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头版

省派“业务院长”坐诊乡镇卫生院

2024-08-10 作者: 李丽 黄鑫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李 丽 黄鑫
  实习生 张方媛

  “入伏后我的肩膀疼了好几天,听说镇上卫生院有个省里来的大专家,今天特地来看看病。”7月25日一大早,68岁的吴大爷就赶到了济南市南部山区仲宫卫生院。这家曾经以疫苗接种、健康查体、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的基层卫生院,如今有了省派“业务院长”张波坐诊,成了十里八乡的“名医堂”。近年来,年均门诊服务量增至3万余人次,年收治住院患者达到600余人次。
  “作为更便捷、医保报销比例更高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院大部分临床服务的尽快恢复,成为当地居民的迫切需求。”2022年8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颈肩腰腿痛医院骨伤三科(脊柱关节科)主任张波,来到仲宫卫生院任职。面对这家26年未开展临床业务,设施、技术、人员基础都很薄弱的“小卫生院”,他并没有急于求成。
  经过深入观察,张波发现,受南部山区自身的地理环境和农村传统的劳作方式影响,当地很多百姓都深受颈肩腰腿疼痛的困扰。他便以此为切入点,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建设以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为主的颈肩腰腿痛及康复特色专科。两年来,在张波的带领下,仲宫卫生院整体医疗环境为之一变:“张波名医基层工作站”建起来了,标准化住院病房投入使用了,信息化建设初步完善了,特色专科基本成型了,国医堂中医科有序运行了,济南市首个乡镇卫生院“中医日间病房”开门了……
  人才柔性流动,是山东破解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问题的“关键一招”。2018年,山东省启动“业务院长”试点,从二级及以上医院选拔业务骨干,到贫困乡镇和医疗薄弱乡镇卫生院担任“业务院长”,开展“造血式”帮扶。截至目前,已累计选派7批2100余名“业务院长”帮扶基层,有力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和服务下沉基层。优秀人才下沉,为基层群众提供了更优质高效、便捷可及的医疗卫生服务。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省派‘业务院长’工作只有短短几年时间,能做的是有限的,最要紧的是把业务骨干培养起来,做好传帮带,让更多人成为百姓健康的‘守门员’。”张波说。
  □ 本报记者 李 丽 黄鑫
  实习生 张方媛

  “入伏后我的肩膀疼了好几天,听说镇上卫生院有个省里来的大专家,今天特地来看看病。”7月25日一大早,68岁的吴大爷就赶到了济南市南部山区仲宫卫生院。这家曾经以疫苗接种、健康查体、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的基层卫生院,如今有了省派“业务院长”张波坐诊,成了十里八乡的“名医堂”。近年来,年均门诊服务量增至3万余人次,年收治住院患者达到600余人次。
  “作为更便捷、医保报销比例更高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院大部分临床服务的尽快恢复,成为当地居民的迫切需求。”2022年8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颈肩腰腿痛医院骨伤三科(脊柱关节科)主任张波,来到仲宫卫生院任职。面对这家26年未开展临床业务,设施、技术、人员基础都很薄弱的“小卫生院”,他并没有急于求成。
  经过深入观察,张波发现,受南部山区自身的地理环境和农村传统的劳作方式影响,当地很多百姓都深受颈肩腰腿疼痛的困扰。他便以此为切入点,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建设以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为主的颈肩腰腿痛及康复特色专科。两年来,在张波的带领下,仲宫卫生院整体医疗环境为之一变:“张波名医基层工作站”建起来了,标准化住院病房投入使用了,信息化建设初步完善了,特色专科基本成型了,国医堂中医科有序运行了,济南市首个乡镇卫生院“中医日间病房”开门了……
  人才柔性流动,是山东破解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问题的“关键一招”。2018年,山东省启动“业务院长”试点,从二级及以上医院选拔业务骨干,到贫困乡镇和医疗薄弱乡镇卫生院担任“业务院长”,开展“造血式”帮扶。截至目前,已累计选派7批2100余名“业务院长”帮扶基层,有力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和服务下沉基层。优秀人才下沉,为基层群众提供了更优质高效、便捷可及的医疗卫生服务。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省派‘业务院长’工作只有短短几年时间,能做的是有限的,最要紧的是把业务骨干培养起来,做好传帮带,让更多人成为百姓健康的‘守门员’。”张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