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光伏发电量1.8亿度,年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
时风集团零碳产业园逐“绿”前行
2024-08-1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孙亚飞
本报通讯员 杜银时
8月9日,记者来到时风集团锦纶工业布产业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以太阳能光伏板为“顶棚”的停车场。“集团启动光伏发电项目后,便在停车场上方设计并安装了太阳能光伏板,在吸收光能的同时,避免了车辆遭受暴晒、雨淋,深受员工们欢迎。”产业园厂长田中民说。
锦纶化纤作为时风集团的新质生产力,年产能突破20万吨。锦纶工业布等产品畅销国内及印度、韩国、泰国、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源源不断的订单促使园区多个车间设备昼夜运转,日用电量40万度左右。”田中民告诉记者,时风集团光伏发电项目启动后,陆续在停车场、广场、车间南墙等安装了近4万块太阳能光伏板,日发电量8万度左右。
“当前,我们园区太阳能光伏板日发电量还不及日用电量。所以,集团会对园区调配电量,进而提高我们的‘绿电’使用率。”田中民强调,“以前,客户只关心产品质量。如今,随着国内外环保意识的提高,客户也会关心工厂的绿色低碳能源使用率。而集团的光伏发电项目,恰恰成为打动客户的关键一环。”今年4月,德国阿玛松公司采购总监拉尔夫·韦尔特考察时风集团时,就对光伏发电项目等绿色新动能产生浓厚兴趣,表示将加强与时风集团战略合作,利用绿色低碳能源优势,生产出更多优质的农机产品,助力全球农业发展。
“2012年,集团就建成20兆瓦光伏发电一期工程,正式迈出了加快绿色低碳产业园区建设的步伐。2022年起,集团投资5亿元建设100兆瓦光伏发电二期及三期工程,实现了发电总容量120兆瓦、年发电量1.8亿度的光伏发电规模。”时风集团动力设备处处长刘玉芝介绍,时风集团充分利用各产业园区车间的屋顶、南墙,厂区地面、车棚、停车场等空间区域,搭建起各式各样的太阳能光伏板,在未增加土地的前提下“建设”了相当于2000亩的光伏发电项目,一举将集团拉入绿色工厂行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时风集团以各产业园区为单位,已有四个产业园区实现零碳标准,三个产业园区实现低碳标准。今年,时风集团还在加紧推进储能电站项目,将电动汽车产业园、现代农业装备产业园、农用汽车产业园和热电产业园等多余的光伏发电量进行储备传输,加快推进零碳产业园区建设。
“时风集团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优势,科学谋划‘光伏发电+储能电站’项目,建成‘源网荷储云’(能源生产、能源传输网络、能源消费、能源存储、能源云计算)一体化运行新模式,使传统能源向光伏绿电转型,这既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效实践。”时风集团董事长刘成强表示,时风集团按照“就近发电、就近并网、就近转换、就近使用”的原则,持续完善“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电站”项目,合理优化科学用能方案,使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据统计,时风集团已实现年节约标煤约4.6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碳资产交易年收益预计超1000万元。
本报通讯员 杜银时
8月9日,记者来到时风集团锦纶工业布产业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以太阳能光伏板为“顶棚”的停车场。“集团启动光伏发电项目后,便在停车场上方设计并安装了太阳能光伏板,在吸收光能的同时,避免了车辆遭受暴晒、雨淋,深受员工们欢迎。”产业园厂长田中民说。
锦纶化纤作为时风集团的新质生产力,年产能突破20万吨。锦纶工业布等产品畅销国内及印度、韩国、泰国、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源源不断的订单促使园区多个车间设备昼夜运转,日用电量40万度左右。”田中民告诉记者,时风集团光伏发电项目启动后,陆续在停车场、广场、车间南墙等安装了近4万块太阳能光伏板,日发电量8万度左右。
“当前,我们园区太阳能光伏板日发电量还不及日用电量。所以,集团会对园区调配电量,进而提高我们的‘绿电’使用率。”田中民强调,“以前,客户只关心产品质量。如今,随着国内外环保意识的提高,客户也会关心工厂的绿色低碳能源使用率。而集团的光伏发电项目,恰恰成为打动客户的关键一环。”今年4月,德国阿玛松公司采购总监拉尔夫·韦尔特考察时风集团时,就对光伏发电项目等绿色新动能产生浓厚兴趣,表示将加强与时风集团战略合作,利用绿色低碳能源优势,生产出更多优质的农机产品,助力全球农业发展。
“2012年,集团就建成20兆瓦光伏发电一期工程,正式迈出了加快绿色低碳产业园区建设的步伐。2022年起,集团投资5亿元建设100兆瓦光伏发电二期及三期工程,实现了发电总容量120兆瓦、年发电量1.8亿度的光伏发电规模。”时风集团动力设备处处长刘玉芝介绍,时风集团充分利用各产业园区车间的屋顶、南墙,厂区地面、车棚、停车场等空间区域,搭建起各式各样的太阳能光伏板,在未增加土地的前提下“建设”了相当于2000亩的光伏发电项目,一举将集团拉入绿色工厂行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时风集团以各产业园区为单位,已有四个产业园区实现零碳标准,三个产业园区实现低碳标准。今年,时风集团还在加紧推进储能电站项目,将电动汽车产业园、现代农业装备产业园、农用汽车产业园和热电产业园等多余的光伏发电量进行储备传输,加快推进零碳产业园区建设。
“时风集团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优势,科学谋划‘光伏发电+储能电站’项目,建成‘源网荷储云’(能源生产、能源传输网络、能源消费、能源存储、能源云计算)一体化运行新模式,使传统能源向光伏绿电转型,这既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效实践。”时风集团董事长刘成强表示,时风集团按照“就近发电、就近并网、就近转换、就近使用”的原则,持续完善“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电站”项目,合理优化科学用能方案,使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据统计,时风集团已实现年节约标煤约4.6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碳资产交易年收益预计超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