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用心做教育 用爱筑未来

2024-09-12 作者: 王原 来源: 大众日报
  ■编者按 2024年“齐鲁最美教师”日前揭晓,20名(个)“齐鲁最美教师”(包含4个团队)感人至深的故事,生动诠释了人民教师坚持立德树人、潜心教书育人、深耕科研创新的良好风貌,充分展现了山东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成果。自今天开始,本报陆续推出2024年“齐鲁最美教师”的感人事迹。
  □ 本报记者 王 原
  本报通讯员 王洋洋 张磊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近年来,山东全面优化强师惠师政策举措,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切实减轻教师负担、加强教师正向激励,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富有成效。
  齐河二幼教育集团党支部书记、园长张建霞,从事幼教事业30余年,在齐河县第一个实现“一园五址”教育集团的创建,老百姓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优质的公办园。
  “没事儿孩子们,姨有的是力气。”这是张建霞的年轻同事常听到的话。作为园长,张建霞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又总是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她曾带领二幼10余名中层骨干利用周末、节假日,先后帮扶8个乡镇16所农村幼儿园。寒冬时节,她带着老师在新建园里创设“环境”,手冻僵了搓一搓,脚冻麻了跺一跺。他们所帮扶的幼儿园,均通过省级示范幼儿园验收。
  于雯,是日照市金海岸小学副校长、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一级教师。家里连续三代从事教师工作,让她对教师这个职业更加执着与热爱。从教以来,她把“传道”作为首要任务,深入挖掘和解读汉字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用“言传”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她所教班级的《宪法》晨诵活动登上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所教班级曾连续12个学期夺得“优秀班级”称号。
  济宁市任城区二十里铺中心小学高级教师郝洪梅,从教30年来,一直坚守在农村教学一线,长期从事小学科学教学工作及科技社团辅导工作。她不强求学生“齐头并进”,而是正视事实,追求“差异发展”。她开发“魔方”校本课程,依托社团和校本课程,先后有400多名学生参加科技大赛,其中26人获得省级及国家级荣誉。
  做幸福教育的攀登者,是泰安市实验学校办公室主任、高级教师张安全的执着追求。作为“山东省教学能手”“齐鲁名师”,他担任班主任17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28年。他曾一遍又一遍修改教案,一次又一次立于讲台上对着空空如也的教室试讲,逐渐形成“本色语文”的教学主张和个人风格。他认为:“本色语文”针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落实,努力追求“真实自然、简约有效、开放融合”的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实现学生“听说读写思”等能力的全面成长。张安全还作为山东省东西协作首批赴渝扶贫支教教师,走进重庆巫溪静谧的乡村,为农村孩子们撑起一片知识的天空。
  “学生成才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张春华是蒙阴县第五中学高级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她将歌谣、数字化传感技术的应用以及最先进的化学新能源的运用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7年化学教学一线的工作虽然辛苦,但也充满幸福。教学之余,她还参与蒙阴县手牵手孤困儿童心理辅导志愿团,目前正对接帮扶一名高中单亲孩子。在她的陪伴引导下,孩子成绩优异、阳光向上。
  刘莹,惠民县第二中学副校长、正高级教师,至今已扎根县域普通高中思政教育25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她提出“情”动思政的教学主张,打造“会呼吸、能透气的有氧特色课堂”。她带领团队,完善“大思政”活动型课程体系,建设特色课程群,依托惠民县当地的红色文化、兵学文化、黄河文化等丰厚文化资源,开发校本通识课程和个性发展课程作为选修课程,讲好“小城”思政课,深受学生欢迎。
  ■编者按 2024年“齐鲁最美教师”日前揭晓,20名(个)“齐鲁最美教师”(包含4个团队)感人至深的故事,生动诠释了人民教师坚持立德树人、潜心教书育人、深耕科研创新的良好风貌,充分展现了山东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成果。自今天开始,本报陆续推出2024年“齐鲁最美教师”的感人事迹。
  □ 本报记者 王 原
  本报通讯员 王洋洋 张磊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近年来,山东全面优化强师惠师政策举措,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切实减轻教师负担、加强教师正向激励,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富有成效。
  齐河二幼教育集团党支部书记、园长张建霞,从事幼教事业30余年,在齐河县第一个实现“一园五址”教育集团的创建,老百姓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优质的公办园。
  “没事儿孩子们,姨有的是力气。”这是张建霞的年轻同事常听到的话。作为园长,张建霞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又总是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她曾带领二幼10余名中层骨干利用周末、节假日,先后帮扶8个乡镇16所农村幼儿园。寒冬时节,她带着老师在新建园里创设“环境”,手冻僵了搓一搓,脚冻麻了跺一跺。他们所帮扶的幼儿园,均通过省级示范幼儿园验收。
  于雯,是日照市金海岸小学副校长、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一级教师。家里连续三代从事教师工作,让她对教师这个职业更加执着与热爱。从教以来,她把“传道”作为首要任务,深入挖掘和解读汉字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用“言传”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她所教班级的《宪法》晨诵活动登上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所教班级曾连续12个学期夺得“优秀班级”称号。
  济宁市任城区二十里铺中心小学高级教师郝洪梅,从教30年来,一直坚守在农村教学一线,长期从事小学科学教学工作及科技社团辅导工作。她不强求学生“齐头并进”,而是正视事实,追求“差异发展”。她开发“魔方”校本课程,依托社团和校本课程,先后有400多名学生参加科技大赛,其中26人获得省级及国家级荣誉。
  做幸福教育的攀登者,是泰安市实验学校办公室主任、高级教师张安全的执着追求。作为“山东省教学能手”“齐鲁名师”,他担任班主任17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28年。他曾一遍又一遍修改教案,一次又一次立于讲台上对着空空如也的教室试讲,逐渐形成“本色语文”的教学主张和个人风格。他认为:“本色语文”针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落实,努力追求“真实自然、简约有效、开放融合”的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实现学生“听说读写思”等能力的全面成长。张安全还作为山东省东西协作首批赴渝扶贫支教教师,走进重庆巫溪静谧的乡村,为农村孩子们撑起一片知识的天空。
  “学生成才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张春华是蒙阴县第五中学高级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她将歌谣、数字化传感技术的应用以及最先进的化学新能源的运用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7年化学教学一线的工作虽然辛苦,但也充满幸福。教学之余,她还参与蒙阴县手牵手孤困儿童心理辅导志愿团,目前正对接帮扶一名高中单亲孩子。在她的陪伴引导下,孩子成绩优异、阳光向上。
  刘莹,惠民县第二中学副校长、正高级教师,至今已扎根县域普通高中思政教育25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她提出“情”动思政的教学主张,打造“会呼吸、能透气的有氧特色课堂”。她带领团队,完善“大思政”活动型课程体系,建设特色课程群,依托惠民县当地的红色文化、兵学文化、黄河文化等丰厚文化资源,开发校本通识课程和个性发展课程作为选修课程,讲好“小城”思政课,深受学生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