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调研”情系大民生

——环翠区党员干部下沉一线解决急难愁盼

2024-08-23 作者: 彭辉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 报 记 者 彭 辉
  本报通讯员 周俊余 姜小茹

  为更有质效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威海市环翠区开展“微调研”活动,督促各镇街、部门领导班子成员转换角色、走出机关、下沉一线,以普通群众身份,办理一次业务、体验一次服务、倾听一次诉求,通过切身感受、亲身体验,发现群众身边的痛点、难点、堵点,努力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走访找准病灶
  不久前的一个傍晚,威海市公安局环翠分局党委委员、城里派出所所长夏晓毅身着便装来到东城路夜市,以一名普通游客的身份开展微调研活动。通过与业户、游客交谈,夏晓毅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夜市电压不稳定、时常跳闸断电,对经营环境影响较大。
  经初步分析,随着旅游旺季到来,用电量急增,原有供电设备的电压容量超出运行负荷。夏晓毅立即会同环翠楼街道办事处、东城路市场服务公司碰头研究,商定了初步解决方案。随后,夏晓毅联系电力部门对夜市南端的供电设备实施了电压扩容,在夜市北端租借金地大厦电压器、增设电缆,有效缓解了夜市供电压力。“用电很稳定,没有再出现跳闸的情况,晚上的生意也特别好,收入也增加了。”业户刘东明由衷地赞许。
  解决东城路夜市供电不足问题,只是环翠区微调研活动的一个缩影。党员、干部下沉一线,以群众视角零距离感受民生问题,可以更快找准病灶,更有效地开方抓药。
联动辨证施治
  北沟东街位于威海市政府西侧,全长150米,商户36家,是一条中心城区的商居老街。今年4月,北沟东街改造提升工程启动,结合房屋位置、商户特色,以“寻鲸”文化为主题,设置了近10处“网红”打卡墙,通过实施道路修缮、墙面粉饰、景观改造等工程,提升街区品质。
  老街区焕发新活力,人气越来越旺,“停车难、难停车”的问题日益凸显。“居民和商户在停车上有摩擦,很多游客去逛‘网红店’时,车位难求、体验感差,商户经营也受到一定影响。我在进行微调研的时候,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反应非常强烈且集中。”鲸园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街区包点干部王美娇说。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做居民和商户的工作,还要协调多个部门。鲸园街道党工委把这一问题列为专题督办事项,第一时间召开专题协调会,并召集居民、商户进行座谈,协调具体解决办法。鲸园街道党工委书记刘真说,“我们协调相关部门重新规划了23个停车位,还动员辖区内的企业和单位,把内部停车场40个车位拿出来共享,有效缓解了居民、商户和游客的停车压力。”
  微调研活动开展以来,对单个部门、镇街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环翠区推动上下联动,精准治理,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赢得群众的认可。
监督标本兼治
  环翠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督查室负责人王晶晶介绍:“我们每两周收集一次全区微调研发现的问题,按照未解决和已解决的问题,分别建立了监督台账和问效台账,督促相关部门按照规定的时限完成整改。”建立台账只是第一步,抓好整改落实才是关键,环翠区通过实地察访整改情况,推动问题整改动真格、不走过场。
  环翠区纪委监委把微调研作为转变干部工作作风的重要抓手,探索建立了“选题—调研—整改—监督—问效”的工作闭环,通过定期收集微调研情况、建立监督问效台账、开展一线察访等方式,督促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走到群众身边,努力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小事、实事、好事。
  同时,加大追责问责力度,对敷衍应付、整改不力的,及时约谈一把手,动真碰硬推动解决一批民生领域顽瘴痼疾。
  “目前,通过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开展微调研活动,已发现民生痛点难点堵点410个,面对面约谈一把手29人次,推动解决‘微实事’300余个。”环翠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提名人选高培表示,该区纪委监委将持续跟进监督问效,进一步推动微调研活动走深、走实。
  □ 本 报 记 者 彭 辉
  本报通讯员 周俊余 姜小茹

  为更有质效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威海市环翠区开展“微调研”活动,督促各镇街、部门领导班子成员转换角色、走出机关、下沉一线,以普通群众身份,办理一次业务、体验一次服务、倾听一次诉求,通过切身感受、亲身体验,发现群众身边的痛点、难点、堵点,努力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走访找准病灶
  不久前的一个傍晚,威海市公安局环翠分局党委委员、城里派出所所长夏晓毅身着便装来到东城路夜市,以一名普通游客的身份开展微调研活动。通过与业户、游客交谈,夏晓毅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夜市电压不稳定、时常跳闸断电,对经营环境影响较大。
  经初步分析,随着旅游旺季到来,用电量急增,原有供电设备的电压容量超出运行负荷。夏晓毅立即会同环翠楼街道办事处、东城路市场服务公司碰头研究,商定了初步解决方案。随后,夏晓毅联系电力部门对夜市南端的供电设备实施了电压扩容,在夜市北端租借金地大厦电压器、增设电缆,有效缓解了夜市供电压力。“用电很稳定,没有再出现跳闸的情况,晚上的生意也特别好,收入也增加了。”业户刘东明由衷地赞许。
  解决东城路夜市供电不足问题,只是环翠区微调研活动的一个缩影。党员、干部下沉一线,以群众视角零距离感受民生问题,可以更快找准病灶,更有效地开方抓药。
联动辨证施治
  北沟东街位于威海市政府西侧,全长150米,商户36家,是一条中心城区的商居老街。今年4月,北沟东街改造提升工程启动,结合房屋位置、商户特色,以“寻鲸”文化为主题,设置了近10处“网红”打卡墙,通过实施道路修缮、墙面粉饰、景观改造等工程,提升街区品质。
  老街区焕发新活力,人气越来越旺,“停车难、难停车”的问题日益凸显。“居民和商户在停车上有摩擦,很多游客去逛‘网红店’时,车位难求、体验感差,商户经营也受到一定影响。我在进行微调研的时候,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反应非常强烈且集中。”鲸园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街区包点干部王美娇说。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做居民和商户的工作,还要协调多个部门。鲸园街道党工委把这一问题列为专题督办事项,第一时间召开专题协调会,并召集居民、商户进行座谈,协调具体解决办法。鲸园街道党工委书记刘真说,“我们协调相关部门重新规划了23个停车位,还动员辖区内的企业和单位,把内部停车场40个车位拿出来共享,有效缓解了居民、商户和游客的停车压力。”
  微调研活动开展以来,对单个部门、镇街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环翠区推动上下联动,精准治理,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赢得群众的认可。
监督标本兼治
  环翠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督查室负责人王晶晶介绍:“我们每两周收集一次全区微调研发现的问题,按照未解决和已解决的问题,分别建立了监督台账和问效台账,督促相关部门按照规定的时限完成整改。”建立台账只是第一步,抓好整改落实才是关键,环翠区通过实地察访整改情况,推动问题整改动真格、不走过场。
  环翠区纪委监委把微调研作为转变干部工作作风的重要抓手,探索建立了“选题—调研—整改—监督—问效”的工作闭环,通过定期收集微调研情况、建立监督问效台账、开展一线察访等方式,督促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走到群众身边,努力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小事、实事、好事。
  同时,加大追责问责力度,对敷衍应付、整改不力的,及时约谈一把手,动真碰硬推动解决一批民生领域顽瘴痼疾。
  “目前,通过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开展微调研活动,已发现民生痛点难点堵点410个,面对面约谈一把手29人次,推动解决‘微实事’300余个。”环翠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提名人选高培表示,该区纪委监委将持续跟进监督问效,进一步推动微调研活动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