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加快培育种业新质生产力

2024-08-14 作者: 李媛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李媛
  8月7日,青岛市“十五五”种业发展规划暨青岛国际种都建设研讨会召开。会议邀请国内外种业领域有关院士、专家,围绕青岛市“十五五”种业发展规划、青岛国际种都建设、青岛种博会等主题开展座谈交流与现场指导。这是继6月13日青岛市举办首届种业博览会后,又一场关于种业发展的盛会。
  近年来,青岛市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种业基础优势大力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健全完善种业发展扶持措施,在农作物、畜禽、水产、林草及农业微生物等全部五大种业门类研发攻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种业领域走在全国前列。
  目前,青岛全市良繁基地超26万亩,各类种业持证企业1100余家,总产值近100亿元。其中,9家单位入选首批国家种业阵型企业,10家外(合)资种业企业在青岛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数量均居全国城市第二位。累计通过国家和省审定、登记的农作物品种1400个,其中7个品种入选首批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居全国城市第7位,蔬菜登记品种数量连续3年占全省三成以上。
  成立于2008年的青岛金妈妈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精品合生三号”“金妈妈519”“霸图430”等优秀黄瓜砧木品种,因产品根系发达、带瓜能力强、商品性好、品质佳、产量高、抗病性强等优势畅销全国。同时,该公司选育的鲜食玉米品种“金百甜10号”“金百甜15号”“百帝伟652”等品种熟期短、产量高、口感好、维生素含量丰富,已成为国内甜玉米市场的畅销品种,约占国内热带甜玉米市场的一半份额。
  今年,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强化项目化思维,深度拓展“种子金”招商引资,投资5000万元招引全国基因编辑商业化龙头企业未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部项目落地青岛,为抢占生物育种前沿技术制高点、丰富种业全产业链生态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通过持续发挥种业专项信贷产品“种子贷”作用,青岛市对袁策集团等50家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支持,贷款规模累计超5.7亿元。为了进一步会聚高端人才,服务产业发展,青岛市农业农村局还链接科研院所、企业、金融机构等主体,在全省率先成立由种业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30余家单位组成的现代种业人才联盟,覆盖遗传育种、生物技术、市场运营、企业管理、金融、法律、信息化等多重领域。
  青岛市将加大种业开放力度,支持种业企业高质量“引进来”、高水平“走出去”,着力引育一批具有国内外竞争优势的本土领军种业企业,使青岛市成为现代种业领军企业集聚高地。
  当前,全球种业市场愈发成熟,种业区域化、园区化、产业化发展态势明显,像北京通州种业科技园、武汉光谷产业园、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和长沙隆平产业园等起步较早,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发展优势。
  为了进一步加快培育种业新质生产力,青岛市已全面启动建设即墨国际种都产业集聚核心区和西海岸国际种都高新技术示范区,带动种业集聚发展。据悉,西海岸国际种都高新技术示范区已进驻种业及产业链相关企业31家,先后引进院士1名、领军人才4名,4个项目获省级重点研发计划立项;即墨国际种都产业集聚核心区共引进种业产业链企业23家,研发培育新品种达500余个。
  “我们正在着力构建‘一高地、两园区、四平台、N基地’的种业发展格局。青岛市将以编制种业‘十五五’规划为契机,加快推进《青岛市种业促进条例》地方立法,建立健全覆盖范围更广、支持力度更大、稳定性更强的政策支持体系,深化科技创新、企业扶优、园区建设、市场净化和国际合作,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的领军企业、抢占前沿生物技术应用制高点,努力建成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种业高地。”青岛市农业农村局二级巡视员史跃林表示。
    □ 本报记者 李媛
  8月7日,青岛市“十五五”种业发展规划暨青岛国际种都建设研讨会召开。会议邀请国内外种业领域有关院士、专家,围绕青岛市“十五五”种业发展规划、青岛国际种都建设、青岛种博会等主题开展座谈交流与现场指导。这是继6月13日青岛市举办首届种业博览会后,又一场关于种业发展的盛会。
  近年来,青岛市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种业基础优势大力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健全完善种业发展扶持措施,在农作物、畜禽、水产、林草及农业微生物等全部五大种业门类研发攻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种业领域走在全国前列。
  目前,青岛全市良繁基地超26万亩,各类种业持证企业1100余家,总产值近100亿元。其中,9家单位入选首批国家种业阵型企业,10家外(合)资种业企业在青岛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数量均居全国城市第二位。累计通过国家和省审定、登记的农作物品种1400个,其中7个品种入选首批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居全国城市第7位,蔬菜登记品种数量连续3年占全省三成以上。
  成立于2008年的青岛金妈妈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精品合生三号”“金妈妈519”“霸图430”等优秀黄瓜砧木品种,因产品根系发达、带瓜能力强、商品性好、品质佳、产量高、抗病性强等优势畅销全国。同时,该公司选育的鲜食玉米品种“金百甜10号”“金百甜15号”“百帝伟652”等品种熟期短、产量高、口感好、维生素含量丰富,已成为国内甜玉米市场的畅销品种,约占国内热带甜玉米市场的一半份额。
  今年,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强化项目化思维,深度拓展“种子金”招商引资,投资5000万元招引全国基因编辑商业化龙头企业未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部项目落地青岛,为抢占生物育种前沿技术制高点、丰富种业全产业链生态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通过持续发挥种业专项信贷产品“种子贷”作用,青岛市对袁策集团等50家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支持,贷款规模累计超5.7亿元。为了进一步会聚高端人才,服务产业发展,青岛市农业农村局还链接科研院所、企业、金融机构等主体,在全省率先成立由种业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30余家单位组成的现代种业人才联盟,覆盖遗传育种、生物技术、市场运营、企业管理、金融、法律、信息化等多重领域。
  青岛市将加大种业开放力度,支持种业企业高质量“引进来”、高水平“走出去”,着力引育一批具有国内外竞争优势的本土领军种业企业,使青岛市成为现代种业领军企业集聚高地。
  当前,全球种业市场愈发成熟,种业区域化、园区化、产业化发展态势明显,像北京通州种业科技园、武汉光谷产业园、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和长沙隆平产业园等起步较早,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发展优势。
  为了进一步加快培育种业新质生产力,青岛市已全面启动建设即墨国际种都产业集聚核心区和西海岸国际种都高新技术示范区,带动种业集聚发展。据悉,西海岸国际种都高新技术示范区已进驻种业及产业链相关企业31家,先后引进院士1名、领军人才4名,4个项目获省级重点研发计划立项;即墨国际种都产业集聚核心区共引进种业产业链企业23家,研发培育新品种达500余个。
  “我们正在着力构建‘一高地、两园区、四平台、N基地’的种业发展格局。青岛市将以编制种业‘十五五’规划为契机,加快推进《青岛市种业促进条例》地方立法,建立健全覆盖范围更广、支持力度更大、稳定性更强的政策支持体系,深化科技创新、企业扶优、园区建设、市场净化和国际合作,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的领军企业、抢占前沿生物技术应用制高点,努力建成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种业高地。”青岛市农业农村局二级巡视员史跃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