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滨海新区:转调升级提升发展“含绿量”
2024-08-0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李明
通讯员 刘红成 王硕硕 报道
本报利津讯 近日,国家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全国单体容量最大的电化学独立储能电站——东营津辉795兆瓦/1600兆瓦时集中式储能项目(一期)在利津滨海新区(刁口乡)顺利并网投运。项目负责人冯冠书介绍,“项目一次充电可储存约100万千瓦时电量,最大可满足约15万户居民一天用电需求,年可节约标准煤1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3万吨。”
巨型“充电宝”上线,不仅为发展提供绿色能源,更体现出利津滨海新区(刁口乡)绿色发展理念。“作为全省首批通过扩区认定的化工园区,利津滨海新区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引导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变。”利津滨海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刁口乡党委书记陈建景说,“通过产业转型,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企业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共赢。”
基于此,利津滨海新区(刁口乡)聚焦“精细化工、现代海洋、新能源”三大产业,加快转调升级,提升发展“含绿量”。发挥化工园区平台优势和利华益集团龙头带动优势,引进万豪化工、鲁文医药等延链补链项目,推动产业链式发展;奋力向海图强,加快实施佰汇达海洋牧场、通威渔业南美白对虾智慧化养殖二期,建设现代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加快“追风逐日”,依托第三批国家大型风光基地建设,全力推进总投资123亿元的辉阳1.65GW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
作为当地重点化工企业,山东汇宇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1.02亿元,新上余热利用蒸汽站技改项目,购置数控锅炉、自动上排料系统、脱硫链接改造等设备,将工业余热转化为蒸汽资源,实现二次利用。项目建成后,可为园区企业提供蒸汽资源以及利用余热发电,年可新增蒸汽27万吨,节约标准煤4.5万吨。
传统海洋产业也交出“优异”答卷。在东营通威南美白对虾智慧化养殖及示范推广基地,恒温室内虾池里,一尾尾虾正在水中“撒欢”。基地是国内首个工厂化循环水南美白对虾养殖项目,占地2000亩,总投资12亿元。目前,一期2万立方米已建成投产,养殖水体达到20万立方米,年产南美白对虾1万吨,年产值达到5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单体循环水养殖基地。
“绿色”产业蓬勃发展,利津滨海新区(刁口乡)经济发展上半年交出了漂亮答卷:1—6月份,利津滨海新区(刁口乡)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3.48亿元,同比增长892.2%,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13万元,同比增长201.89%。
通讯员 刘红成 王硕硕 报道
本报利津讯 近日,国家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全国单体容量最大的电化学独立储能电站——东营津辉795兆瓦/1600兆瓦时集中式储能项目(一期)在利津滨海新区(刁口乡)顺利并网投运。项目负责人冯冠书介绍,“项目一次充电可储存约100万千瓦时电量,最大可满足约15万户居民一天用电需求,年可节约标准煤1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3万吨。”
巨型“充电宝”上线,不仅为发展提供绿色能源,更体现出利津滨海新区(刁口乡)绿色发展理念。“作为全省首批通过扩区认定的化工园区,利津滨海新区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引导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变。”利津滨海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刁口乡党委书记陈建景说,“通过产业转型,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企业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共赢。”
基于此,利津滨海新区(刁口乡)聚焦“精细化工、现代海洋、新能源”三大产业,加快转调升级,提升发展“含绿量”。发挥化工园区平台优势和利华益集团龙头带动优势,引进万豪化工、鲁文医药等延链补链项目,推动产业链式发展;奋力向海图强,加快实施佰汇达海洋牧场、通威渔业南美白对虾智慧化养殖二期,建设现代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加快“追风逐日”,依托第三批国家大型风光基地建设,全力推进总投资123亿元的辉阳1.65GW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
作为当地重点化工企业,山东汇宇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1.02亿元,新上余热利用蒸汽站技改项目,购置数控锅炉、自动上排料系统、脱硫链接改造等设备,将工业余热转化为蒸汽资源,实现二次利用。项目建成后,可为园区企业提供蒸汽资源以及利用余热发电,年可新增蒸汽27万吨,节约标准煤4.5万吨。
传统海洋产业也交出“优异”答卷。在东营通威南美白对虾智慧化养殖及示范推广基地,恒温室内虾池里,一尾尾虾正在水中“撒欢”。基地是国内首个工厂化循环水南美白对虾养殖项目,占地2000亩,总投资12亿元。目前,一期2万立方米已建成投产,养殖水体达到20万立方米,年产南美白对虾1万吨,年产值达到5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单体循环水养殖基地。
“绿色”产业蓬勃发展,利津滨海新区(刁口乡)经济发展上半年交出了漂亮答卷:1—6月份,利津滨海新区(刁口乡)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3.48亿元,同比增长892.2%,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13万元,同比增长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