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司法局培育人民调解队伍,规范管理打造品牌
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2024-08-2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 者 彭 辉
通讯员 李威瀚 报道
本报威海讯 威海一市民在装修期间出现连日阵雨天气,窗户未关闭,导致大量雨水进入房间,积水经天花板和墙体渗入楼下邻居家书房,导致天花板出现水渍、浸泡现象,并将书桌、电脑、地板等打湿,造成了经济损失。双方因对赔偿金额有异议,问题久拖不决,两家关系也陷入紧张。调解员介入后,摆事实、讲道理,从情理法等方面对双方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沟通疏导,经过反复劝说,最终双方各退一步达成一致意见。
人民调解根植基层,熟悉社情民意,是基层治理的重要一环。威海市司法局注重发挥人民调解的作用,积极培育人民调解队伍,全市现有人民调解组织3126个,其中镇(街道)调委会73个、村(社区)调委会2752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182个、企事业单位调委会119个,调解室439个;现有人民调解员11228人,其中专职调解员6143人;2018年以来全市人民调解组织调处化解各类纠纷17.2万余件。
在制度建设上,威海市出台了全省首部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管理办法,推进行业专业调解工作扩容提质,全力推动行业专业调解工作规范发展,相关做法入选全省首批司法行政改革典型案例。近年来,共调处纠纷3.2万余件,一大批行业专业领域里的纠纷得到了妥善化解,调解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和公信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品牌打造上,威海市司法局积极探索社会志愿力量参与人民调解工作的途径方式,打造了以文登区“小蚂蚁”志愿服务组织为代表的“调解+志愿者”品牌。“小蚂蚁”志愿服务组织现已发展到200多人,下设调解、普法、国学、心理、“360行”技工等5个专业分队,汇聚群众智慧力量调处各类纠纷500多件,并通过调解感化了一大批纠纷当事人加入到调解队伍,有力助推了基层社会治理。
在工作方法上,威海积极推行“四平四说”调解工作法。引导调解员以平和的心态把事说清、以平实的语言把法说明、以平等的人格把理说透、以平易的方式把情说近,帮助当事人化解纷争、消除隔阂,实现案结事了、事心双解。2022年以来全市调解组织化解各类纠纷4.9万余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9.5%。
据了解,今后一段时期,威海市将不断延伸司法服务触角,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作用,充分调动人民调解员的积极性,积极壮大人民调解队伍,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不断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通讯员 李威瀚 报道
本报威海讯 威海一市民在装修期间出现连日阵雨天气,窗户未关闭,导致大量雨水进入房间,积水经天花板和墙体渗入楼下邻居家书房,导致天花板出现水渍、浸泡现象,并将书桌、电脑、地板等打湿,造成了经济损失。双方因对赔偿金额有异议,问题久拖不决,两家关系也陷入紧张。调解员介入后,摆事实、讲道理,从情理法等方面对双方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沟通疏导,经过反复劝说,最终双方各退一步达成一致意见。
人民调解根植基层,熟悉社情民意,是基层治理的重要一环。威海市司法局注重发挥人民调解的作用,积极培育人民调解队伍,全市现有人民调解组织3126个,其中镇(街道)调委会73个、村(社区)调委会2752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182个、企事业单位调委会119个,调解室439个;现有人民调解员11228人,其中专职调解员6143人;2018年以来全市人民调解组织调处化解各类纠纷17.2万余件。
在制度建设上,威海市出台了全省首部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管理办法,推进行业专业调解工作扩容提质,全力推动行业专业调解工作规范发展,相关做法入选全省首批司法行政改革典型案例。近年来,共调处纠纷3.2万余件,一大批行业专业领域里的纠纷得到了妥善化解,调解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和公信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品牌打造上,威海市司法局积极探索社会志愿力量参与人民调解工作的途径方式,打造了以文登区“小蚂蚁”志愿服务组织为代表的“调解+志愿者”品牌。“小蚂蚁”志愿服务组织现已发展到200多人,下设调解、普法、国学、心理、“360行”技工等5个专业分队,汇聚群众智慧力量调处各类纠纷500多件,并通过调解感化了一大批纠纷当事人加入到调解队伍,有力助推了基层社会治理。
在工作方法上,威海积极推行“四平四说”调解工作法。引导调解员以平和的心态把事说清、以平实的语言把法说明、以平等的人格把理说透、以平易的方式把情说近,帮助当事人化解纷争、消除隔阂,实现案结事了、事心双解。2022年以来全市调解组织化解各类纠纷4.9万余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9.5%。
据了解,今后一段时期,威海市将不断延伸司法服务触角,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作用,充分调动人民调解员的积极性,积极壮大人民调解队伍,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不断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