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扶手如何撑起老年生活

2024-10-11 作者: 贺莹莹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贺莹莹
  本报通讯员 庞占英 赵宪申

  10月9日11时许,禹城市莒镇后赵村村民杨志贵家烟火味十足。随着“刺啦”一声响,一阵葱花香味弥漫房间。76岁的杨志贵正在院子里晒太阳,听到响声后,他扶着门两侧的扶手走入室内。
  “以前这屋门口三四级台阶,进出门可费劲了,现在扶着扶手我就能进来,而且还防滑。”杨志贵介绍说,由于他患有慢性病加上腿脚先前有疾病,行动起来非常不方便,尤其是夜里去卫生间,“之前都是老伴儿拿着手电筒去开灯,再回过头来扶着我去上厕所,来回折腾,老伴儿也休息不好。现在有了智能感应灯,并且床边和卫生间都有扶手,我自己一个人就能去厕所,省了不少麻烦。”
  “来,今天做的是家常茄子,快尝尝怎么样。”谈话间,杨志贵的老伴儿刘英珍端着饭菜从厨房走出来,“以前出门买个菜也总放心不下他,现在屋里、院里都安装了扶手,我出门也放心啦。”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并患有基础性疾病,加上听力视力下降、腿脚不便,类似杨志贵这样的老人在洗澡如厕等生活起居方面“步履维艰”,但因家庭经济条件限制,一时无法改善现状。为此,禹城市近年来积极推进困难老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面向60岁以上失能、留守、空巢、残疾等老年人实施适老化改造项目。通过一系列微小而精准的改造,确保达到室内行走便利、如厕洗澡安全、厨房操作方便、居家环境改善、智能安全监护、辅助器具适配的目标要求。
  根据前期走访,当地出台《禹城市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方案》,并聘请专业团队挨家挨户上门精准问需,确定了8类30项改造内容,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同时,综合考虑改造实效和老年人居住地分布,合理制定路线,分配改造任务。
  “适老化‘微’改造的工程量虽小,但其中可藏了不少心思。每位老年人家庭情况不同,改造的项目也不一样。”禹城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魏艳艳说,禹城市根据每位老人的意愿及身体评估、居室环境等情况,“一户一策”制订改造计划,列出需求清单和改造清单,再分发给老年人,通过点单的形式,由老年人自由搭配改造项目。改造完成后,还会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进行回访,确保适老化设施能为老年人提供真正便利。
  禹城市通过公开采购方式,引进专业机构选择适合老年人的专用产品,由施工单位送货上门安装。同时,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按照任务分配、评估设计、改造实施、项目验收的流程实施。改造前,逐户优化设计方案,列明改造项目和预算费用;改造中,加强实地督促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改造后,逐户进行工程验收,确保改造质量到位。
  “以前都是闺女来帮忙洗澡,虽然经常来,但还是不方便,如今好了,适老化改造时在卫生间装了一个洗澡椅和扶手,舒适、方便还安全,给孩子们省了不少麻烦。”十里望回族镇十里望村村民孟金玉也享受到了适老化改造带来的便利。
  看似简单的扶手,也有不少讲究。“我们使用的材料防滑舒适,且扶手背后的凹槽易于抓握,淋浴间L形扶手的竖向部分便于老人站立时抓扶,横向部分便于使用沐浴椅的老人站起时撑扶,安装的高度也根据老人身高进行调整。”参与适老化改造的项目施工方工作人员王书庆说。
  洗澡椅、防滑垫、四脚手杖、坐便椅、智能小夜灯……一处处适老“微改造”,解决了老年人如厕难、出行难、洗澡难等现实难题,切实让老年人居家养老舒心,子女在外放心。
  据了解,禹城市已连续两年将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列入全市为民实事清单,涉及群体包括特殊困难的高龄、失能、留守、空巢、残疾、失独、低收入老年人,已累计投入资金78.1万元,完成462户老年人家庭的适老化改造,并组织第三方对改造完成情况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关注老年人的生活需求,让‘微’改造精准地聚焦老人所需。”禹城市民政局工作人员崔文泉说。
  □ 本报记者 贺莹莹
  本报通讯员 庞占英 赵宪申

