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的遵循与守望

2024-10-11 作者: 张兆友 来源: 大众日报
  □ 张兆友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重阳节,也是我国法定的老年节。“四时佳节是重阳,斑斓秋色胜春光。”重阳时节,天朗气清、叶红菊黄,正是登高赏秋、祈愿祝福的大好时光。
  “重阳”之名,得于古籍《易经》中的“阳爻为九”。古人认为“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曰“重阳”,又名“重九”。在民俗观念中,“九”是最大的数字,且“九九”与“久久”同音,有长久长寿的寓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早在先秦时期,我们的先民就有重阳之日登高的风俗,意在崇拜山峦,以消祸避灾。今天,感悟“岁岁重阳”的意蕴,就是在体味传统文化,感悟家国情怀。
  岁岁重阳,遵循的是敬老孝亲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自古讲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百善孝为先”,敬老孝亲是重阳节的文化内核,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依托。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如何让老年人拥有更高质量的生活,让优质的医养结合服务离老年人更近些,考验治理的精度,也映照社会的温度。山东是老年人口大省,截至2023年底,全省60岁及以上人口2391万人。近年来,山东坚持文化引领,推动各地结合实际设立孝德基金,培育良好社会风尚;深化改革创新,实施“五床联动”试点工作,满足不同生命周期老年人服务需求;发展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4万处,获批全国首个医养结合示范省。齐鲁大地上,一项项务实之举,传递着敬老孝亲之道,让更多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生活。
  岁岁重阳,守望的是多姿多彩的文化意趣。千百年来,重阳节从自然时令演变成传统节日,亦是体现中国式浪漫的舞台。从杜牧“但将酩酊酬佳节”的旷达,到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的缱绻;从王维“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思乡怀亲,到李白“登高无秋云”的畅快心境……透过文人墨客的诗句,我们总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风采。
  时代在进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展现出新的时代内涵。如今,人们既可以登高眺远以畅秋志,也可以居家团聚共观晚会,既可以饮酒吃糕打卡留念,也可以DIY香囊体验国风,从厚重历史中走来的重阳,已然有了更多打开方式。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个人选择或有差异,但传统节日蕴含的民族文化韵味却是相通的。愈发丰富的节日形态,描绘着新时代的文化图景,也赋予了传统民俗新的活力、新的内涵,彰显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佳节又重阳。其实,敬老也好,登高也罢,说到底都是在寄托人们的美好愿望。在岁岁年年的遵循与守望中,在历史沉淀和文明演变中,找到文化传承的精神密码,才是对岁月最好的辉映。
  □ 张兆友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重阳节,也是我国法定的老年节。“四时佳节是重阳,斑斓秋色胜春光。”重阳时节,天朗气清、叶红菊黄,正是登高赏秋、祈愿祝福的大好时光。
  “重阳”之名,得于古籍《易经》中的“阳爻为九”。古人认为“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曰“重阳”,又名“重九”。在民俗观念中,“九”是最大的数字,且“九九”与“久久”同音,有长久长寿的寓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早在先秦时期,我们的先民就有重阳之日登高的风俗,意在崇拜山峦,以消祸避灾。今天,感悟“岁岁重阳”的意蕴,就是在体味传统文化,感悟家国情怀。
  岁岁重阳,遵循的是敬老孝亲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自古讲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百善孝为先”,敬老孝亲是重阳节的文化内核,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依托。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如何让老年人拥有更高质量的生活,让优质的医养结合服务离老年人更近些,考验治理的精度,也映照社会的温度。山东是老年人口大省,截至2023年底,全省60岁及以上人口2391万人。近年来,山东坚持文化引领,推动各地结合实际设立孝德基金,培育良好社会风尚;深化改革创新,实施“五床联动”试点工作,满足不同生命周期老年人服务需求;发展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4万处,获批全国首个医养结合示范省。齐鲁大地上,一项项务实之举,传递着敬老孝亲之道,让更多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生活。
  岁岁重阳,守望的是多姿多彩的文化意趣。千百年来,重阳节从自然时令演变成传统节日,亦是体现中国式浪漫的舞台。从杜牧“但将酩酊酬佳节”的旷达,到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的缱绻;从王维“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思乡怀亲,到李白“登高无秋云”的畅快心境……透过文人墨客的诗句,我们总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风采。
  时代在进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展现出新的时代内涵。如今,人们既可以登高眺远以畅秋志,也可以居家团聚共观晚会,既可以饮酒吃糕打卡留念,也可以DIY香囊体验国风,从厚重历史中走来的重阳,已然有了更多打开方式。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个人选择或有差异,但传统节日蕴含的民族文化韵味却是相通的。愈发丰富的节日形态,描绘着新时代的文化图景,也赋予了传统民俗新的活力、新的内涵,彰显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佳节又重阳。其实,敬老也好,登高也罢,说到底都是在寄托人们的美好愿望。在岁岁年年的遵循与守望中,在历史沉淀和文明演变中,找到文化传承的精神密码,才是对岁月最好的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