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打造信息化执法新模式

2024-08-26 作者: 陈景郁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陈景郁 通讯员 孙兆明 报道
  本报沂南讯 为深入推进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提升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监管效能,近年来,沂南县交通运输局不断改革创新,围绕科技赋能打造信息化执法新模式,全力推进非现场执法,全县公路通行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沂南县交通运输局积极适应新形势下非现场执法要求,按照“先干道后支线、分点布设、分步实施、联网成片”的工作机制,在国省道及重要农村公路建成5处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打造出以“5套科技系统、1个信息平台、1个运行模式、1套执法流程”为支撑的精准化、常态化科技治超新体系。按照“四基四化”建设要求,改建交通运输执法办公场所,规范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基础标识。此外,加强信息化建设,建成了交通信息指挥中心和应用信息化系统,做到执法全过程留痕,实现可回溯管理,全面提升交通运输执法效能。目前,沂南县货运车辆超限超载率由原来的15%下降到0.1%以下,公路设施得到充分保护,全县道路好路率达到75%以上。
  □记者 陈景郁 通讯员 孙兆明 报道
  本报沂南讯 为深入推进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提升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监管效能,近年来,沂南县交通运输局不断改革创新,围绕科技赋能打造信息化执法新模式,全力推进非现场执法,全县公路通行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沂南县交通运输局积极适应新形势下非现场执法要求,按照“先干道后支线、分点布设、分步实施、联网成片”的工作机制,在国省道及重要农村公路建成5处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打造出以“5套科技系统、1个信息平台、1个运行模式、1套执法流程”为支撑的精准化、常态化科技治超新体系。按照“四基四化”建设要求,改建交通运输执法办公场所,规范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基础标识。此外,加强信息化建设,建成了交通信息指挥中心和应用信息化系统,做到执法全过程留痕,实现可回溯管理,全面提升交通运输执法效能。目前,沂南县货运车辆超限超载率由原来的15%下降到0.1%以下,公路设施得到充分保护,全县道路好路率达到7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