝罘区委组织部签署党建联建协议,合作打造了沉浸式党建示范街区和海岛党建新模式。
聚力强基铸魂
推进规范化管理再上“新台阶”
强化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开展“学制度、强执行、促效能”活动,梳理完善各类制度149项,组织集团各板块、各条线对新修订制度进行集中式宣讲比武,参试业务人员达1356人次,形成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长效机制。开展重点工程项目“红廉工地”“廉洁档案”创建工作,建立纪检监察、审计法务、财务管理“日常监督、联合监督”机制,实现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建设成本、施工建设、预算决算、责任追究5个透明监管,着力打造“透明工程”“透明蓝天”。
深化组织建设,突出人才培育。开展打牢基本组织、建强基本队伍、健全基本制度“三基建设”专项行动,督促指导新成立党组织13个,换届、补选党组织20个。精心打造蓝天学院和蓝天大讲堂,定期举办高级管理人员、中青年干部、专业人才培训班,累计举办蓝天大讲堂59期,参训干部职工3785人次。与国内知名高校、驻烟重点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高校+企业+项目”的方式开展“全链条”人才培育,以产教融合服务集团主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人才聚集“新高地”。
履行社会责任,彰显国企担当。统筹党建融合发展,选派优秀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帮助帮扶村改造多项村基础设施,村民将集团出资硬化的山路亲切地命名为“蓝天路”,获评烟台市“2019—2020年度全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21—2023年度部门包村工作先进单位”,并作为国有企业代表作典型发言。强化盐粮储备保障,今年以来轮换市级食盐储备8400吨、供应米面油3889吨、储存保管政府储备粮18.22万吨,质量达标率、宜存率均达100%,坚决守护全市人民“舌尖上的安全”。扎实开展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和党员“双报到”志愿服务队模范带动作用,定期到社区开展科普宣传、免费义诊、走访慰问等活动,构建形成“组织共建、党员共创”新格局,获“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优秀志愿服务队伍”“莱山区优秀服务团队”等荣誉称号。
聚力产业转型
构建集团化战略管控“新格局”
聚焦项目建设提速增效。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国资国企改革总体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市管国企优化整合工作要求,把党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作为破解企业发展难题的“关键一招”,大力推进以效益为先的产业化转型,紧盯目标、狠抓进度,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和领军企业。聚焦文旅活力激发。高标准做好烟台市景区街区改造提升和运营策划,重要节假日党员干部全部下沉一线,年内烟台山、朝阳街、所城里等景区累计接待游客量1722万人次;锚定“打造当代精品、百年文化遗产”目标,组建优秀党员+业务精英的“红色先锋队”,压茬推进崆峒胜境项目建设,项目进度比原定计划快近一个月。聚焦绿色能源发展。打造“能源先锋”党建品牌,在持有国电投海阳核电、中核海阳核电、中广核招远核电股份的基础上,参股华能山东半岛北L场址海上风电项目、华能烟台电厂2×9F级重型燃机项目;完成总投资105亿元、建设规模350万千瓦的牟平、莱州、海阳区域储能中心立项审批,以及“光储充检”示范站建设及设备安装调试,上线试运行烟台市绿色低碳综合平台。聚焦数字产业转型。制定“数字蓝天”三年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总投资10亿元、算力规模300P的城市智算中心项目;在烟台市率先完成全业务全链条的数据资源普查,并成立烟台数据资产评价登记中心,促进全市数据资源资产化、资本化发展。
聚力民生实事兜牢底线。蓝天集团党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责任、彰显担当,努力让民生服务答卷更有“温度”、更具“厚度”。强化气源供应保障。铺设各类管道678公里、累计总长度达4579公里,为123万户居民、2494户工商业户供气281亿立方米;加快推进年设计输气能力30亿立方米、全长127公里的市区天然气环城高压管线项目;进一步优化烟台市多气源供应体系,成功通过中石化气源立户审批,新增合同气量达2159万立方米,切实守护千家万户“烟火气”。强化安全用水保障。年内累计向市区供水5197万立方米,水质合格率99.9%;累计巡检DN100以上供水管网9.4万多公里、抢修供水主管网37处、检漏281处,减少漏水量98.3万立方米,全力守护“源水”到“龙头水”的供水安全。强化物业服务保障。在管物业项目88个,服务总面积2294万平方米,培育打造全市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专业程度最高的城市服务队伍,用高品质的物业服务守护业主美好生活。
聚力改革攻坚推进整合。集团党委注重向内挖潜、向外借力,全力推动优化整合落地见效。组织架构扁平化。高效完成117户市级国有企业、1754名人员平稳接收,管理层级由原来的6级压减至4级以内,集团总部职能部门调整为10个,将人员数量压减至60人以内。开放合作多元化。与上海电气等7家知名企业、4家银行、8个区市签订战略协议,围绕区域性储能中心、“光储充检”综合能源站、数字产业园、工业机器人、管道管材生产等领域进行务实合作。高效开展“四争”和“招商引资”工作,年内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14项、总额度12.2亿元,累计实现招引内资4500万元、外资3604.98万美元。融资结构科学化。获评BBB+国际信用评级,年内累计完成融资103.01亿元,集团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结构比例由原来的7:3调整为3:7,综合成本由4.1%降至3.7%以下,年节省利息支出超4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