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全媒

2024-08-2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启动“大众党建案例库”征集展示活动(投稿邮箱dzrb1939@qq.com),面向全省各级党组织征集优秀党建案例。以下为本期推荐案例。
济南莱芜区:
推行“四项制度”
提升服务群众能力水平

  济南莱芜区探索推行以共商共议、宣传宣讲、走访接访、谈心谈话为主要内容的“四项制度”,通过区级领导干部包街镇、街镇班子成员包党建工作区、街镇机关干部包村、村(社区)“两委”干部包户,层层压实工作责任。配套制定出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接待日、“三定六议”村(社区)议事机制等,全面推动党员干部下沉村居一线。截至目前,累计联系服务群众2.9万余人次,收集群众意见诉求5700余条,解决群众各类困难问题3109个,化解基层矛盾60余起,有效提升了群众认同感和满意度。
烟台福山区:
深入实施幸福小区(楼栋)
“家门口提升计划”

  烟台福山区深化城市社区“福满福山·幸福家园”建设,深入实施幸福小区(楼栋)“家门口提升计划”,创新推出微空间改造、微力量凝聚、微项目实施“三微行动”,通过微空间改造,摸排小区内“闲置地”“三角地”等低效空间,布局打造一批党群服务站、特色楼栋。通过微力量凝聚,统筹“社区能人”“红色商户”等力量,组建206支志愿服务队。通过微项目实施,围绕公益服务、体育运动等主题,谋划系列为民服务活动,解决了“办事远、力量弱、活动少”等问题,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服务、感受到实在变化。
青岛西海岸新区:
创设“一校一院一联盟”
厚植乡村人才振兴沃土

  青岛西海岸新区海青镇聚焦乡土“人才链”破题,创新打造“一校一院一联盟”,构建起助力人才引育、创新创业、资源整合的人才振兴体系。创办镇级党校,实现组织引“链”,依托省重点镇街党校,搭建“茶”特色党建阵地,高效提升村干部和青年人才队伍能力素质。设立“三乡人”学院,实现横向聚“链”,为原乡人提供“订单式”授课、“带头式”培训、“滴灌式”教学,为归乡人打造常态化交流机制、“无忧式”创业服务、“入股式”合作平台。成立乡村振兴联盟,实现纵向强“链”,通过机制联建、品牌联创、资源联享,建立由各领域人才主导,政府、企业、高校三方共建的乡村振兴联盟。
潍坊青州市:
构建城市基层“融合党建”工作机制
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潍坊青州云门山街道坚持以党建为统领,科学划分198个城市精治网格,深入实施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迭代升级”行动,为城市基层治理强基赋能。着力建强“网格员、志愿者、物业企业”三支队伍,突出抓好“一老一小一特”等关键群体保障,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50余次,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20余件,累计发放帮扶救助资金107万元。创新探索“空间共享、多方联动、协商议事、情感联结”四项机制,聚焦群众需求“小切口”,推动资源下沉服务共享,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全面建设社区“幸福家园”。
              (□记者 李扬 整理报道)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启动“大众党建案例库”征集展示活动(投稿邮箱dzrb1939@qq.com),面向全省各级党组织征集优秀党建案例。以下为本期推荐案例。
济南莱芜区:
推行“四项制度”
提升服务群众能力水平

  济南莱芜区探索推行以共商共议、宣传宣讲、走访接访、谈心谈话为主要内容的“四项制度”,通过区级领导干部包街镇、街镇班子成员包党建工作区、街镇机关干部包村、村(社区)“两委”干部包户,层层压实工作责任。配套制定出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接待日、“三定六议”村(社区)议事机制等,全面推动党员干部下沉村居一线。截至目前,累计联系服务群众2.9万余人次,收集群众意见诉求5700余条,解决群众各类困难问题3109个,化解基层矛盾60余起,有效提升了群众认同感和满意度。
烟台福山区:
深入实施幸福小区(楼栋)
“家门口提升计划”

  烟台福山区深化城市社区“福满福山·幸福家园”建设,深入实施幸福小区(楼栋)“家门口提升计划”,创新推出微空间改造、微力量凝聚、微项目实施“三微行动”,通过微空间改造,摸排小区内“闲置地”“三角地”等低效空间,布局打造一批党群服务站、特色楼栋。通过微力量凝聚,统筹“社区能人”“红色商户”等力量,组建206支志愿服务队。通过微项目实施,围绕公益服务、体育运动等主题,谋划系列为民服务活动,解决了“办事远、力量弱、活动少”等问题,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服务、感受到实在变化。
青岛西海岸新区:
创设“一校一院一联盟”
厚植乡村人才振兴沃土

  青岛西海岸新区海青镇聚焦乡土“人才链”破题,创新打造“一校一院一联盟”,构建起助力人才引育、创新创业、资源整合的人才振兴体系。创办镇级党校,实现组织引“链”,依托省重点镇街党校,搭建“茶”特色党建阵地,高效提升村干部和青年人才队伍能力素质。设立“三乡人”学院,实现横向聚“链”,为原乡人提供“订单式”授课、“带头式”培训、“滴灌式”教学,为归乡人打造常态化交流机制、“无忧式”创业服务、“入股式”合作平台。成立乡村振兴联盟,实现纵向强“链”,通过机制联建、品牌联创、资源联享,建立由各领域人才主导,政府、企业、高校三方共建的乡村振兴联盟。
潍坊青州市:
构建城市基层“融合党建”工作机制
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潍坊青州云门山街道坚持以党建为统领,科学划分198个城市精治网格,深入实施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迭代升级”行动,为城市基层治理强基赋能。着力建强“网格员、志愿者、物业企业”三支队伍,突出抓好“一老一小一特”等关键群体保障,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50余次,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20余件,累计发放帮扶救助资金107万元。创新探索“空间共享、多方联动、协商议事、情感联结”四项机制,聚焦群众需求“小切口”,推动资源下沉服务共享,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全面建设社区“幸福家园”。
              (□记者 李扬 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