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完成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最后一潜
2024-09-1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9月11日,“蛟龙号”结束下潜返回“深海一号”船后甲板。
|
据新华社“深海一号”9月11日电 船时11日13时51分,“蛟龙号”在西太平洋海域维嘉海山结束5个半小时的海底作业,载着潜航员赵晟娅、张奕及科考队员高伟,从水深1783米的海底上浮,完成了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最后一个潜次下潜作业。船时15时10分,“蛟龙号”回到支持母船“深海一号”后甲板,标志着本航次科考的18次下潜任务圆满完成。
本次下潜带回的生物样品十分丰富,包括海星、海绵、黑珊瑚、海百合、海笔、海胆、海蛇尾等。下潜中还采集到16升海水、2块砾状结壳以及底层沉积物样品,完成了环境参数测量,拍摄了大量海底视频资料。
航次首席科学家、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许学伟表示,航次起航以来,“蛟龙号”已在西太平洋多处海山和海盆开展18次下潜作业,搭载了数十名中外科学家探索深海。中外科考队员共同参航、共同下潜、共享样品、共享数据,有力推动了深海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研究。
本次下潜带回的生物样品十分丰富,包括海星、海绵、黑珊瑚、海百合、海笔、海胆、海蛇尾等。下潜中还采集到16升海水、2块砾状结壳以及底层沉积物样品,完成了环境参数测量,拍摄了大量海底视频资料。
航次首席科学家、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许学伟表示,航次起航以来,“蛟龙号”已在西太平洋多处海山和海盆开展18次下潜作业,搭载了数十名中外科学家探索深海。中外科考队员共同参航、共同下潜、共享样品、共享数据,有力推动了深海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