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县庙前车疃村

边角地微改造 实现“蔬菜自由”

2024-09-22 作者: 王思晴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思晴
  本报通讯员 毕泉奇 王忠洲

  9月20日下午,走在沂南县蒲汪镇庙前车疃村,记者发现道路两侧的绿化带里,除了少量花草,余下的都是一株株果树或长势良好的蔬菜。拐进胡同,在几处房屋中间,小菜园里的丝瓜花开得正艳,旁边种下的芹菜也已冒出嫩芽。村民牛森正在这片菜园里忙碌着,隔天就是小王庄集,他要将菜拿到集市上去卖,“我家门前屋后的空闲地比较大,种的菜吃不了就去卖,一年能卖万把块钱。”
  在村民牛玉良看来,仅在房前屋后种菜年收入就能过万并不奇怪。“村子建设用地面积大概是220亩,村里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地,‘抠’出了约40亩的小菜园、微花园。”牛玉良介绍,“我家也在门前的花坛里种了不少应季蔬菜,基本能实现‘蔬菜自由’。”
  边角闲置地成了“生金地”,但村民房前屋后的空闲地面积不一,如何才能保证分配公平?“村里打造的这种小菜园、微花园,我们按照每年每平方米6毛、每亩400元的价格,把集体土地的使用权临时让渡到村民手里,村民种菜能赚钱,村集体也有了一部分收入,为后续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了资金支持。”车疃村党总支书记、庙前车疃村大组负责人崔玉正说,房前屋后“微改造”后,这些边边角角的小地块不仅成了发展“边角经济”的承载地,也打造了一处处“微景观”。
  “以前村子最难清理的就是房前屋后的垃圾堆,我们保洁公益岗几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打扫效果也一般。现在打理门前屋后的地块变成自家的事,人人都讲卫生爱干净,门前变干净了,村居也变美丽了。”庙前车疃村保洁公益岗李长君说,通过开辟小菜园和微花园,村里全员都参与进来,共同打造整洁有序的村容村貌。
  □ 本报记者 王思晴
  本报通讯员 毕泉奇 王忠洲

  9月20日下午,走在沂南县蒲汪镇庙前车疃村,记者发现道路两侧的绿化带里,除了少量花草,余下的都是一株株果树或长势良好的蔬菜。拐进胡同,在几处房屋中间,小菜园里的丝瓜花开得正艳,旁边种下的芹菜也已冒出嫩芽。村民牛森正在这片菜园里忙碌着,隔天就是小王庄集,他要将菜拿到集市上去卖,“我家门前屋后的空闲地比较大,种的菜吃不了就去卖,一年能卖万把块钱。”
  在村民牛玉良看来,仅在房前屋后种菜年收入就能过万并不奇怪。“村子建设用地面积大概是220亩,村里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地,‘抠’出了约40亩的小菜园、微花园。”牛玉良介绍,“我家也在门前的花坛里种了不少应季蔬菜,基本能实现‘蔬菜自由’。”
  边角闲置地成了“生金地”,但村民房前屋后的空闲地面积不一,如何才能保证分配公平?“村里打造的这种小菜园、微花园,我们按照每年每平方米6毛、每亩400元的价格,把集体土地的使用权临时让渡到村民手里,村民种菜能赚钱,村集体也有了一部分收入,为后续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了资金支持。”车疃村党总支书记、庙前车疃村大组负责人崔玉正说,房前屋后“微改造”后,这些边边角角的小地块不仅成了发展“边角经济”的承载地,也打造了一处处“微景观”。
  “以前村子最难清理的就是房前屋后的垃圾堆,我们保洁公益岗几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打扫效果也一般。现在打理门前屋后的地块变成自家的事,人人都讲卫生爱干净,门前变干净了,村居也变美丽了。”庙前车疃村保洁公益岗李长君说,通过开辟小菜园和微花园,村里全员都参与进来,共同打造整洁有序的村容村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