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一城山色,听得见泉水叮咚,闻得见满城书香,处处可读书、人人有书读
一个爱阅之城的文化实践
2024-10-2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
□ 大众新闻记者 师文静
实习生 王安琦
《雷雨》分享会上,畅谈对人物的理解;焦家遗址考古研学交流会上,交流考古知识……在散布城市的泉城书房,不仅可以借阅图书,每周乃至每天,都有各类读书讲座、文化沙龙等活动举办。
处处可读书、人人有书读的阅读氛围,早已融入城市生活。让书香触手可及,源自济南这座“爱阅之城”的文化底气。
“精神文化大粮仓”
“看得见一城山色,听得见泉水叮咚,闻得见满城书香。”走在济南的大街小巷,不经意间抬头就能看到一家家泉城书房,或雅致古朴,或亮丽童趣,或温馨舒适,或时尚现代。每家书房都有大量读者在此享受温馨的阅读环境,翻书声沙沙作响。
爱读书的裴爱香老人,是泉城书房解放路街道分馆的常客。几年前,她无意间走进书香弥漫的书房,立刻被吸引。从此她几乎每天都来这里借书、读书。一部手机就能解决借阅问题,书房还与济南市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裴爱香在藏书丰富、上新快的泉城书房,读了很多两汉和明清历史书籍,她还不断参加读书会、文化沙龙等活动,与其他读者一起讨论鲁迅、曹禺的作品,接触了年轻人分享的女性主义新思潮。
2018年开始在济南建设的泉城书房,定位是城市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泉城书房深入街道社区、商业街、景区等人口密集区域,市民抬眼看得见,抬腿就能进。书房不仅可以借阅图书,还是汇集阅读推广、文化沙龙、知识讲座、非遗传承等大量活动的“精神文化大粮仓”,市民也可以在这里与文化名人、爱书人展开思想交流,感受阅读带来的精神享受。
今年以来,泉城书房解放路街道分馆已做过节日系列、诗词系列、普法系列、绘本分享、非遗体验以及“鲁迅月”“戏剧月”等几十项公益活动,多位济南文化名人来到书房进行阅读分享,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需求的读者。山大、山师大研究生给市民带来的“在酒楼上——最富鲁迅氛围的小说”“无物之阵——鲁迅与虚无主义”等文化沙龙,深受读者的喜爱。
“泉城书房一项很重要的功能,是进行全民阅读公益推广。”泉城书房历城税务分馆一个考核年度文化活动达到100多场,有时每周举办多场活动。分馆负责人王红新表示,历城税务分馆周边有高校宿舍、各类教育机构,阅读氛围浓厚,同时随着书房活动越来越多,也吸引了高校教师、机构老师等高素质读者进来公益讲课,带动和辐射越来越多人的读书热情。目前,历城税务分馆固定举办成人阅读分享、少儿阅读分享、节日主题三大板块活动,其中每周五定期举办的“天下溪读书汇”,逐渐成为活动品牌;针对少儿的绘本阅读、课外书目拓展阅读、英语阅读等活动,长期报名爆满,深受周边孩子和家长的喜爱。
“大家生活节奏快、工作忙,坐下来读书的时间很宝贵。成人读书会一定要保证每场的质量,不敷衍,不流于形式,领读人带领大家分享阅读感受,追求思想上的交流碰撞。另外,我们的专业老师带领孩子一本本地读好书,并拓展文学、历史、地理等知识,课堂有趣,互动性强,带动了周边非常多的孩子喜欢上阅读。”王红新表示。
一书房一特色
泉城书房的一个亮点是“一书房一特色”,在书房内部设计上注重空间布局、色彩搭配、元素融合,力求给读者提供很好的阅读体验,也突出城市文化特色。泉城书房明水小站分馆保留了火车博物馆的车厢、轨道等老物件,突出火车站元素。省体分馆主打健康、运动、文化主题。超然楼分馆环境优雅静谧,古色古香,契合泉城深厚文化底蕴。雨滴广场分馆是国内首家“二安”文化主题书馆,设有“二安”文化图书专架。钢城友谊路分馆突出了钢铁文化主题。商河县清水湖分馆融入鼓子秧歌、许商治水等非遗元素。一家家书房就是一个个文化艺术空间,让阅读普及更具吸引力、更有感染力。
每一处书房的建设都独具匠心。泉城书房高新区文化中心分馆工作人员孙淑君参与了书房从无到有的打造过程,据她介绍,高新区文化中心分馆以济南古城文化为主题,融入济南泉水元素,凸显高新特色。“书房天花板设计的是波光粼粼的泉水效果,最显眼位置摆放济南文化相关书籍,墙上挂有李清照画像、古城主题画作等。书房以泉文化为主题,是希望大家的学习精神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读书人的品德如泉水一样清澈见底,要做一股城市文化的清流。”
孙淑君称,除了基本的借阅功能、不同主题和受众群的阅读分享会活动,书房还不断地推出雅集音乐会,开设包含国画和书法等的夜校课程,邀请话剧演员分享戏剧,策划摄影作品展等,能让读者切实感受到文化生活的丰富与济南深厚的文化底蕴。“因为书房四壁书香氛围很好,丰富、质量高的活动影响力不断出圈,书房又反过来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学校、家委会、校友会等来举办文化活动,书房活动更加丰富,越来越多的读者在这里汲取文化的滋养。”
