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

文化视点

2024-08-14 作者: 田可新 来源: 大众日报
“村奥会”
缘何引来众多关注

  据光明日报,日前,榕江“村超”足球场迎来了万人瞩目的“村奥会”开幕式。既传统又现代,既国际范又民族范,既正式又随性,这是以往贵州“村超”“村BA”未呈现的新亮点。
  “村超”和“村BA”之所以能在全国乃至世界引起关注,关键在于“民演”和“民享”。村民自发组织、参与,将工作之余的热情投入到比赛中,使得赛事充满“土味”和趣味。2024年榕江“村超”赛季,参与队伍和球员数量大幅增长,踢毽子、旱地龙船等特色民俗项目的加入让比赛更加丰富多彩。
  “村超”和“村BA”因质朴纯粹而火爆“出圈”,吸引了国内外游客前来体验。榕江和台江主动向世界各国非职业球队约赛,让更多人参与到这场乡村体育盛宴中来。
  “村奥会”的成功,还在于它的“民享”理念。比赛场地无围墙、不售门票,全民共享,观众既是观众,也是参与者。在这里,体育比赛与音乐会、舞会融为一体,各种文化艺术激情碰撞,营造出开放包容、自由共享的氛围。
  从榕江、台江村民的自发参与,到吸引全国乃至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参与,“村超”和“村BA”正逐步走向世界。未来,预计举办的“村超”友谊赛和“村超”世界杯,将带给我们更多惊喜与欢乐。
唐诗走进直播间
厚植文化自信

  据海外网,近日抖音上一场别开生面的直播,让中华诗词文化再次成为焦点。南开大学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嘉莹在直播中分享了自己的百岁生日心声,与各界嘉宾共同致敬诗教精神,激发了人们心中的文化情怀,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场直播吸引了281万人在线观看,叶嘉莹的古诗词课和短视频版《唐诗三百首》在抖音上累计播放超过1.5亿次,显示出诗词文化在新媒体平台上的蓬勃生命力。诗词的呈现方式多样化,不仅限于书本,还可以是故事、人生经历,甚至是音乐和表演,满足了不同观众的需求,体现了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诗词中蕴含的情感和道理,与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增强了文化自信。从“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意气风发,到“竹杖芒鞋轻胜马”的洒脱,诗词陪伴着中国人度过不同的人生阶段,成为激励后人的力量源泉。
  中国诗词的魅力不仅限于国内,也吸引了海外读者的喜爱。许多外国友人也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对苏轼、李商隐等诗人作品的喜爱。中国诗词能够吸引越来越多外国读者的关注,也证明了其独特的魅力。随着创新表达、创新传播的不断发展,中国诗词还将触达更多受众,使世界了解到中国这一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诗词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自信。未来,我们还要继续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文化自信,让中国诗词传承不衰。
诗意不必在远方
工位也可有美学

  据光明网,工位,这个职场人日常的方寸之地,正经历着一场“爆改风”。年轻人用个性化审美重新定义工作环境,有的打造小森林,有的让迷你宠物成为“上班搭子”,还有的将工位装修成可爱模样。社交平台上,关于工位装饰的讨论小组和话题吸引了大量关注,显示了这一现象的普遍性和热度。
  这种变化与办公室格局的转变有关。20世纪初的“科学管理运动”强调效率,导致个性化装饰被视为干扰,然而英国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让员工自主布置的办公室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心情。今天的年轻人通过爆改工位,不仅是在展示个性,更是寻求自主和自由的工作体验。
  工位不仅是工作场所,也是反映个人审美和生活态度的空间。在职场压力下,精心布置的绿植、手办、摆件等,为这个小天地带来了治愈力量。职场压力很大,漂亮的绿植、心爱的手办、可爱的摆件,精心的布置瞬间让这个小小格子间充盈着治愈的力量。
  谁说眼前只有苟且?诗意不必去远方,工位也可有美学,“爆改工位”就是年轻人对职场个性化、环境舒适化和管理人性化的追求。而这也告诉企业管理者,工作环境的舒适舒心以及员工的自主性受到尊重,才是提升企业效能和激发创意的真正密码。
        (□田可新 淑晨 整理)
“村奥会”
缘何引来众多关注

