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欢送会引领移风易俗新风尚

2024-09-12 作者: 李明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李明
  通讯员 任万帅 张淑萍 报道
  本报利津讯 没有高额贺礼,没有大摆宴席,没有铺张浪费,有的是观摩学习、了解家乡、树立目标……近日,利津县明集乡一场特殊的“升学宴”,给即将入学的准大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活动当天,来自全乡的152名准大学生齐聚一堂,先后了解了利津明集海盐文化,瞻仰了北张72烈士陵园,参观鲁北铁路物流园、利津荣达新材料有限公司、雅士享冷链物流等项目,通过实地观摩,系统了解了家乡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这对很多学生来说,既新奇又有意义。“上学期间一直都是以课堂学习为主,学习内容也是以考试为主,第一次能走进企业、项目,这么直观了解公司的运作,对我们这些即将进入大学的学生很有教育意义,能让我们比其他新生更早更直观地了解行业、了解就业,了解企业更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生王夙瑞说。
  参观完成后,明集乡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为学子们准备了一场“饺子宴”,取“饺子送骄子”的寓意,祝福各位学子承载着家乡父老的期盼和嘱托,踏上新的征程。傍晚,在明集乡文化广场举行了一场大学新生欢送会,并为同学们发放行李箱、雨伞等生活必需品作为开学礼包。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践行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杜绝铺张浪费、盲目攀比,在升学入伍、婚丧嫁娶等重要人生节点上,主动带头新办简办,传递文明新风。”学生刘鑫宇说,这场活动让他们感触颇多。
  “升学宴”变成“欢送会”,不仅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移风易俗,还增强了全乡的凝聚力。“这场欢送会,吸引了很多父老乡亲们共同参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家的观念。”明集乡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政协委员联络室主任王迎杰说,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关心关爱,能让外出的学生们更加记住家乡,增加为家乡作贡献的信念。
  近年来,利津县以“反对浪费、文明办事”移风易俗三年行动计划为总抓手,坚持宣传教育、实践养成、制度约束相结合,党员干部主动带头,群众积极参与,全县村(居)成立红白理事会,北宋镇褚官村、高家村红白理事会被确定为全省“百佳红白理事会典型案例”。
  同时,该县还创作移风易俗“十抵制十提倡”宣传音频,创作拍摄微电影《彩礼风波》,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月”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倡导文明新风。活动开展以来,婚丧陋习得到有效遏制,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社会风尚更加浓厚。
  □记者 李明
  通讯员 任万帅 张淑萍 报道
  本报利津讯 没有高额贺礼,没有大摆宴席,没有铺张浪费,有的是观摩学习、了解家乡、树立目标……近日,利津县明集乡一场特殊的“升学宴”,给即将入学的准大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活动当天,来自全乡的152名准大学生齐聚一堂,先后了解了利津明集海盐文化,瞻仰了北张72烈士陵园,参观鲁北铁路物流园、利津荣达新材料有限公司、雅士享冷链物流等项目,通过实地观摩,系统了解了家乡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这对很多学生来说,既新奇又有意义。“上学期间一直都是以课堂学习为主,学习内容也是以考试为主,第一次能走进企业、项目,这么直观了解公司的运作,对我们这些即将进入大学的学生很有教育意义,能让我们比其他新生更早更直观地了解行业、了解就业,了解企业更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生王夙瑞说。
  参观完成后,明集乡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为学子们准备了一场“饺子宴”,取“饺子送骄子”的寓意,祝福各位学子承载着家乡父老的期盼和嘱托,踏上新的征程。傍晚,在明集乡文化广场举行了一场大学新生欢送会,并为同学们发放行李箱、雨伞等生活必需品作为开学礼包。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践行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杜绝铺张浪费、盲目攀比,在升学入伍、婚丧嫁娶等重要人生节点上,主动带头新办简办,传递文明新风。”学生刘鑫宇说,这场活动让他们感触颇多。
  “升学宴”变成“欢送会”,不仅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移风易俗,还增强了全乡的凝聚力。“这场欢送会,吸引了很多父老乡亲们共同参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家的观念。”明集乡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政协委员联络室主任王迎杰说,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关心关爱,能让外出的学生们更加记住家乡,增加为家乡作贡献的信念。
  近年来,利津县以“反对浪费、文明办事”移风易俗三年行动计划为总抓手,坚持宣传教育、实践养成、制度约束相结合,党员干部主动带头,群众积极参与,全县村(居)成立红白理事会,北宋镇褚官村、高家村红白理事会被确定为全省“百佳红白理事会典型案例”。
  同时,该县还创作移风易俗“十抵制十提倡”宣传音频,创作拍摄微电影《彩礼风波》,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月”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倡导文明新风。活动开展以来,婚丧陋习得到有效遏制,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社会风尚更加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