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版

手造进校园 匠心育英才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一心两课四位”推动手造进校园

2024-11-0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学院文创作品《国安如锦》获得全民国家安全宣传教育一等奖
  学院成立王来新大师非遗培训工坊
  来院培训的新疆职业学院教师体验手工扎染
  □宋爱全 张黎黎 张海花
  
  2024年以来,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山东手造”进技工院校七项行动等工作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一心两课四位”模式,发挥“山东手造”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作用。
  
  
劳动品牌文化汇聚匠心
  手造起源于劳动,落实于劳动。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把山东手造作为开展“三全育人”的重要载体,打造“三四五”特色劳动文化传承方案,在继承传统文化、传承非遗技艺、弘扬工匠精神、强化技能培训、研发创意产品等技能人才培养各方面,赋予山东手造“劳动心”,持续培育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学院以山东手造为特色的“三全育人”经验2023年在大众日报刊发,山东手造进校园的典型经验在山东人社微信公众号发布。
技能培训和第二课堂两课齐开
  技能培训是人社系统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色。作为省人社厅“山东手造”中心教研组副主任单位,学院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校企合作方式,成立培训工坊,开发章丘铁锅、桃木雕刻、工艺木梳、核桃雕刻、红木嵌银、锁具维修等项目制培训课程8门,聘请非遗文化大师王来新、牛祺圣、周广胜、王令涛等为产业教授,开展工艺木梳、章丘铁锅、陶塑等山东手造类技能培训620多人次。
  第二课堂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学院成立了鲁小匠手造、清风木艺、扎染等手造类学生社团7个,在第二课堂大力开展山东手造兴趣活动。清风木艺社团接受中小学研学项目5次,扎染社团参加济南市职教周活动,受到与会家长学生欢迎。
产学研用四位协同
  学院聚焦产学研用四位,协同推动山东手造项目创新性发展。一是开发手造类实训产品。与泰山桃木王、济宁广胜木梳、章丘牛家铁匠铺等非遗文化企业合作,开发了桃木工艺品、新款木梳、传统铁锅等实训产品、文创产品20多种,桃木工艺品在园博园创业小镇设立展区。二是广泛开展山东手造学习。学院组织在校生桃木雕刻、扎染等手造类课程培训3200多课时,到山东手造馆等研学160多人次。借助三支一扶省级专项培训、济南市项目制培训等项目,学院开展职业技能、研修研学、现场参观类师生培训2100多人次。三是深入开展研究开发。科研方面,《“山东手造”产教研用一体化育人模式研究》(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文旅融合研究专项课题),《“山东手造”产业化过程中技能人才项目制培训路径研究》(山东职业技能培训规划课题),《数智赋能山东省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等3项省级课题先后立项展开研究。四是大力创新推广应用。学院发挥平面设计等技能大赛国家集训基地、数字素养省级培训基地的师资、设备优势,联合手造企业攻关创新。在山东省第四届全民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创意大赛中,《国安如锦》鲁锦作品荣获非遗文创类一等奖。《嫦娥五号 守卫祖国》桃木雕刻作品荣获非遗文创类三等奖。学院上级主管单位省人社厅获优秀组织奖。在山东省第五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中,“鲁锦新纹样设计”获纺织服装赛项银奖。“江浪踏椅”获新星奖。
  □宋爱全 张黎黎 张海花
  
  2024年以来,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山东手造”进技工院校七项行动等工作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一心两课四位”模式,发挥“山东手造”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作用。
  
  
劳动品牌文化汇聚匠心
  手造起源于劳动,落实于劳动。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把山东手造作为开展“三全育人”的重要载体,打造“三四五”特色劳动文化传承方案,在继承传统文化、传承非遗技艺、弘扬工匠精神、强化技能培训、研发创意产品等技能人才培养各方面,赋予山东手造“劳动心”,持续培育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学院以山东手造为特色的“三全育人”经验2023年在大众日报刊发,山东手造进校园的典型经验在山东人社微信公众号发布。
技能培训和第二课堂两课齐开
  技能培训是人社系统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色。作为省人社厅“山东手造”中心教研组副主任单位,学院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校企合作方式,成立培训工坊,开发章丘铁锅、桃木雕刻、工艺木梳、核桃雕刻、红木嵌银、锁具维修等项目制培训课程8门,聘请非遗文化大师王来新、牛祺圣、周广胜、王令涛等为产业教授,开展工艺木梳、章丘铁锅、陶塑等山东手造类技能培训620多人次。
  第二课堂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学院成立了鲁小匠手造、清风木艺、扎染等手造类学生社团7个,在第二课堂大力开展山东手造兴趣活动。清风木艺社团接受中小学研学项目5次,扎染社团参加济南市职教周活动,受到与会家长学生欢迎。
产学研用四位协同
  学院聚焦产学研用四位,协同推动山东手造项目创新性发展。一是开发手造类实训产品。与泰山桃木王、济宁广胜木梳、章丘牛家铁匠铺等非遗文化企业合作,开发了桃木工艺品、新款木梳、传统铁锅等实训产品、文创产品20多种,桃木工艺品在园博园创业小镇设立展区。二是广泛开展山东手造学习。学院组织在校生桃木雕刻、扎染等手造类课程培训3200多课时,到山东手造馆等研学160多人次。借助三支一扶省级专项培训、济南市项目制培训等项目,学院开展职业技能、研修研学、现场参观类师生培训2100多人次。三是深入开展研究开发。科研方面,《“山东手造”产教研用一体化育人模式研究》(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文旅融合研究专项课题),《“山东手造”产业化过程中技能人才项目制培训路径研究》(山东职业技能培训规划课题),《数智赋能山东省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等3项省级课题先后立项展开研究。四是大力创新推广应用。学院发挥平面设计等技能大赛国家集训基地、数字素养省级培训基地的师资、设备优势,联合手造企业攻关创新。在山东省第四届全民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创意大赛中,《国安如锦》鲁锦作品荣获非遗文创类一等奖。《嫦娥五号 守卫祖国》桃木雕刻作品荣获非遗文创类三等奖。学院上级主管单位省人社厅获优秀组织奖。在山东省第五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中,“鲁锦新纹样设计”获纺织服装赛项银奖。“江浪踏椅”获新星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