泉城书房努力构建15分钟公共阅读服务网络,同时每家书房要保证每年36场以上的公益阅读推广活动,为市民提供充实、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截至目前,53家泉城书房举办了6000余场阅读推广等文化活动,每年寒暑假,书房都会出现排队借阅图书、参加活动的场景,泉城书房已成为大众不可缺少的公共文化空间。
每个人的“心灵栖息地”
泉城书房建设目前已遍布济南市12区(县)和3个功能区,形成了一个覆盖广泛的阅读圈。泉城书房建筑面积不小于200平方米,藏书从几千册到几万册不等,以其“小而美、嵌入式、效能高”的特色,成为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方便为市民服务,每处泉城书房的建设都做到了“五个统一”标准:统一形象标识、统一资源配置、统一技术支持、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监管考评。书房配置人脸识别门禁、防盗系统、自助借还系统及图书杀菌机、还书箱等,能够全部实现无人值守自助借阅管理,并与市、区(县)公共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
泉城书房还力求推动文化普惠,人人自带书香。比如,为方便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群体阅读,53家泉城书房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服务、统一标识原则,设置“快递小哥”图书专架、阅览专席,让公共图书馆成为每个人的“心灵栖息地”。
泉城书房迎来全新增长极,还因为开辟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城市书房建设新路。泉城书房的建设坚持政府主导,保证公益性质,同时依赖品牌效应汇聚各方资源,积极创新建设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注入。
具体到一家书房的建设、运营,一般一家书房的建设,需要当地有合适的场地,或发动有关街道、社区、企业、学校等提供用房,再将建设书房需求通过街道文化站报到区(县)文旅局,再报到市文旅局,经过选址查看,符合建设标准要求,比如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人流覆盖面大、房屋产权清晰等,才会纳入年度建设计划。泉城书房建成后,由相关单位运营,考核任务达标的书房,每年有运营管理费。
随着泉城书房越来越受市民欢迎,不少市民打来电话,希望在自己家门口也新开一家书房。为了满足市民的诉求,济南将继续建设更多泉城书房,形成覆盖全市、布局合理、方便快捷、全民共享的泉城书房服务网络。
实习生 王安琦
《雷雨》分享会上,畅谈对人物的理解;焦家遗址考古研学交流会上,交流考古知识……在散布城市的泉城书房,不仅可以借阅图书,每周乃至每天,都有各类读书讲座、文化沙龙等活动举办。
处处可读书、人人有书读的阅读氛围,早已融入城市生活。让书香触手可及,源自济南这座“爱阅之城”的文化底气。
“精神文化大粮仓”
“看得见一城山色,听得见泉水叮咚,闻得见满城书香。”走在济南的大街小巷,不经意间抬头就能看到一家家泉城书房,或雅致古朴,或亮丽童趣,或温馨舒适,或时尚现代。每家书房都有大量读者在此享受温馨的阅读环境,翻书声沙沙作响。
爱读书的裴爱香老人,是泉城书房解放路街道分馆的常客。几年前,她无意间走进书香弥漫的书房,立刻被吸引。从此她几乎每天都来这里借书、读书。一部手机就能解决借阅问题,书房还与济南市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裴爱香在藏书丰富、上新快的泉城书房,读了很多两汉和明清历史书籍,她还不断参加读书会、文化沙龙等活动,与其他读者一起讨论鲁迅、曹禺的作品,接触了年轻人分享的女性主义新思潮。
2018年开始在济南建设的泉城书房,定位是城市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泉城书房深入街道社区、商业街、景区等人口密集区域,市民抬眼看得见,抬腿就能进。书房不仅可以借阅图书,还是汇集阅读推广、文化沙龙、知识讲座、非遗传承等大量活动的“精神文化大粮仓”,市民也可以在这里与文化名人、爱书人展开思想交流,感受阅读带来的精神享受。
今年以来,泉城书房解放路街道分馆已做过节日系列、诗词系列、普法系列、绘本分享、非遗体验以及“鲁迅月”“戏剧月”等几十项公益活动,多位济南文化名人来到书房进行阅读分享,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需求的读者。山大、山师大研究生给市民带来的“在酒楼上——最富鲁迅氛围的小说”“无物之阵——鲁迅与虚无主义”等文化沙龙,深受读者的喜爱。
“泉城书房一项很重要的功能,是进行全民阅读公益推广。”泉城书房历城税务分馆一个考核年度文化活动达到100多场,有时每周举办多场活动。分馆负责人王红新表示,历城税务分馆周边有高校宿舍、各类教育机构,阅读氛围浓厚,同时随着书房活动越来越多,也吸引了高校教师、机构老师等高素质读者进来公益讲课,带动和辐射越来越多人的读书热情。目前,历城税务分馆固定举办成人阅读分享、少儿阅读分享、节日主题三大板块活动,其中每周五定期举办的“天下溪读书汇”,逐渐成为活动品牌;针对少儿的绘本阅读、课外书目拓展阅读、英语阅读等活动,长期报名爆满,深受周边孩子和家长的喜爱。
