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馆?
2024-11-1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
□ 大众报业记者 师文静
游走于莫言文学艺术馆展厅,如同走过莫言文学创作的历史长河;置身山东省文学馆,感受文学鲁军创作的薪火相传……
随着功能的多元化,文学馆为城市和乡村提供多样化公共文化服务,成为大众积极参与文学生活的重要空间。
文学馆建设方兴未艾
目前山东有山东省文学馆、贺敬之柯岩文学馆、季羡林先生纪念馆等文学人物博物馆、文学文化类展馆,通过这些展馆,文学走进百姓生活。
位于中国海洋大学的王蒙文学馆收藏著名作家王蒙300余种不同语种、版本著作,以及大量的王蒙先生珍贵手稿、书信、实物等,生动、立体地展示了王蒙先生作为“人民艺术家”丰富的人生历程、杰出的文学成就。去年开馆的莫言文学艺术馆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汇集了文学、书法、绘画、摄影、剪纸等艺术形式,是集收藏保护、展览展示、学术研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文学馆不一定大而全,也可以小而精,借由一房一院收藏、展陈作家手稿、书籍、生活和写作物品等。近年来,山东各地建起多个这样的作家文学馆,比如李心田文学馆、刘玉堂文学馆等。
目前全国省级以上文学馆有20多座,随着文化繁荣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学馆建设一片欣欣向荣。这两年不少新型数字化、综合性的文学馆陆续开馆,借由数字化赋能,在对作家作品的展陈上更有趣,更具互动性、体验性。今年5月对外开放的广东文学馆,为了让观众拥有沉浸式参观体验,设置了多重情景空间,在“鲁迅家”展览厅,观众能够通过具象化的场景还原和实物展品,直抵文学现场,重新认识“家庭中的鲁迅”温情的一面。
让文学变得“可亲近”
一个参观者到文学馆因一件展品、一部作品,了解一个作家,去阅读其著作,就实现了文学真正走进大众生活的展馆功能。
莫言文学艺术馆坐落于高密东北乡社区,紧邻红高粱影视城,不远处是莫言旧居、莫言小学。去过莫言文学艺术馆的参观者,会被馆里丰富、海量的展陈品震撼:原来一位深耕文学创作几十年、成绩显著的作家,有如此多值得收藏和保存的文学档案资料。
莫言文学艺术馆共四个楼层、七大展厅,分别展示了莫言在高密的成长历程、文学成就、莫言军旅生活、诺贝尔文学奖与海外传播、莫言作品版本及改编影视和舞台剧、莫言书法、莫言公益活动和社会责任等。在充满红高粱元素的莫言文学艺术馆,参观者仿佛置身作家庞大的文学世界。这里有声光电模拟的莫言生活和工作场景,展厅还通过影像资料等模拟了诺贝尔文学奖颁奖现场。展馆通过各种科技手段,再现和营造了一位诺奖作家详实的文学轨迹。在这里,莫言小说中的文字与莫言家乡的现实场景和元素情景交融,参观者体验到作家的才华、文学的魅力。
作家相关手稿、档案等,具有史料价值、文学价值、学术价值乃至文物价值,对这些文物的展陈,能让参观者沉浸式进入文学史现场。今年3月,因丰富的馆藏资源、完善的文化展示与教育功能,贺敬之柯岩文学馆被评为三级博物馆,有23件文物被定级为革命文物,其中歌剧《白毛女》所获斯大林文学奖章和证书被定为一级革命文物,贺敬之创作的《七枝花》《西去列车的窗口》等四件手稿被定为三级革命文物。参观者在这里感受杰出作家的人生故事、经典文学的魅力,也通过这些文物感受红色基因传承,接受红色文化精神洗礼。
抢救文学档案资料
作家文学馆一般具有得天独厚、富有人物个性的馆藏品,这些独具作家气质的藏品是非常宝贵的有形或无形的文化资源。对这些文学资源的保护,可以让参观者了解作家本身,也能更好地了解其创作时的社会价值观念、人文精神、风俗习惯等。
