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乔界首村

微型处理站来解污水治理难

2024-09-22 作者: 曹儒峰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曹儒峰
  本报通讯员 纪宗玉 肖明媛

  9月21日,走进肥城市安临站镇乔界首村,仿佛置身于一幅田园画卷中。
  “以前生活污水到处淌,现在都收集起来利用了,家里干净了,村里也没臭味了。”在村民乔学宾的家中,水泥地面一尘不染,餐厨废水由房后引出,洗浴水、洗衣洗漱水由院前引出,分别经支管网导入污水收集池。
  “我们采取简易处理+集中拉运资源化利用的模式,来处理生活污水。”乔界首村党支部书记乔洪良介绍,这种方式由预处理单元、二级生态净化单元、三级生态强化净水处理单元和收集利用储水池构成。
  近年来,肥城市按照因地制宜、尊重习惯、生态循环、分类施策的治水思路,采取分散处理、纳入管网、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等治理模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吞”进去的污水,经过多道工序,“吐”出来的再生水,能继续发挥余热。在肥城市仪阳街道周王墓村,该村根据地形特点,在全村最低点建起一座100立方米三级沉淀池,使管网内污水自然流淌、集中收集,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就近用于灌溉生态苗圃,实现了污水资源化利用。
  实现“废水”变“肥水”,肥城市精准聚焦发力。针对集中拉运运维费用较高的问题,实施资源化利用方式对设施提升改造,运营维护费仅涉及电费和潜水泵、软管等老旧设施更换和维修,全年运维费用仅为680元左右,较之前减少4720元,大大降低了运维成本。
  “我们以污水减量化、分类就地处理、循环利用为导向,对PH、COD、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指标开展跟踪监测,监测结果均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泰安市生态环境局肥城分局局长有保龙说,目前,肥城已全面完成辖区内586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
  □ 本报记者 曹儒峰
  本报通讯员 纪宗玉 肖明媛

  9月21日,走进肥城市安临站镇乔界首村,仿佛置身于一幅田园画卷中。
  “以前生活污水到处淌,现在都收集起来利用了,家里干净了,村里也没臭味了。”在村民乔学宾的家中,水泥地面一尘不染,餐厨废水由房后引出,洗浴水、洗衣洗漱水由院前引出,分别经支管网导入污水收集池。
  “我们采取简易处理+集中拉运资源化利用的模式,来处理生活污水。”乔界首村党支部书记乔洪良介绍,这种方式由预处理单元、二级生态净化单元、三级生态强化净水处理单元和收集利用储水池构成。
  近年来,肥城市按照因地制宜、尊重习惯、生态循环、分类施策的治水思路,采取分散处理、纳入管网、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等治理模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吞”进去的污水,经过多道工序,“吐”出来的再生水,能继续发挥余热。在肥城市仪阳街道周王墓村,该村根据地形特点,在全村最低点建起一座100立方米三级沉淀池,使管网内污水自然流淌、集中收集,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就近用于灌溉生态苗圃,实现了污水资源化利用。
  实现“废水”变“肥水”,肥城市精准聚焦发力。针对集中拉运运维费用较高的问题,实施资源化利用方式对设施提升改造,运营维护费仅涉及电费和潜水泵、软管等老旧设施更换和维修,全年运维费用仅为680元左右,较之前减少4720元,大大降低了运维成本。
  “我们以污水减量化、分类就地处理、循环利用为导向,对PH、COD、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指标开展跟踪监测,监测结果均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泰安市生态环境局肥城分局局长有保龙说,目前,肥城已全面完成辖区内586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