“大家生活节奏快、工作忙,坐下来读书的时间很宝贵。成人读书会一定要保证每场的质量,不敷衍,不流于形式,领读人带领大家分享阅读感受,追求思想上的交流碰撞。另外,我们的专业老师带领孩子一本本地读好书,并拓展文学、历史、地理等知识,课堂有趣,互动性强,带动了周边非常多的孩子喜欢上阅读。”王红新表示。
一书房一特色
泉城书房的一个亮点是“一书房一特色”,在书房内部设计上注重空间布局、色彩搭配、元素融合,力求给读者提供很好的阅读体验,也突出城市文化特色。泉城书房明水小站分馆保留了火车博物馆的车厢、轨道等老物件,突出火车站元素。省体分馆主打健康、运动、文化主题。超然楼分馆环境优雅静谧,古色古香,契合泉城深厚文化底蕴。雨滴广场分馆是国内首家“二安”文化主题书馆,设有“二安”文化图书专架。钢城友谊路分馆突出了钢铁文化主题。商河县清水湖分馆融入鼓子秧歌、许商治水等非遗元素。一家家书房就是一个个文化艺术空间,让阅读普及更具吸引力、更有感染力。
每一处书房的建设都独具匠心。泉城书房高新区文化中心分馆工作人员孙淑君参与了书房从无到有的打造过程,据她介绍,高新区文化中心分馆以济南古城文化为主题,融入济南泉水元素,凸显高新特色。“书房天花板设计的是波光粼粼的泉水效果,最显眼位置摆放济南文化相关书籍,墙上挂有李清照画像、古城主题画作等。书房以泉文化为主题,是希望大家的学习精神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读书人的品德如泉水一样清澈见底,要做一股城市文化的清流。”
孙淑君称,除了基本的借阅功能、不同主题和受众群的阅读分享会活动,书房还不断地推出雅集音乐会,开设包含国画和书法等的夜校课程,邀请话剧演员分享戏剧,策划摄影作品展等,能让读者切实感受到文化生活的丰富与济南深厚的文化底蕴。“因为书房四壁书香氛围很好,丰富、质量高的活动影响力不断出圈,书房又反过来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学校、家委会、校友会等来举办文化活动,书房活动更加丰富,越来越多的读者在这里汲取文化的滋养。”
泉城书房努力构建15分钟公共阅读服务网络,同时每家书房要保证每年36场以上的公益阅读推广活动,为市民提供充实、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截至目前,53家泉城书房举办了6000余场阅读推广等文化活动,每年寒暑假,书房都会出现排队借阅图书、参加活动的场景,泉城书房已成为大众不可缺少的公共文化空间。
每个人的“心灵栖息地”
泉城书房建设目前已遍布济南市12区(县)和3个功能区,形成了一个覆盖广泛的阅读圈。泉城书房建筑面积不小于200平方米,藏书从几千册到几万册不等,以其“小而美、嵌入式、效能高”的特色,成为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方便为市民服务,每处泉城书房的建设都做到了“五个统一”标准:统一形象标识、统一资源配置、统一技术支持、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监管考评。书房配置人脸识别门禁、防盗系统、自助借还系统及图书杀菌机、还书箱等,能够全部实现无人值守自助借阅管理,并与市、区(县)公共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
泉城书房还力求推动文化普惠,人人自带书香。比如,为方便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群体阅读,53家泉城书房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服务、统一标识原则,设置“快递小哥”图书专架、阅览专席,让公共图书馆成为每个人的“心灵栖息地”。
泉城书房迎来全新增长极,还因为开辟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城市书房建设新路。泉城书房的建设坚持政府主导,保证公益性质,同时依赖品牌效应汇聚各方资源,积极创新建设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注入。
具体到一家书房的建设、运营,一般一家书房的建设,需要当地有合适的场地,或发动有关街道、社区、企业、学校等提供用房,再将建设书房需求通过街道文化站报到区(县)文旅局,再报到市文旅局,经过选址查看,符合建设标准要求,比如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人流覆盖面大、房屋产权清晰等,才会纳入年度建设计划。泉城书房建成后,由相关单位运营,考核任务达标的书房,每年有运营管理费。
随着泉城书房越来越受市民欢迎,不少市民打来电话,希望在自己家门口也新开一家书房。为了满足市民的诉求,济南将继续建设更多泉城书房,形成覆盖全市、布局合理、方便快捷、全民共享的泉城书房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