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优化策略
2024-09-1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张钰昊
社团是高校学生基于兴趣组建的群众性组织,不同于班级,社团的成员来自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年级,因为兴趣聚到一起,又因为热爱进行统一的活动。下面结合笔者在山东师范大学书画协会和木心摄影社的实际体验来谈一谈优化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方法与策略。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参与社团活动中可以发现,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存在一定的不足,影响了社团内同学的学习体验,进而影响了社团的健康发展。
1.部分社团成员缺乏自制力和毅力。在学生社团工作活动中可以感受到,社团成员自制力和毅力的缺失是影响社团建设的重要因素。部分社团成员缺乏集体意识,在活动中不时有不当言行。面对社团活动的要求和任务,部分成员表现出抵触情绪,不主动、随性而为,甚至很少参与社团活动等,这影响了社团活动的开展。
2.社团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社团属于学生自主组建的群众性组织,结构较为松散。在实际的管理中发现,虽然社团并不需要严苛的规章制度,但应该有较为清晰的管理体系和基本规则。当前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层管理作用缺失问题较为普遍,即只有社长积极性高,能够发挥出一定管理作用,社团内其他干部往往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象,这导致学生社团工作中浮现出的不少问题难以及时得到有效解决。
3.社团活动设计不当。通过持续地参与社团活动可发现,社团发展当中存在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活动设计不当。有时社团开展的活动呈现出趣味性较低、活力不足、主题不够明确等问题,这使得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受到较大影响,长此以往甚至让部分成员产生退社、退团的想法。
高校社团建设的优化策略选择
1.做好内部宣传,强化社团认同感、凝聚力。针对现阶段社团内部存在的部分成员思想觉悟不高问题,可以通过内部宣传、加强学习等方式加以引导,帮助社团内的同学提高思想觉悟,提升其对社团的认同感,进而通过设置更加有效的社团活动,让社团成员广泛参与,只有这样,社团建设才能红红火火。
例如,在书画协会和木心摄影社中,笔者负责的工作主要为策划宣传。为优化社团建设,两个社团的有关负责人一起就社团宣传的开展路径和方向进行探讨。经过探讨后大家一致认为,可通过印发纸质宣传品以及分享电子材料来进行社团的内部宣传。
在书画协会中,为迎合社团成员对图画材料的喜好,更多地选择红色油画作为宣传材料。其中,已开展的宣传中,使用了《十送红军》《共和国的曙光》《跨过鸭绿江》《科学的春天》《东方红》《周恩来》等油画。通过油画的宣传,既满足社团同学的兴趣爱好,也让同学们通过红色油画学习感悟到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同时增强了社团凝聚力,对书画协会的建设起到有力推动作用。
在木心摄影社中,考虑到摄影社同学对摄影的爱好,社团围绕西柏坡、辽沈战役纪念馆等红色革命根据地的纪录片开展展示活动,并向成员交流近期的摄影活动设想,让他们做好参与红色摄影活动的准备。宣传工作的强化,让成员对社团摄影活动充满期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得到提升。
2.作出组织调整,健全管理体系。为完善学生社团组织建设,社团管理者需要结合社团的具体情况,构建规范的管理体系。在实践中,一般而言,组织部、宣传部、外联部是社团必备的3个部门,社长应协同副社长与各部门部长进行沟通协调,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分工,明确不同职务所承担的社团具体管理工作任务,确保每一位社团干部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做好社团管理工作。
在书画协会中,笔者担任宣传部部长,主管社团宣传工作。按照工作需求,社团组建了宣传部,并吸纳善于进行活动宣传、通知撰写、条幅或海报制作的人员作为成员。除了本社团常规宣传,书画协会还承担了数次校级活动的宣传任务。实践中可以深刻体会到,一个清晰而规范的管理体系能够让社团的工作开展事半功倍。
3.融合社团主题,开展多样化活动。统一的社团活动,是提升社团凝聚力,发挥社团功能的重要途径。为保证社团活动效果,活动对成员应有足够的吸引力,这就需要选择相关性较强的主题来构建社团活动,并对主题不断作出拓展,通过选择合理的方式和方向,凸显社团活动要素。
笔者所在的书画协会,就曾把党史作品的参观学习作为主题来设置活动。社团成员以集体活动的形式参观党史纪念馆,近距离感受党建相关画作,让成员在进行艺术鉴赏的同时,接受红色文化熏陶,获得艺术创作的灵感。
另一社团木心摄影社则另辟蹊径,选择一系列红色摄影主题相关的活动进行拓展。这些活动包括集体红色旅游、红色摄影作品展、摄影大赛等。社团成员在参与中收获成长,不仅锻炼了摄影技能,也加深了对红色文化的认识。
4.立足党建引领,落实社团制度。“党建+社团”的管理模式,可以加强学生社团活动的日常管理和正确引导,强化对学生社团的正确价值观塑造。从学生社团发展来看,可以尝试建立社团党支部,并从党建角度出发确定社团价值观,提炼社团标语口号,引领社团风清气正。
总的来说,社团是高校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构成,也是学生提升自我、发展各项能力的重要渠道。为做好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提升社团活动效果,需要从现阶段社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影响学生社团发展的内外原因,进而选择合理的方向与策略来作出优化调整,以此建设高效学生社团,设置更加有效、有趣、有吸引力的社团活动,推动社团成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团活动之中。
