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异军突起

东营经开区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4-08-08 作者: 李广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李广寅
  通讯员 刘冬辉 王永涛 报道
  本报东营讯 日前,在伊拉克某油田勘探现场,山东胜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胜软科技”)项目经理李刚亮专注地凝视着面前的屏幕,经过安全环境验证、服务器检查等程序后,熟练地将油田生产指挥系统安装包发送到目标服务器上。
  “过去数年,该油田的生产运行主要依靠人工巡检,数据实时性不足、准确率较低。”李刚亮回忆,2023年,胜软科技开始针对油田录井、试油气、定向、压裂、试井五大业务开展生产指挥中心系统部署。承担此任务的李刚亮及其团队克服生产生活环境等困难,成功将具备多语言、多量纲等高适配性的“拳头产品”落地到异国他乡。
  目前,该生产指挥中心已平稳运行一年,实现实时数据的统一采集、标准化管理与远程精准决策指挥,并作为中国与该国家建交六十周年优秀合作案例得到专项汇报。
  “我们当前的出海方式是跟随作业公司走出去、与其签订项目合同,作业公司再整体打包与国外油田达成合作,这种方式可称之为‘借船出海’,也即利用已有资源或合作伙伴关系,将业务扩展至海外市场。”胜软科技规划咨询研究院院长马铭启介绍。
  为满足海外用户需要,胜软科技组建了以销售总监为“开路先锋”的团队,精选油气生产智能管控平台、智慧供应链一体化平台、钻井远程监控指挥系统、钻井工程一体化协同设计产品等加入“出海计划”。
  “今年,我们制订的计划是出海业务营收突破2000万元,目前,已在乍得、伊拉克、南苏丹、土库曼斯坦等国家开拓了十余个信息化项目,在手订单总额预估3000多万元。”马铭启表示,“未来,待公司自主建立并发展海外业务,通过设立海外分支机构、招聘国际化团队、搭建本地化运营平台等树立胜软海外品牌,我们将实现‘造船出海’。再往后,借力资本市场,加大国际资本运作力度,创建国际化的桥头堡,公司国际软件贸易板块或可实现‘买船出海’。”
  在全国首个发布油气大模型—识油大模型(即面向油气勘探、开发、工程、生产和经营管理等领域,建立专属大语言模型的一款解决方案类产品,其涵盖专业书籍、期刊、标准规范等3亿多的油气专业语料,为大型油田、采油厂、研究院所等提供定制化的知识服务),中石化系统95%的油气井采用胜软研发的生产指挥系统,与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合作开发几十个人工智能场景,深度参与中海油智能油田示范建设……从“借船”、“造船”再到“买船”,胜软科技的发展是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软件企业异军突起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23年,开发区数字经济软件信息特色产业集群集聚软件信息类重点企业152家,实现营业收入128亿元,主导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13.3%,形成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大模型开发、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应用软件研发、系统集成交付等为一体的发展纽带,打造了针对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智慧城市等细分领域的特色产业链条,软件信息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明显。目前,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有省级首版次高端软件产品36个,占全市总量的58.06%,居东营市首位。
  □记者 李广寅
  通讯员 刘冬辉 王永涛 报道
  本报东营讯 日前,在伊拉克某油田勘探现场,山东胜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胜软科技”)项目经理李刚亮专注地凝视着面前的屏幕,经过安全环境验证、服务器检查等程序后,熟练地将油田生产指挥系统安装包发送到目标服务器上。
  “过去数年,该油田的生产运行主要依靠人工巡检,数据实时性不足、准确率较低。”李刚亮回忆,2023年,胜软科技开始针对油田录井、试油气、定向、压裂、试井五大业务开展生产指挥中心系统部署。承担此任务的李刚亮及其团队克服生产生活环境等困难,成功将具备多语言、多量纲等高适配性的“拳头产品”落地到异国他乡。
  目前,该生产指挥中心已平稳运行一年,实现实时数据的统一采集、标准化管理与远程精准决策指挥,并作为中国与该国家建交六十周年优秀合作案例得到专项汇报。
  “我们当前的出海方式是跟随作业公司走出去、与其签订项目合同,作业公司再整体打包与国外油田达成合作,这种方式可称之为‘借船出海’,也即利用已有资源或合作伙伴关系,将业务扩展至海外市场。”胜软科技规划咨询研究院院长马铭启介绍。
  为满足海外用户需要,胜软科技组建了以销售总监为“开路先锋”的团队,精选油气生产智能管控平台、智慧供应链一体化平台、钻井远程监控指挥系统、钻井工程一体化协同设计产品等加入“出海计划”。
  “今年,我们制订的计划是出海业务营收突破2000万元,目前,已在乍得、伊拉克、南苏丹、土库曼斯坦等国家开拓了十余个信息化项目,在手订单总额预估3000多万元。”马铭启表示,“未来,待公司自主建立并发展海外业务,通过设立海外分支机构、招聘国际化团队、搭建本地化运营平台等树立胜软海外品牌,我们将实现‘造船出海’。再往后,借力资本市场,加大国际资本运作力度,创建国际化的桥头堡,公司国际软件贸易板块或可实现‘买船出海’。”
  在全国首个发布油气大模型—识油大模型(即面向油气勘探、开发、工程、生产和经营管理等领域,建立专属大语言模型的一款解决方案类产品,其涵盖专业书籍、期刊、标准规范等3亿多的油气专业语料,为大型油田、采油厂、研究院所等提供定制化的知识服务),中石化系统95%的油气井采用胜软研发的生产指挥系统,与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合作开发几十个人工智能场景,深度参与中海油智能油田示范建设……从“借船”、“造船”再到“买船”,胜软科技的发展是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软件企业异军突起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23年,开发区数字经济软件信息特色产业集群集聚软件信息类重点企业152家,实现营业收入128亿元,主导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13.3%,形成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大模型开发、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应用软件研发、系统集成交付等为一体的发展纽带,打造了针对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智慧城市等细分领域的特色产业链条,软件信息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明显。目前,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有省级首版次高端软件产品36个,占全市总量的58.06%,居东营市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