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墓非儿戏
2024-11-0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张九龙
一手拿相机,一手举探照灯,拍摄者独自向漆黑的古墓深处走去……打开社交媒体平台,输入“墓地探险”等关键词,内容五花八门。一些博主或探访景区开放的帝王陵墓,或发布人迹罕至“野墓”的探秘之行,有的短视频和直播点击量达数十万次。
惊悚的画面搭配设置悬念的解说,往往能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流量也就越高。这类短视频和直播往往讲解七拼八凑,真伪难辨。个别博主片面追求流量,蓄意歪曲考古工作价值,宣传封建迷信、一夜暴富等不良价值观,误导公众。更有甚者,为盗掘古墓葬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信息便利,或通过线上网络宣传为线下倒卖文物提供帮助等,严重扰乱文物管理秩序,危害文物安全。
有博主以“民间考古队”自居,扬言“准备把秦始皇陵挖掉”,实为以盗墓为噱头兜售所谓“内部资料”,引得警方介入调查。不久前,博主“听泉鉴宝”疑似和盗墓贼的连线也引发争议。被民政部列入非法社会组织名单的“帝王陵文化研究会”,更是多次公然组织会员“走陵”,搜寻甚至搬运陵区内的石刻残件。
任何非法探墓行为,都会加剧对古墓葬的破坏。在探墓短视频和直播中出现的不少古墓葬近乎荒废,拍摄者称之为“野墓”。其实,“野墓”大多是在被盗掘后、又经考古人员抢救性发掘过的古墓葬,数量大、位置偏,监管难度较大,并非“野蛮生长”,更不是法外之地,可以随意进出。
我国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古墓葬受国家保护并归国家所有。刑法专门设有“妨害文物管理罪”,损毁文物的罪名有三个:故意损毁文物罪、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过失损毁文物罪,最重可以被判处无期徒刑。此外,探墓还可能涉及倒卖文物罪,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非法出售、私赠文物藏品罪,走私文物罪,绝非儿戏。近日,国家文物局与中央网信办联合部署开展专项行动,对网络短视频和直播中存在的涉嫌为盗掘古墓葬、倒卖文物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信息便利或帮助,以“寻宝”“探险”“天价”为噱头,歪曲考古工作价值、违法违规鉴定、误导公众等集中整治,督促网络平台强化落实责任,加强内容审核把关,规范相关重点短视频和直播运行服务。涉嫌违法犯罪的,要求网站平台配合执法部门要求,移送相关案件线索及信息。
考古的目的不是为了占有文物,而是通过科学严谨的发掘与保护,厘清历史发展脉络,更好地传续文明、传播文化。近年来重大考古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经常会通过短视频、直播、纪录片等形式展示发掘过程,受到公众的认可。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和内容生产者,完全可以发挥更积极作用,以科学、专业的态度讲好文物故事,更好满足大家对文博知识的需求。
一手拿相机,一手举探照灯,拍摄者独自向漆黑的古墓深处走去……打开社交媒体平台,输入“墓地探险”等关键词,内容五花八门。一些博主或探访景区开放的帝王陵墓,或发布人迹罕至“野墓”的探秘之行,有的短视频和直播点击量达数十万次。
惊悚的画面搭配设置悬念的解说,往往能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流量也就越高。这类短视频和直播往往讲解七拼八凑,真伪难辨。个别博主片面追求流量,蓄意歪曲考古工作价值,宣传封建迷信、一夜暴富等不良价值观,误导公众。更有甚者,为盗掘古墓葬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信息便利,或通过线上网络宣传为线下倒卖文物提供帮助等,严重扰乱文物管理秩序,危害文物安全。
有博主以“民间考古队”自居,扬言“准备把秦始皇陵挖掉”,实为以盗墓为噱头兜售所谓“内部资料”,引得警方介入调查。不久前,博主“听泉鉴宝”疑似和盗墓贼的连线也引发争议。被民政部列入非法社会组织名单的“帝王陵文化研究会”,更是多次公然组织会员“走陵”,搜寻甚至搬运陵区内的石刻残件。
任何非法探墓行为,都会加剧对古墓葬的破坏。在探墓短视频和直播中出现的不少古墓葬近乎荒废,拍摄者称之为“野墓”。其实,“野墓”大多是在被盗掘后、又经考古人员抢救性发掘过的古墓葬,数量大、位置偏,监管难度较大,并非“野蛮生长”,更不是法外之地,可以随意进出。
我国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古墓葬受国家保护并归国家所有。刑法专门设有“妨害文物管理罪”,损毁文物的罪名有三个:故意损毁文物罪、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过失损毁文物罪,最重可以被判处无期徒刑。此外,探墓还可能涉及倒卖文物罪,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非法出售、私赠文物藏品罪,走私文物罪,绝非儿戏。近日,国家文物局与中央网信办联合部署开展专项行动,对网络短视频和直播中存在的涉嫌为盗掘古墓葬、倒卖文物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信息便利或帮助,以“寻宝”“探险”“天价”为噱头,歪曲考古工作价值、违法违规鉴定、误导公众等集中整治,督促网络平台强化落实责任,加强内容审核把关,规范相关重点短视频和直播运行服务。涉嫌违法犯罪的,要求网站平台配合执法部门要求,移送相关案件线索及信息。
考古的目的不是为了占有文物,而是通过科学严谨的发掘与保护,厘清历史发展脉络,更好地传续文明、传播文化。近年来重大考古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经常会通过短视频、直播、纪录片等形式展示发掘过程,受到公众的认可。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和内容生产者,完全可以发挥更积极作用,以科学、专业的态度讲好文物故事,更好满足大家对文博知识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