过去多年,李心田文学馆、刘玉堂文学馆等文学馆的总策划、文化学者张期鹏参与收集保护了多位已逝世作家的文学档案资料、生前写作相关实物用品。他认为,作家文学馆读者数量多、人文修养深厚,其作品中的思想、作家个人的人格和品德,对参观者有很大影响。吴伯箫的散文《歌声》《菜园小记》《早》《我没有见过长城》《窑洞风景》等被选入不同年代的语文教材,被很多人所熟知。读者来到吴伯箫文学馆,看到作家本人的日记手稿、会议记录、书法作品等,再次感受作家散文的魅力,文学真的走进了读者的生活中。
“所谓文学长河,一定有作家的文学作品,也要有手稿、笔记等和作家写作、生活相关的东西。如果不及时搜集、整理、保存和建馆展陈,这些东西在作家离开这个世界后,可能很快就消失了。更令人心痛的是,一些作家的珍贵文学创作资料被当作废品卖掉。一位作家的文学创作生命结束了,其文学生活、文学精神应该通过一定的形式保存下来。”张期鹏说。
连接文学与大众的重要纽带
今年5月举办的全国文学馆联盟年会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提出,文学馆的事业不是一个“关着门”的事业,一个很重要的思路就是做“无墙”的文学馆,让文学走向大众,要通过文学馆有力地搭建起“桥梁”,把作家与读者、文学与公众、文学的创造与公众的学习教育结合起来。
李心田文学馆、刘玉堂文学馆等作家文学馆,通过沂河源“艺术活化乡村”新路径融入乡村,也融入大众生活。作为研学基地,每年大量的学子走进文学馆和景区,重温《闪闪的红星》的故事,在红五星国防教育基地开展军事训练和体验课程,在轻松愉快中掌握国防知识,提升国防素养。作家文学馆里浓郁的文学气息,也拉近了文学与青少年的距离,讲解员和老师们的讲解,激励了大家的写作梦想。
文学走进百姓生活,文学馆发挥着很重要的纽带作用。集文物保护、作品陈列、学术研究、红色教育等多重功能的文学馆,也是重要的公共文化场所、文化地标。文学馆可以是一个多元文学公共空间,推进文学遗产保护与传播,发挥社会教育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在济南市莱芜区,吴伯箫文学馆、吴伯箫故居、吴伯箫散文奖形成文学资源、故居文化资源等多位一体的文化影响力,推动了吴伯箫文学品牌建设,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游走于莫言文学艺术馆展厅,如同走过莫言文学创作的历史长河;置身山东省文学馆,感受文学鲁军创作的薪火相传……
随着功能的多元化,文学馆为城市和乡村提供多样化公共文化服务,成为大众积极参与文学生活的重要空间。
文学馆建设方兴未艾
目前山东有山东省文学馆、贺敬之柯岩文学馆、季羡林先生纪念馆等文学人物博物馆、文学文化类展馆,通过这些展馆,文学走进百姓生活。
位于中国海洋大学的王蒙文学馆收藏著名作家王蒙300余种不同语种、版本著作,以及大量的王蒙先生珍贵手稿、书信、实物等,生动、立体地展示了王蒙先生作为“人民艺术家”丰富的人生历程、杰出的文学成就。去年开馆的莫言文学艺术馆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汇集了文学、书法、绘画、摄影、剪纸等艺术形式,是集收藏保护、展览展示、学术研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文学馆不一定大而全,也可以小而精,借由一房一院收藏、展陈作家手稿、书籍、生活和写作物品等。近年来,山东各地建起多个这样的作家文学馆,比如李心田文学馆、刘玉堂文学馆等。
目前全国省级以上文学馆有20多座,随着文化繁荣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学馆建设一片欣欣向荣。这两年不少新型数字化、综合性的文学馆陆续开馆,借由数字化赋能,在对作家作品的展陈上更有趣,更具互动性、体验性。今年5月对外开放的广东文学馆,为了让观众拥有沉浸式参观体验,设置了多重情景空间,在“鲁迅家”展览厅,观众能够通过具象化的场景还原和实物展品,直抵文学现场,重新认识“家庭中的鲁迅”温情的一面。
让文学变得“可亲近”
一个参观者到文学馆因一件展品、一部作品,了解一个作家,去阅读其著作,就实现了文学真正走进大众生活的展馆功能。
