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2024-11-1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秦利伟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4周年之际,天津音乐学院版民族歌剧《同心结》开启全国巡演。作品以抗美援朝为背景,以志愿军英雄黄继光的光辉事迹为主线,曲折生动地描述了中朝人民在反侵略斗争中用鲜血凝结起彪炳日月的战斗友谊。
  该作品以象征中朝友谊的“同心结”贯穿全剧始终,赞颂了不畏强敌、奋勇向前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讴歌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激发了观众铭记历史共创美好未来的信心,已成为抗美援朝历久弥新的艺术见证。
  这是一部革命情怀的感召之作。全剧通过序幕、五幕正戏和尾声,将战斗、友谊和祖国三大主题贯穿始终。剧情主要围绕两条主线展开:一条主线呈现黄继光和战友的英雄事迹;另一条主线则聚焦朝鲜的朴顺姬及其家人。演员们通过动情的表演,对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给予最热情的赞颂,对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为人民牺牲奉献的英雄们给予最深情的褒扬,唤醒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民族记忆。剧中黄继光的主演、歌唱家——天津音乐学院院长王宏伟,有着40年军旅生涯,通过戏剧化的肢体语言,全方位的声音色彩、情感层次,将该角色塑造得惟妙惟肖,真正做到了“形神兼具、无我之境”。
  这是一部重构审美的艺术之作。《同心结》打破了传统歌剧创作样式,将交响乐团与演员融为一体,五幕正戏通过不同场景和情节逐步展开,让观众仿佛置身硝烟弥漫的战场。歌剧通过音乐、舞台布景与灯光设计的综合运用,展现了舞台艺术的综合魅力,为传统的英雄叙事赋予新的艺术样貌,让这部承载着一代人集体记忆的优秀作品在当代青年文艺工作者的传唱中,散发出更多属于这个时代的生命光彩。天津音乐学院通过对剧目进行新一轮打磨提升,开创师生“共创、共排、共演、共情”的艺术创作全新模式,让师生从课堂走向舞台,真正把舞台变成课堂,让每一次日常排练变成一种美的觉醒。
  这是一部凝心铸魂的思想之作。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呼声愈发强烈。歌剧《同心结》旨在通过重温那段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以史为鉴,激励当代人珍惜和平,激发观众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抗美援朝战争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天津音乐学院通过复排二创,把这首赞歌搬上舞台,用具象化表达呈现在观众面前。通过演员的精彩演绎,再次唤醒了观众炽热的民族感情。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激励着年轻一代永续传承,世代发扬,凝聚起新时代奋进的磅礴力量。
  □ 秦利伟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4周年之际,天津音乐学院版民族歌剧《同心结》开启全国巡演。作品以抗美援朝为背景,以志愿军英雄黄继光的光辉事迹为主线,曲折生动地描述了中朝人民在反侵略斗争中用鲜血凝结起彪炳日月的战斗友谊。
  该作品以象征中朝友谊的“同心结”贯穿全剧始终,赞颂了不畏强敌、奋勇向前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讴歌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激发了观众铭记历史共创美好未来的信心,已成为抗美援朝历久弥新的艺术见证。
  这是一部革命情怀的感召之作。全剧通过序幕、五幕正戏和尾声,将战斗、友谊和祖国三大主题贯穿始终。剧情主要围绕两条主线展开:一条主线呈现黄继光和战友的英雄事迹;另一条主线则聚焦朝鲜的朴顺姬及其家人。演员们通过动情的表演,对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给予最热情的赞颂,对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为人民牺牲奉献的英雄们给予最深情的褒扬,唤醒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民族记忆。剧中黄继光的主演、歌唱家——天津音乐学院院长王宏伟,有着40年军旅生涯,通过戏剧化的肢体语言,全方位的声音色彩、情感层次,将该角色塑造得惟妙惟肖,真正做到了“形神兼具、无我之境”。
  这是一部重构审美的艺术之作。《同心结》打破了传统歌剧创作样式,将交响乐团与演员融为一体,五幕正戏通过不同场景和情节逐步展开,让观众仿佛置身硝烟弥漫的战场。歌剧通过音乐、舞台布景与灯光设计的综合运用,展现了舞台艺术的综合魅力,为传统的英雄叙事赋予新的艺术样貌,让这部承载着一代人集体记忆的优秀作品在当代青年文艺工作者的传唱中,散发出更多属于这个时代的生命光彩。天津音乐学院通过对剧目进行新一轮打磨提升,开创师生“共创、共排、共演、共情”的艺术创作全新模式,让师生从课堂走向舞台,真正把舞台变成课堂,让每一次日常排练变成一种美的觉醒。
  这是一部凝心铸魂的思想之作。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呼声愈发强烈。歌剧《同心结》旨在通过重温那段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以史为鉴,激励当代人珍惜和平,激发观众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抗美援朝战争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天津音乐学院通过复排二创,把这首赞歌搬上舞台,用具象化表达呈现在观众面前。通过演员的精彩演绎,再次唤醒了观众炽热的民族感情。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激励着年轻一代永续传承,世代发扬,凝聚起新时代奋进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