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资源匮乏痛点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社区基金精准解决群众“小急难”

2024-10-10 作者: 孙业文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孙业文

  沙池、攀爬架、跷跷板……10月7日上午,济南市槐荫区南辛庄街道济微路社区映月紫云城的亲子乐园里色彩亮丽、趣味十足,吸引了不少孩子在这里玩耍嬉戏,乐园里还设置了休息长椅和二十四节气亭子,成了居民日常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小区本身环境不错,就是缺少儿童游乐和休憩设施,之前不少居民向社区反映这个问题。”济微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维芳说,亲子乐园弥补了小区硬件设施短板,提升了群众生活质量,靠的是“济微路社区基金”。
  路面坏了谁来修?墙面脏了谁来刷?路灯少了谁来装?……面对基层资源匮乏的痛点,南辛庄街道依托2022年成立的南辛庄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打造“辛”相印社区基金服务品牌,于2023年4月成立了欣园社区基金和济微路社区基金,用来精准解决群众“小急难”,在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同时,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走进南辛庄西路13号院,一排电动车正在智能充电设备上充电,小区内整齐又安全。
  “飞线充电、电动车进楼道一直是13号院的老大难问题,飞线剪了再接,车推出来再进,反反复复、屡禁不止。”辛西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宏艳介绍,社区利用欣园社区基金,安装6个集中充电设备,可满足72辆电动自行车充电,彻底破解了“飞线”困局。
  自成立以来,两只社区基金已募集爱心捐款金额超25万元,陆续实施了“微悦广场”“辛心巷印”等15个社区基金项目,服务居民超3万人次,通过社区基金对辖区微改造、微提升,在辖区内不断营造幸福美好生活场景,点亮居民“小幸福”。
  兴济河、丁字山、南辛康养公园,展现着南辛特色的风景在一条200米长的南辛庄中街南巷上铺陈开来……
  “中街南巷的外立面因长时间的日晒雨淋,墙面破旧、掉皮等现象很严重,非常影响美观。”欣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夏雪说,欣园社区基金打造的“辛心巷印”文化墙项目仅用15天完成,让老巷子旧貌换新颜,成为居民“家门口”的风景。
  “社区基金最大的好处就是省去了政府专项资金的审批流程,切实增强了社区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南辛庄街道党工委委员、人大工作室主任董晓玲介绍,社区基金大大提升了解决群众“急难盼愁”的效率,提升了社会治理的效能。
  据了解,目前社区基金主要来源于爱心单位以及个人捐款。2023年4月,在“辛心点灯”项目爱心行动启动仪式上,槐荫区人大代表、承峻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邰现红为社区基金捐款2万元,在她的带领下,多家爱心企业慷慨解囊,总共募集捐助资金3.6万元。
  “我们的发展和成长离不开当地干部群众的支持,为社区献爱心是我履行代表职责、践行社会责任的体现。”邰现红说,企业应该力所能及地为当地群众办实事、献爱心,培育“向上向善”的社区慈善文化,与社区共谋治理。
  “我们正在探索爱心义卖、爱心培训等筹款形式,拓展筹款渠道,增强基金的‘造血’功能。”董晓玲说。
  为保证基金使用的规范性,南辛庄街道制定了《南辛庄街道社区基金管理办法》,要求所有社区基金项目均经过社区前期实地走访调研、辖区居民需求评估、社区基金管委会表决、社区居民及业委会代表议事协商、施工单位筛选及物料比价等环节,严格执行社区基金实施步骤。
  “社区基金平台成为引领居民自治、服务社区群众的新平台、新阵地。”董晓玲说,基金项目的开展,拓宽了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渠道,进一步助力居民参与议事协商、共治、共享的空间形成,为提升社会基层治理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 本报记者 孙业文

  沙池、攀爬架、跷跷板……10月7日上午,济南市槐荫区南辛庄街道济微路社区映月紫云城的亲子乐园里色彩亮丽、趣味十足,吸引了不少孩子在这里玩耍嬉戏,乐园里还设置了休息长椅和二十四节气亭子,成了居民日常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小区本身环境不错,就是缺少儿童游乐和休憩设施,之前不少居民向社区反映这个问题。”济微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维芳说,亲子乐园弥补了小区硬件设施短板,提升了群众生活质量,靠的是“济微路社区基金”。
  路面坏了谁来修?墙面脏了谁来刷?路灯少了谁来装?……面对基层资源匮乏的痛点,南辛庄街道依托2022年成立的南辛庄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打造“辛”相印社区基金服务品牌,于2023年4月成立了欣园社区基金和济微路社区基金,用来精准解决群众“小急难”,在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同时,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走进南辛庄西路13号院,一排电动车正在智能充电设备上充电,小区内整齐又安全。
  “飞线充电、电动车进楼道一直是13号院的老大难问题,飞线剪了再接,车推出来再进,反反复复、屡禁不止。”辛西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宏艳介绍,社区利用欣园社区基金,安装6个集中充电设备,可满足72辆电动自行车充电,彻底破解了“飞线”困局。
  自成立以来,两只社区基金已募集爱心捐款金额超25万元,陆续实施了“微悦广场”“辛心巷印”等15个社区基金项目,服务居民超3万人次,通过社区基金对辖区微改造、微提升,在辖区内不断营造幸福美好生活场景,点亮居民“小幸福”。
  兴济河、丁字山、南辛康养公园,展现着南辛特色的风景在一条200米长的南辛庄中街南巷上铺陈开来……
  “中街南巷的外立面因长时间的日晒雨淋,墙面破旧、掉皮等现象很严重,非常影响美观。”欣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夏雪说,欣园社区基金打造的“辛心巷印”文化墙项目仅用15天完成,让老巷子旧貌换新颜,成为居民“家门口”的风景。
  “社区基金最大的好处就是省去了政府专项资金的审批流程,切实增强了社区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南辛庄街道党工委委员、人大工作室主任董晓玲介绍,社区基金大大提升了解决群众“急难盼愁”的效率,提升了社会治理的效能。
  据了解,目前社区基金主要来源于爱心单位以及个人捐款。2023年4月,在“辛心点灯”项目爱心行动启动仪式上,槐荫区人大代表、承峻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邰现红为社区基金捐款2万元,在她的带领下,多家爱心企业慷慨解囊,总共募集捐助资金3.6万元。
  “我们的发展和成长离不开当地干部群众的支持,为社区献爱心是我履行代表职责、践行社会责任的体现。”邰现红说,企业应该力所能及地为当地群众办实事、献爱心,培育“向上向善”的社区慈善文化,与社区共谋治理。
  “我们正在探索爱心义卖、爱心培训等筹款形式,拓展筹款渠道,增强基金的‘造血’功能。”董晓玲说。
  为保证基金使用的规范性,南辛庄街道制定了《南辛庄街道社区基金管理办法》,要求所有社区基金项目均经过社区前期实地走访调研、辖区居民需求评估、社区基金管委会表决、社区居民及业委会代表议事协商、施工单位筛选及物料比价等环节,严格执行社区基金实施步骤。
  “社区基金平台成为引领居民自治、服务社区群众的新平台、新阵地。”董晓玲说,基金项目的开展,拓宽了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渠道,进一步助力居民参与议事协商、共治、共享的空间形成,为提升社会基层治理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