(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
社团是高校学生基于兴趣组建的群众性组织,不同于班级,社团的成员来自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年级,因为兴趣聚到一起,又因为热爱进行统一的活动。下面结合笔者在山东师范大学书画协会和木心摄影社的实际体验来谈一谈优化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方法与策略。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参与社团活动中可以发现,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存在一定的不足,影响了社团内同学的学习体验,进而影响了社团的健康发展。
1.部分社团成员缺乏自制力和毅力。在学生社团工作活动中可以感受到,社团成员自制力和毅力的缺失是影响社团建设的重要因素。部分社团成员缺乏集体意识,在活动中不时有不当言行。面对社团活动的要求和任务,部分成员表现出抵触情绪,不主动、随性而为,甚至很少参与社团活动等,这影响了社团活动的开展。
2.社团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社团属于学生自主组建的群众性组织,结构较为松散。在实际的管理中发现,虽然社团并不需要严苛的规章制度,但应该有较为清晰的管理体系和基本规则。当前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层管理作用缺失问题较为普遍,即只有社长积极性高,能够发挥出一定管理作用,社团内其他干部往往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象,这导致学生社团工作中浮现出的不少问题难以及时得到有效解决。
3.社团活动设计不当。通过持续地参与社团活动可发现,社团发展当中存在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活动设计不当。有时社团开展的活动呈现出趣味性较低、活力不足、主题不够明确等问题,这使得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受到较大影响,长此以往甚至让部分成员产生退社、退团的想法。
高校社团建设的优化策略选择
1.做好内部宣传,强化社团认同感、凝聚力。针对现阶段社团内部存在的部分成员思想觉悟不高问题,可以通过内部宣传、加强学习等方式加以引导,帮助社团内的同学提高思想觉悟,提升其对社团的认同感,进而通过设置更加有效的社团活动,让社团成员广泛参与,只有这样,社团建设才能红红火火。
例如,在书画协会和木心摄影社中,笔者负责的工作主要为策划宣传。为优化社团建设,两个社团的有关负责人一起就社团宣传的开展路径和方向进行探讨。经过探讨后大家一致认为,可通过印发纸质宣传品以及分享电子材料来进行社团的内部宣传。
在书画协会中,为迎合社团成员对图画材料的喜好,更多地选择红色油画作为宣传材料。其中,已开展的宣传中,使用了《十送红军》《共和国的曙光》《跨过鸭绿江》《科学的春天》《东方红》《周恩来》等油画。通过油画的宣传,既满足社团同学的兴趣爱好,也让同学们通过红色油画学习感悟到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同时增强了社团凝聚力,对书画协会的建设起到有力推动作用。
在木心摄影社中,考虑到摄影社同学对摄影的爱好,社团围绕西柏坡、辽沈战役纪念馆等红色革命根据地的纪录片开展展示活动,并向成员交流近期的摄影活动设想,让他们做好参与红色摄影活动的准备。宣传工作的强化,让成员对社团摄影活动充满期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得到提升。
2.作出组织调整,健全管理体系。为完善学生社团组织建设,社团管理者需要结合社团的具体情况,构建规范的管理体系。在实践中,一般而言,组织部、宣传部、外联部是社团必备的3个部门,社长应协同副社长与各部门部长进行沟通协调,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分工,明确不同职务所承担的社团具体管理工作任务,确保每一位社团干部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做好社团管理工作。
在书画协会中,笔者担任宣传部部长,主管社团宣传工作。按照工作需求,社团组建了宣传部,并吸纳善于进行活动宣传、通知撰写、条幅或海报制作的人员作为成员。除了本社团常规宣传,书画协会还承担了数次校级活动的宣传任务。实践中可以深刻体会到,一个清晰而规范的管理体系能够让社团的工作开展事半功倍。
3.融合社团主题,开展多样化活动。统一的社团活动,是提升社团凝聚力,发挥社团功能的重要途径。为保证社团活动效果,活动对成员应有足够的吸引力,这就需要选择相关性较强的主题来构建社团活动,并对主题不断作出拓展,通过选择合理的方式和方向,凸显社团活动要素。
笔者所在的书画协会,就曾把党史作品的参观学习作为主题来设置活动。社团成员以集体活动的形式参观党史纪念馆,近距离感受党建相关画作,让成员在进行艺术鉴赏的同时,接受红色文化熏陶,获得艺术创作的灵感。
另一社团木心摄影社则另辟蹊径,选择一系列红色摄影主题相关的活动进行拓展。这些活动包括集体红色旅游、红色摄影作品展、摄影大赛等。社团成员在参与中收获成长,不仅锻炼了摄影技能,也加深了对红色文化的认识。
4.立足党建引领,落实社团制度。“党建+社团”的管理模式,可以加强学生社团活动的日常管理和正确引导,强化对学生社团的正确价值观塑造。从学生社团发展来看,可以尝试建立社团党支部,并从党建角度出发确定社团价值观,提炼社团标语口号,引领社团风清气正。
总的来说,社团是高校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构成,也是学生提升自我、发展各项能力的重要渠道。为做好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提升社团活动效果,需要从现阶段社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影响学生社团发展的内外原因,进而选择合理的方向与策略来作出优化调整,以此建设高效学生社团,设置更加有效、有趣、有吸引力的社团活动,推动社团成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团活动之中。
(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