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风筝牵出大产业

总产值超20亿元,带动城市全方位发展

2024-10-02 作者: 王佳声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佳声

  纸鸢牵一线,相约在金秋。9月24日,潍坊市委、市政府在北京举行潍坊国际风筝会暨潍坊风筝嘉年华全球发布会。风筝产业是如何带动城市发展的?发布会上,潍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建华娓娓道来。
  潍坊风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鲁国时期。传说鲁阳人墨子最早尝试制作风筝,“削木为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而后在今潍坊青州西南的鲁山脚下,鲁班削竹木为鸢,“成飞三日,三日不下”,这便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只风筝。明清时期,潍坊地区制作、放飞风筝盛行,清代潍县县令郑板桥在《怀潍县》一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春天放风筝的欢快场景:“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2006年,潍坊风筝制作技艺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进入新时代,潍坊风筝以其独特的创意和技术革新,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杨建华骄傲地说,在潍坊,“高铁”是可以开上天的,“鲸鱼”是可以空中游的。在今年的风筝会上,“港珠澳大桥”、“蛟龙”号潜水器、“中欧班列”,以及“一带一路”等主题风筝争相在空中竞技。潍坊国际风筝会、潍坊风筝嘉年华也被众多网友形象地称为“人类想象力大赛”。
  风筝是和平的使者、友谊的信物、美好的象征。潍坊一直以来就以开放的姿态主动走向世界,风筝就是潍坊与世界开展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的重要纽带。在杨建华看来,每年举办的潍坊国际风筝会,已经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不仅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非遗之美,也让潍坊成为一个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据不完全统计,在今年风筝会上,共有60个国家和地区的350余名国际友人参加,涵盖亚洲、欧洲、大洋洲、美洲、非洲等,吸引中外各界媒体广泛报道。
  “在推动风筝文化交流发展的同时,我们积极发展风筝产业,为经济发展赋能增效。”杨建华说,近年来,众多潍坊本地风筝企业充分利用淘宝等电商平台,结合5D直喷打印等现代技术,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使风筝产品更具多样化、现代化,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将潍坊风筝销往全球各地。
  目前,潍坊市风筝及相关产业总产值突破20亿元,风筝年产量超过1.2亿只,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国内市场所占份额分别超过85%和80%,从业人员超10万人。
  节会经济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效途径。潍坊运用“风筝牵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办会模式,催生带动了鲁台经贸洽谈会、中日韩产业博览会、寿光蔬菜博览会、青州花卉博览交易会等节会,为潍坊开展经济文化交流搭建了合作平台。以潍坊国际风筝会、潍坊风筝嘉年华为代表的风筝会展在国际交流、吸引投资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仅本届风筝会期间就签约项目8个,涉及总投资95亿元,涵盖高端装备、新能源、高端化工、医养健康、招才引智等多个领域。
  杨建华表示,小风筝已然成为大产业,有效带动潍坊文化、体育、旅游、经济全方位发展,构建了良好的国内国际文化交流、投资平台,为推动潍坊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 本报记者 王佳声

  纸鸢牵一线,相约在金秋。9月24日,潍坊市委、市政府在北京举行潍坊国际风筝会暨潍坊风筝嘉年华全球发布会。风筝产业是如何带动城市发展的?发布会上,潍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建华娓娓道来。
  潍坊风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鲁国时期。传说鲁阳人墨子最早尝试制作风筝,“削木为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而后在今潍坊青州西南的鲁山脚下,鲁班削竹木为鸢,“成飞三日,三日不下”,这便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只风筝。明清时期,潍坊地区制作、放飞风筝盛行,清代潍县县令郑板桥在《怀潍县》一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春天放风筝的欢快场景:“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2006年,潍坊风筝制作技艺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进入新时代,潍坊风筝以其独特的创意和技术革新,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杨建华骄傲地说,在潍坊,“高铁”是可以开上天的,“鲸鱼”是可以空中游的。在今年的风筝会上,“港珠澳大桥”、“蛟龙”号潜水器、“中欧班列”,以及“一带一路”等主题风筝争相在空中竞技。潍坊国际风筝会、潍坊风筝嘉年华也被众多网友形象地称为“人类想象力大赛”。
  风筝是和平的使者、友谊的信物、美好的象征。潍坊一直以来就以开放的姿态主动走向世界,风筝就是潍坊与世界开展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的重要纽带。在杨建华看来,每年举办的潍坊国际风筝会,已经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不仅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非遗之美,也让潍坊成为一个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据不完全统计,在今年风筝会上,共有60个国家和地区的350余名国际友人参加,涵盖亚洲、欧洲、大洋洲、美洲、非洲等,吸引中外各界媒体广泛报道。
  “在推动风筝文化交流发展的同时,我们积极发展风筝产业,为经济发展赋能增效。”杨建华说,近年来,众多潍坊本地风筝企业充分利用淘宝等电商平台,结合5D直喷打印等现代技术,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使风筝产品更具多样化、现代化,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将潍坊风筝销往全球各地。
  目前,潍坊市风筝及相关产业总产值突破20亿元,风筝年产量超过1.2亿只,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国内市场所占份额分别超过85%和80%,从业人员超10万人。
  节会经济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效途径。潍坊运用“风筝牵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办会模式,催生带动了鲁台经贸洽谈会、中日韩产业博览会、寿光蔬菜博览会、青州花卉博览交易会等节会,为潍坊开展经济文化交流搭建了合作平台。以潍坊国际风筝会、潍坊风筝嘉年华为代表的风筝会展在国际交流、吸引投资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仅本届风筝会期间就签约项目8个,涉及总投资95亿元,涵盖高端装备、新能源、高端化工、医养健康、招才引智等多个领域。
  杨建华表示,小风筝已然成为大产业,有效带动潍坊文化、体育、旅游、经济全方位发展,构建了良好的国内国际文化交流、投资平台,为推动潍坊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