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建言献策
“沂源红·界别同心汇”助力乡村振兴
2024-11-1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杨淑栋
“我们想在继续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把当地更多的农产品卖到韩国,提高销量,进一步提升我们工人的工资。”近日,沂源鑫悦桔梗加工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义冲说起公司的未来规划,这些想法在他参加第四届乡村振兴“鲁村论坛”暨第十二届农业经营创新论坛后渐成雏形。
陈义冲以“沂源红·界别同心汇”团队成员身份参加了此次论坛,他说:“现场聆听这么多高层次专家和领导的演讲,让我开阔了眼界,也对大力发展本地桔梗产业、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充满信心。”
“沂源是典型的山区县、农业县,地处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承载着全县57万父老乡亲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沂源红·界别同心汇’以助力乡村振兴为使命,为充分发挥政协界别优势和委员作用搭建平台。”沂源县政协主席武光明说。
“沂源红·界别同心汇”创建于首批齐鲁样板示范区——“饮水锶源·沂河源片区”核心区,以“三级政协委员联动,全力助推乡村振兴”为特色定位,由省、市、县3位政协委员牵头,汇聚15位在乡村振兴领域有见解、有思路、有实践的政协委员组建团队。2023年11月,山东省政协为“沂源红·界别同心汇”授牌。
“沂源红·界别同心汇”成立以来,积极发挥聚识平台功能作用,聚力画大“同心圆”,打造智囊团,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沂源县拥有丰富且安全的锶资源,“沂源红·界别同心汇”第一次“协商圆桌会”就将议题定为发挥锶资源优势、加快锶产业发展。经过协商讨论,大家提出了研究制定富锶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建设富锶农产品示范基地;研究建立富锶农产品“沂源标准”;讲好“锶故事”,丰富“锶文化”,加快打造全域富锶“沂源品牌”等一系列高质量提案,被相关部门采纳。如今,沂源县与中国农科院共建的国家级富锶产业研究院已挂牌,全县富锶农产品示范基地达10处,富锶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截至目前,“沂源红·界别同心汇”组织开展学习交流、政策宣讲、协商调研、信息征集、服务为民等活动15次,参与的界别群众达120余人次,提交提案9篇,报送社情民意信息21篇,为乡村振兴凝心聚力、建言献策。
与此同时,“沂源红·界别同心汇”积极链接高端人才资源,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王汉中院士等十余位高层次人才组建顾问团队,邀请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山东社科院、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专家莅临授课;联合沂源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县农业农村局共建“沂源乡村振兴实训中心”,整合专家学者、“第一书记”、乡土专家等人才力量,开展特色农业种植、文旅农商融合发展等培训实训25期,培训3000余人次,为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人才支撑。目前,“饮水锶源·沂河源片区”发展“沂源红”苹果、山农酥梨等6个千亩园区,引进七河生物、楷园农业等9家产业链企业,突出艺术活化乡村,建设艺术和村史馆21处,年接待游客53万人。乡村可持续发展活力显著增强,成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样板。
“我们想在继续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把当地更多的农产品卖到韩国,提高销量,进一步提升我们工人的工资。”近日,沂源鑫悦桔梗加工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义冲说起公司的未来规划,这些想法在他参加第四届乡村振兴“鲁村论坛”暨第十二届农业经营创新论坛后渐成雏形。
陈义冲以“沂源红·界别同心汇”团队成员身份参加了此次论坛,他说:“现场聆听这么多高层次专家和领导的演讲,让我开阔了眼界,也对大力发展本地桔梗产业、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充满信心。”
“沂源是典型的山区县、农业县,地处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承载着全县57万父老乡亲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沂源红·界别同心汇’以助力乡村振兴为使命,为充分发挥政协界别优势和委员作用搭建平台。”沂源县政协主席武光明说。
“沂源红·界别同心汇”创建于首批齐鲁样板示范区——“饮水锶源·沂河源片区”核心区,以“三级政协委员联动,全力助推乡村振兴”为特色定位,由省、市、县3位政协委员牵头,汇聚15位在乡村振兴领域有见解、有思路、有实践的政协委员组建团队。2023年11月,山东省政协为“沂源红·界别同心汇”授牌。
“沂源红·界别同心汇”成立以来,积极发挥聚识平台功能作用,聚力画大“同心圆”,打造智囊团,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沂源县拥有丰富且安全的锶资源,“沂源红·界别同心汇”第一次“协商圆桌会”就将议题定为发挥锶资源优势、加快锶产业发展。经过协商讨论,大家提出了研究制定富锶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建设富锶农产品示范基地;研究建立富锶农产品“沂源标准”;讲好“锶故事”,丰富“锶文化”,加快打造全域富锶“沂源品牌”等一系列高质量提案,被相关部门采纳。如今,沂源县与中国农科院共建的国家级富锶产业研究院已挂牌,全县富锶农产品示范基地达10处,富锶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截至目前,“沂源红·界别同心汇”组织开展学习交流、政策宣讲、协商调研、信息征集、服务为民等活动15次,参与的界别群众达120余人次,提交提案9篇,报送社情民意信息21篇,为乡村振兴凝心聚力、建言献策。
与此同时,“沂源红·界别同心汇”积极链接高端人才资源,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王汉中院士等十余位高层次人才组建顾问团队,邀请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山东社科院、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专家莅临授课;联合沂源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县农业农村局共建“沂源乡村振兴实训中心”,整合专家学者、“第一书记”、乡土专家等人才力量,开展特色农业种植、文旅农商融合发展等培训实训25期,培训3000余人次,为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人才支撑。目前,“饮水锶源·沂河源片区”发展“沂源红”苹果、山农酥梨等6个千亩园区,引进七河生物、楷园农业等9家产业链企业,突出艺术活化乡村,建设艺术和村史馆21处,年接待游客53万人。乡村可持续发展活力显著增强,成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