  据光明日报,日前,榕江“村超”足球场迎来了万人瞩目的“村奥会”开幕式。既传统又现代,既国际范又民族范,既正式又随性,这是以往贵州“村超”“村BA”未呈现的新亮点。
  “村超”和“村BA”之所以能在全国乃至世界引起关注,关键在于“民演”和“民享”。村民自发组织、参与,将工作之余的热情投入到比赛中,使得赛事充满“土味”和趣味。2024年榕江“村超”赛季,参与队伍和球员数量大幅增长,踢毽子、旱地龙船等特色民俗项目的加入让比赛更加丰富多彩。
  “村超”和“村BA”因质朴纯粹而火爆“出圈”,吸引了国内外游客前来体验。榕江和台江主动向世界各国非职业球队约赛,让更多人参与到这场乡村体育盛宴中来。
  “村奥会”的成功,还在于它的“民享”理念。比赛场地无围墙、不售门票,全民共享,观众既是观众,也是参与者。在这里,体育比赛与音乐会、舞会融为一体,各种文化艺术激情碰撞,营造出开放包容、自由共享的氛围。
  从榕江、台江村民的自发参与,到吸引全国乃至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参与,“村超”和“村BA”正逐步走向世界。未来,预计举办的“村超”友谊赛和“村超”世界杯,将带给我们更多惊喜与欢乐。
唐诗走进直播间
厚植文化自信

  据海外网,近日抖音上一场别开生面的直播,让中华诗词文化再次成为焦点。南开大学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嘉莹在直播中分享了自己的百岁生日心声,与各界嘉宾共同致敬诗教精神,激发了人们心中的文化情怀,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场直播吸引了281万人在线观看,叶嘉莹的古诗词课和短视频版《唐诗三百首》在抖音上累计播放超过1.5亿次,显示出诗词文化在新媒体平台上的蓬勃生命力。诗词的呈现方式多样化,不仅限于书本,还可以是故事、人生经历,甚至是音乐和表演,满足了不同观众的需求,体现了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诗词中蕴含的情感和道理,与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增强了文化自信。从“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意气风发,到“竹杖芒鞋轻胜马”的洒脱,诗词陪伴着中国人度过不同的人生阶段,成为激励后人的力量源泉。
  中国诗词的魅力不仅限于国内,也吸引了海外读者的喜爱。许多外国友人也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对苏轼、李商隐等诗人作品的喜爱。中国诗词能够吸引越来越多外国读者的关注,也证明了其独特的魅力。随着创新表达、创新传播的不断发展,中国诗词还将触达更多受众,使世界了解到中国这一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诗词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自信。未来,我们还要继续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文化自信,让中国诗词传承不衰。
诗意不必在远方
工位也可有美学

  据光明网,工位,这个职场人日常的方寸之地,正经历着一场“爆改风”。年轻人用个性化审美重新定义工作环境,有的打造小森林,有的让迷你宠物成为“上班搭子”,还有的将工位装修成可爱模样。社交平台上,关于工位装饰的讨论小组和话题吸引了大量关注,显示了这一现象的普遍性和热度。
  这种变化与办公室格局的转变有关。20世纪初的“科学管理运动”强调效率,导致个性化装饰被视为干扰,然而英国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让员工自主布置的办公室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心情。今天的年轻人通过爆改工位,不仅是在展示个性,更是寻求自主和自由的工作体验。
  工位不仅是工作场所,也是反映个人审美和生活态度的空间。在职场压力下,精心布置的绿植、手办、摆件等,为这个小天地带来了治愈力量。职场压力很大,漂亮的绿植、心爱的手办、可爱的摆件,精心的布置瞬间让这个小小格子间充盈着治愈的力量。
  谁说眼前只有苟且?诗意不必去远方,工位也可有美学,“爆改工位”就是年轻人对职场个性化、环境舒适化和管理人性化的追求。而这也告诉企业管理者,工作环境的舒适舒心以及员工的自主性受到尊重,才是提升企业效能和激发创意的真正密码。
        (□田可新 淑晨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