莫言文学艺术馆坐落于高密东北乡社区,紧邻红高粱影视城,不远处是莫言旧居、莫言小学。去过莫言文学艺术馆的参观者,会被馆里丰富、海量的展陈品震撼:原来一位深耕文学创作几十年、成绩显著的作家,有如此多值得收藏和保存的文学档案资料。
莫言文学艺术馆共四个楼层、七大展厅,分别展示了莫言在高密的成长历程、文学成就、莫言军旅生活、诺贝尔文学奖与海外传播、莫言作品版本及改编影视和舞台剧、莫言书法、莫言公益活动和社会责任等。在充满红高粱元素的莫言文学艺术馆,参观者仿佛置身作家庞大的文学世界。这里有声光电模拟的莫言生活和工作场景,展厅还通过影像资料等模拟了诺贝尔文学奖颁奖现场。展馆通过各种科技手段,再现和营造了一位诺奖作家详实的文学轨迹。在这里,莫言小说中的文字与莫言家乡的现实场景和元素情景交融,参观者体验到作家的才华、文学的魅力。
作家相关手稿、档案等,具有史料价值、文学价值、学术价值乃至文物价值,对这些文物的展陈,能让参观者沉浸式进入文学史现场。今年3月,因丰富的馆藏资源、完善的文化展示与教育功能,贺敬之柯岩文学馆被评为三级博物馆,有23件文物被定级为革命文物,其中歌剧《白毛女》所获斯大林文学奖章和证书被定为一级革命文物,贺敬之创作的《七枝花》《西去列车的窗口》等四件手稿被定为三级革命文物。参观者在这里感受杰出作家的人生故事、经典文学的魅力,也通过这些文物感受红色基因传承,接受红色文化精神洗礼。
抢救文学档案资料
作家文学馆一般具有得天独厚、富有人物个性的馆藏品,这些独具作家气质的藏品是非常宝贵的有形或无形的文化资源。对这些文学资源的保护,可以让参观者了解作家本身,也能更好地了解其创作时的社会价值观念、人文精神、风俗习惯等。
过去多年,李心田文学馆、刘玉堂文学馆等文学馆的总策划、文化学者张期鹏参与收集保护了多位已逝世作家的文学档案资料、生前写作相关实物用品。他认为,作家文学馆读者数量多、人文修养深厚,其作品中的思想、作家个人的人格和品德,对参观者有很大影响。吴伯箫的散文《歌声》《菜园小记》《早》《我没有见过长城》《窑洞风景》等被选入不同年代的语文教材,被很多人所熟知。读者来到吴伯箫文学馆,看到作家本人的日记手稿、会议记录、书法作品等,再次感受作家散文的魅力,文学真的走进了读者的生活中。
“所谓文学长河,一定有作家的文学作品,也要有手稿、笔记等和作家写作、生活相关的东西。如果不及时搜集、整理、保存和建馆展陈,这些东西在作家离开这个世界后,可能很快就消失了。更令人心痛的是,一些作家的珍贵文学创作资料被当作废品卖掉。一位作家的文学创作生命结束了,其文学生活、文学精神应该通过一定的形式保存下来。”张期鹏说。
连接文学与大众的重要纽带
今年5月举办的全国文学馆联盟年会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提出,文学馆的事业不是一个“关着门”的事业,一个很重要的思路就是做“无墙”的文学馆,让文学走向大众,要通过文学馆有力地搭建起“桥梁”,把作家与读者、文学与公众、文学的创造与公众的学习教育结合起来。
李心田文学馆、刘玉堂文学馆等作家文学馆,通过沂河源“艺术活化乡村”新路径融入乡村,也融入大众生活。作为研学基地,每年大量的学子走进文学馆和景区,重温《闪闪的红星》的故事,在红五星国防教育基地开展军事训练和体验课程,在轻松愉快中掌握国防知识,提升国防素养。作家文学馆里浓郁的文学气息,也拉近了文学与青少年的距离,讲解员和老师们的讲解,激励了大家的写作梦想。
文学走进百姓生活,文学馆发挥着很重要的纽带作用。集文物保护、作品陈列、学术研究、红色教育等多重功能的文学馆,也是重要的公共文化场所、文化地标。文学馆可以是一个多元文学公共空间,推进文学遗产保护与传播,发挥社会教育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在济南市莱芜区,吴伯箫文学馆、吴伯箫故居、吴伯箫散文奖形成文学资源、故居文化资源等多位一体的文化影响力,推动了吴伯箫文学品牌建设,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