  10月9日11时许,禹城市莒镇后赵村村民杨志贵家烟火味十足。随着“刺啦”一声响,一阵葱花香味弥漫房间。76岁的杨志贵正在院子里晒太阳,听到响声后,他扶着门两侧的扶手走入室内。
  “以前这屋门口三四级台阶,进出门可费劲了,现在扶着扶手我就能进来,而且还防滑。”杨志贵介绍说,由于他患有慢性病加上腿脚先前有疾病,行动起来非常不方便,尤其是夜里去卫生间,“之前都是老伴儿拿着手电筒去开灯,再回过头来扶着我去上厕所,来回折腾,老伴儿也休息不好。现在有了智能感应灯,并且床边和卫生间都有扶手,我自己一个人就能去厕所,省了不少麻烦。”
  “来,今天做的是家常茄子,快尝尝怎么样。”谈话间,杨志贵的老伴儿刘英珍端着饭菜从厨房走出来,“以前出门买个菜也总放心不下他,现在屋里、院里都安装了扶手,我出门也放心啦。”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并患有基础性疾病,加上听力视力下降、腿脚不便,类似杨志贵这样的老人在洗澡如厕等生活起居方面“步履维艰”,但因家庭经济条件限制,一时无法改善现状。为此,禹城市近年来积极推进困难老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面向60岁以上失能、留守、空巢、残疾等老年人实施适老化改造项目。通过一系列微小而精准的改造,确保达到室内行走便利、如厕洗澡安全、厨房操作方便、居家环境改善、智能安全监护、辅助器具适配的目标要求。
  根据前期走访,当地出台《禹城市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方案》,并聘请专业团队挨家挨户上门精准问需,确定了8类30项改造内容,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同时,综合考虑改造实效和老年人居住地分布,合理制定路线,分配改造任务。
  “适老化‘微’改造的工程量虽小,但其中可藏了不少心思。每位老年人家庭情况不同,改造的项目也不一样。”禹城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魏艳艳说,禹城市根据每位老人的意愿及身体评估、居室环境等情况,“一户一策”制订改造计划,列出需求清单和改造清单,再分发给老年人,通过点单的形式,由老年人自由搭配改造项目。改造完成后,还会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进行回访,确保适老化设施能为老年人提供真正便利。
  禹城市通过公开采购方式,引进专业机构选择适合老年人的专用产品,由施工单位送货上门安装。同时,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按照任务分配、评估设计、改造实施、项目验收的流程实施。改造前,逐户优化设计方案,列明改造项目和预算费用;改造中,加强实地督促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改造后,逐户进行工程验收,确保改造质量到位。
  “以前都是闺女来帮忙洗澡,虽然经常来,但还是不方便,如今好了,适老化改造时在卫生间装了一个洗澡椅和扶手,舒适、方便还安全,给孩子们省了不少麻烦。”十里望回族镇十里望村村民孟金玉也享受到了适老化改造带来的便利。
  看似简单的扶手,也有不少讲究。“我们使用的材料防滑舒适,且扶手背后的凹槽易于抓握,淋浴间L形扶手的竖向部分便于老人站立时抓扶,横向部分便于使用沐浴椅的老人站起时撑扶,安装的高度也根据老人身高进行调整。”参与适老化改造的项目施工方工作人员王书庆说。
  洗澡椅、防滑垫、四脚手杖、坐便椅、智能小夜灯……一处处适老“微改造”,解决了老年人如厕难、出行难、洗澡难等现实难题,切实让老年人居家养老舒心,子女在外放心。
  据了解,禹城市已连续两年将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列入全市为民实事清单,涉及群体包括特殊困难的高龄、失能、留守、空巢、残疾、失独、低收入老年人,已累计投入资金78.1万元,完成462户老年人家庭的适老化改造,并组织第三方对改造完成情况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关注老年人的生活需求,让‘微’改造精准地聚焦老人所需。”禹城市民政局工作人员崔文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