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郡世刺绣
2024-10-2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
![]() |
明鲁绣瑶池集庆图
|
![]() |
视频请扫描二维码观看
|
□ 本报记者 张依盟
《论衡》载:“齐郡世刺绣,恒女无不能”。
鲁绣是历史文献记载最早的绣种之一。春秋时期“齐纨”“鲁缟”出现后,织绣技艺在齐鲁大地兴起,至秦而盛。先秦至今,织绣技艺日新月异,生生不息,无数锦线织就的五彩华裳,蕴含着海岱先民的辛劳汗水与手工技艺。近日,山东博物馆“锦绣齐鲁——鲁锦鲁绣文化展”从鲁绣的“源”说起,着眼于探寻鲁绣工艺的早期记录,展出衣物样式、纺织工具等实物资料,将“鲁绣”娓娓道来。
战国锦残片,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临淄大夫观一号战国墓出土。这件丝织品制造工艺精美,对研究战国时期山东地区的纺织技术、审美观念等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元棉菱形花纹织锦,济宁市博物馆藏。1974年,山东省嘉祥县元代曹元用墓出土了这件棉织锦。曹元用(1268-1330年),为元代礼部尚书兼经筵官,是蒙元王朝典章制度的策划制定者之一。本件织锦长177厘米、宽67厘米,是完整单幅,韧性强,具有柔软厚重的感觉,花纹简洁大方,是较早的华贵棉织品。
鲁绣采取双股合捻的“衣线”,质地坚固厚实。丝线的色彩丰富活泼,细腻大胆。编织的花纹苍劲,图案多以民间喜闻乐见的人物、历史故事、百花鸟兽等为题材,如鸳鸯、花与蝴蝶、竹林七贤、武松打虎等主题。
明香色芝麻纱绣过肩蟒女长衫,山东博物馆藏。身长126.5厘米、腰宽64厘米、两袖通长220.5厘米、袖宽91.5厘米。竖领、大襟右衽、阔袖,右侧腋下缀一对白色暗花纱绣蝴蝶纹垂带。前胸、后背处用平金绣等技法绣过肩蟒、花卉等纹饰,左右袖前后各绣一只侧蟒,蟒纹周围绣饰浪花、花卉、盘金线如意云头。
明白色暗花纱绣花鸟纹裙,山东博物馆藏。裙长88厘米、腰宽60厘米。马面裙式。裙分为两大片,每片均由三幅织物拼缝而成,左右相向各打四褶。裙身衣料为暗花纱,纹样为折枝梅花。上部镶白色暗菱纹纱裙腰,两侧缀一对穿鼻。裙摆用红、绿、草绿、蓝、黄、黑等彩色丝线绣山石、小桥流水、牡丹、石榴花、菊花、睡莲、荷花、蜀葵、牵牛花、竹子、梅花、蝴蝶、翠鸟、燕子、鸾凤等纹饰。
山东博物馆藏明夏厚摹《宋人纺织图》卷,绢本设色,纵29.2厘米,横263厘米。长卷用十分工细的手法表现了生产流水线的具体情况,对了解与研究古代纺织机械、纺织生产工艺的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2014年,山东博物馆组织鲁绣艺人运用鲁绣技艺复制了这幅明代纺织图题材的画作。
展览还特别“邀请”到来自故宫博物院的明鲁绣瑶池集庆图、明天启衣线绣荷花鸳鸯图轴等四件鲁绣藏品,这些都是以刺绣等工艺摹制书画作品于织物上的观赏性书画艺术品。
明鲁绣瑶池集庆图,故宫博物院藏。此图画风为工笔设色与白描相结合,人物形象有明代画家仇英工丽清秀、线条细劲流畅之特色,以一至三色间晕,运用平绣、打籽、钉线、平金等针法,绣西王母宴集瑶池的情景:西王母居中端坐,仙女各捧寿礼奉献,四周是象征长寿的苍松、桃树、菊花、灵芝、仙鹤等。
《论衡》载:“齐郡世刺绣,恒女无不能”。
鲁绣是历史文献记载最早的绣种之一。春秋时期“齐纨”“鲁缟”出现后,织绣技艺在齐鲁大地兴起,至秦而盛。先秦至今,织绣技艺日新月异,生生不息,无数锦线织就的五彩华裳,蕴含着海岱先民的辛劳汗水与手工技艺。近日,山东博物馆“锦绣齐鲁——鲁锦鲁绣文化展”从鲁绣的“源”说起,着眼于探寻鲁绣工艺的早期记录,展出衣物样式、纺织工具等实物资料,将“鲁绣”娓娓道来。
战国锦残片,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临淄大夫观一号战国墓出土。这件丝织品制造工艺精美,对研究战国时期山东地区的纺织技术、审美观念等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元棉菱形花纹织锦,济宁市博物馆藏。1974年,山东省嘉祥县元代曹元用墓出土了这件棉织锦。曹元用(1268-1330年),为元代礼部尚书兼经筵官,是蒙元王朝典章制度的策划制定者之一。本件织锦长177厘米、宽67厘米,是完整单幅,韧性强,具有柔软厚重的感觉,花纹简洁大方,是较早的华贵棉织品。
鲁绣采取双股合捻的“衣线”,质地坚固厚实。丝线的色彩丰富活泼,细腻大胆。编织的花纹苍劲,图案多以民间喜闻乐见的人物、历史故事、百花鸟兽等为题材,如鸳鸯、花与蝴蝶、竹林七贤、武松打虎等主题。
明香色芝麻纱绣过肩蟒女长衫,山东博物馆藏。身长126.5厘米、腰宽64厘米、两袖通长220.5厘米、袖宽91.5厘米。竖领、大襟右衽、阔袖,右侧腋下缀一对白色暗花纱绣蝴蝶纹垂带。前胸、后背处用平金绣等技法绣过肩蟒、花卉等纹饰,左右袖前后各绣一只侧蟒,蟒纹周围绣饰浪花、花卉、盘金线如意云头。
明白色暗花纱绣花鸟纹裙,山东博物馆藏。裙长88厘米、腰宽60厘米。马面裙式。裙分为两大片,每片均由三幅织物拼缝而成,左右相向各打四褶。裙身衣料为暗花纱,纹样为折枝梅花。上部镶白色暗菱纹纱裙腰,两侧缀一对穿鼻。裙摆用红、绿、草绿、蓝、黄、黑等彩色丝线绣山石、小桥流水、牡丹、石榴花、菊花、睡莲、荷花、蜀葵、牵牛花、竹子、梅花、蝴蝶、翠鸟、燕子、鸾凤等纹饰。
山东博物馆藏明夏厚摹《宋人纺织图》卷,绢本设色,纵29.2厘米,横263厘米。长卷用十分工细的手法表现了生产流水线的具体情况,对了解与研究古代纺织机械、纺织生产工艺的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2014年,山东博物馆组织鲁绣艺人运用鲁绣技艺复制了这幅明代纺织图题材的画作。
展览还特别“邀请”到来自故宫博物院的明鲁绣瑶池集庆图、明天启衣线绣荷花鸳鸯图轴等四件鲁绣藏品,这些都是以刺绣等工艺摹制书画作品于织物上的观赏性书画艺术品。
明鲁绣瑶池集庆图,故宫博物院藏。此图画风为工笔设色与白描相结合,人物形象有明代画家仇英工丽清秀、线条细劲流畅之特色,以一至三色间晕,运用平绣、打籽、钉线、平金等针法,绣西王母宴集瑶池的情景:西王母居中端坐,仙女各捧寿礼奉献,四周是象征长寿的苍松、桃树、菊花、灵芝、仙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