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精彩纷呈 教育改革答卷绘就

2024-10-11 作者: 郑莉 来源: 大众日报
新闻发布会上读威海
  □记者 郑莉 通讯员 李忠蕾 报道
  本报威海讯 刚刚过去的9月,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多场新闻发布会,市政府相关负责同志及教育、财政、体育等部门负责同志,就教育综合改革、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光威杯”2024年威海铁人三项世界锦标赛等内容进行解读。
  “十四五”期间,威海市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实现了从“幼有所育”到“幼有优育”,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从“标准规范”到“特色多元”的跨越发展,有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书写了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精彩答卷。
  《威海市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于2024年9月3日印发实施,以上级预算管理改革整体思路为大方向,立足当前威海市工作实际,提出29条具体措施。
  9月份,威海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高标准举办了第三届海峡两岸(威海)棒球赛、“光威杯”2024年威海铁人三项世界锦标赛、“刘公岛杯”2024年中国·威海超级铁人三项系列赛等大赛,引导赛会人员通过赛事了解威海、爱上威海。
  2024年暑运从7月1日开始,至8月31日结束,威海市客运量共1239.13万人次,同比增长8.3%,实现了“安全出行、便捷出行、温馨出行”的暑运目标。
  日前印发执行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威海着力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发展保障到位、富有活力。到2035年,全面建成结构更优、功能更强、运行高效的整合型基层医疗卫生体系。
  近年来,威海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根据中国科协最新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威海市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14.8%,较“十四五”初提高2.7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五。
  作为全国首个针对滨海流域水生态特点制定的河湖健康评价地方标准,《滨海水生态健康评价规范(DB3710/T228—2024)》的发布标志着威海市河湖长制工作进入了全面强化、标本兼治、标准引领的新阶段,为滨海城市开展河湖管护提供了标准参考。
  为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激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推出更多具有威海特色“一件事”服务场景,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实现行政效能再提升、营商环境再优化。
  公共法律服务在满足人民群众法律服务需求、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威海市建成市、县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8个,镇(街)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73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2721个,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实体平台全覆盖,城乡“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基本形成。
新闻发布会上读威海
  □记者 郑莉 通讯员 李忠蕾 报道
  本报威海讯 刚刚过去的9月,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多场新闻发布会,市政府相关负责同志及教育、财政、体育等部门负责同志,就教育综合改革、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光威杯”2024年威海铁人三项世界锦标赛等内容进行解读。
  “十四五”期间,威海市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实现了从“幼有所育”到“幼有优育”,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从“标准规范”到“特色多元”的跨越发展,有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书写了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精彩答卷。
  《威海市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于2024年9月3日印发实施,以上级预算管理改革整体思路为大方向,立足当前威海市工作实际,提出29条具体措施。
  9月份,威海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高标准举办了第三届海峡两岸(威海)棒球赛、“光威杯”2024年威海铁人三项世界锦标赛、“刘公岛杯”2024年中国·威海超级铁人三项系列赛等大赛,引导赛会人员通过赛事了解威海、爱上威海。
  2024年暑运从7月1日开始,至8月31日结束,威海市客运量共1239.13万人次,同比增长8.3%,实现了“安全出行、便捷出行、温馨出行”的暑运目标。
  日前印发执行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威海着力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发展保障到位、富有活力。到2035年,全面建成结构更优、功能更强、运行高效的整合型基层医疗卫生体系。
  近年来,威海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根据中国科协最新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威海市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14.8%,较“十四五”初提高2.7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五。
  作为全国首个针对滨海流域水生态特点制定的河湖健康评价地方标准,《滨海水生态健康评价规范(DB3710/T228—2024)》的发布标志着威海市河湖长制工作进入了全面强化、标本兼治、标准引领的新阶段,为滨海城市开展河湖管护提供了标准参考。
  为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激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推出更多具有威海特色“一件事”服务场景,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实现行政效能再提升、营商环境再优化。
  公共法律服务在满足人民群众法律服务需求、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威海市建成市、县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8个,镇(街)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73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2721个,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实体平台全覆盖,城乡“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