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下区加快构建“一轴三区多园”,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用担当和实干谱写新篇章
2024-08-0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
□ 本报记者 刘飞跃
8月6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推进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历下区专场。近年来,历下区聚焦构建“一轴三区多园”城市发展新格局,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勇夺济南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十六连冠”,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区),用担当和实干谱写新篇章。
在发布会上,历下区委书记杨传军表示,历下区将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抢抓机遇、守正创新、加压奋进,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8%
今年上半年,历下区完成了地区生产总值1215.9亿元,同比增长6.8%,对全市增长贡献率25.4%;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8.7亿元,税收比重91%,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高基数条件下的较快增长。金融和总部经济规模持续壮大,完成金融业增加值356.9亿元,同比增长14.3%,总量占济南市49.9%;新认定省级总部企业4家,入选山东省总部经济先进区。
历下区以“项目深化年”为总牵引,城市更新有序实施。古城片区21处院落修缮和14条街巷市政设施改造全面铺开;济南中央商务区(CBD)累计建成商业商务载体330万平方米,注册经营主体达1.1万家,入选“中国商务区综合竞争力20强”。长岭高科片区刘智远村村民生活保障房一期建成交付、二期开工建设,创新产业园实现主体封顶。
历下区坚持改革为先,创新发展活力充分释放。依托齐鲁科技金融大厦,着力做强科创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注册企业超过300家,营收突破60亿元。深化“证照分离”改革,精简审批服务事项95项,历下区经营主体增至15.2万户。推广应用“米均效益”评价体系,为182栋商务楼宇提供精准服务。
协同推进“三区”建设
对历下区来讲,项目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历下区将坚持以“项目深化年”为总牵引,按照五个环节“三看三深化”的要求,围绕构建“一轴三区多园”城市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激活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协同推进“三区”建设,建强用好特色园区。古城片区,大力推进首开区建设和泉城路商圈改造提升。济南中央商务区(CBD),确保今年再建成商业商务载体80万平方米。长岭高科片区,高标准建设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园区。
按照“一园一特色、一园一产业”发展思路,继续做优做强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明湖信创产业园等园区,加快长岭高科创新产业园、明湖科技创新中心等项目建设进度。
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发挥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作用,形成市场化、多元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带动科创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实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建立首席服务专员制度,为企业提供精准高效服务。
积极谋划未来产业
作为省会济南的中心城区,历下区经济综合实力领先领跑,产业、科技、人才等各类资源丰富。下一步,历下区将围绕省市发展大局、发挥自身特色优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统筹谋划、多措并举,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快构建科创平台,建好用好山东科技大市场等优质平台。持续壮大科创主体,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创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加强与驻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支撑能力。
加快构建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扎实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挥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等平台作用,服务本土优质企业数字化转型。编制碳达峰工作方案,提高传统产业“含绿量”。
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以长岭高科片区为主阵地,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两大百亿级链式产业集群提档升级。积极谋划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围绕生命科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研究制定未来产业招引图谱。历下区还将推进济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二期建设,再新增100P算力,“星火·链网”增加至少两个骨干节点。
8月6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推进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历下区专场。近年来,历下区聚焦构建“一轴三区多园”城市发展新格局,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勇夺济南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十六连冠”,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区),用担当和实干谱写新篇章。
在发布会上,历下区委书记杨传军表示,历下区将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抢抓机遇、守正创新、加压奋进,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8%
今年上半年,历下区完成了地区生产总值1215.9亿元,同比增长6.8%,对全市增长贡献率25.4%;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8.7亿元,税收比重91%,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高基数条件下的较快增长。金融和总部经济规模持续壮大,完成金融业增加值356.9亿元,同比增长14.3%,总量占济南市49.9%;新认定省级总部企业4家,入选山东省总部经济先进区。
历下区以“项目深化年”为总牵引,城市更新有序实施。古城片区21处院落修缮和14条街巷市政设施改造全面铺开;济南中央商务区(CBD)累计建成商业商务载体330万平方米,注册经营主体达1.1万家,入选“中国商务区综合竞争力20强”。长岭高科片区刘智远村村民生活保障房一期建成交付、二期开工建设,创新产业园实现主体封顶。
历下区坚持改革为先,创新发展活力充分释放。依托齐鲁科技金融大厦,着力做强科创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注册企业超过300家,营收突破60亿元。深化“证照分离”改革,精简审批服务事项95项,历下区经营主体增至15.2万户。推广应用“米均效益”评价体系,为182栋商务楼宇提供精准服务。
协同推进“三区”建设
对历下区来讲,项目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历下区将坚持以“项目深化年”为总牵引,按照五个环节“三看三深化”的要求,围绕构建“一轴三区多园”城市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激活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协同推进“三区”建设,建强用好特色园区。古城片区,大力推进首开区建设和泉城路商圈改造提升。济南中央商务区(CBD),确保今年再建成商业商务载体80万平方米。长岭高科片区,高标准建设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园区。
按照“一园一特色、一园一产业”发展思路,继续做优做强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明湖信创产业园等园区,加快长岭高科创新产业园、明湖科技创新中心等项目建设进度。
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发挥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作用,形成市场化、多元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带动科创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实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建立首席服务专员制度,为企业提供精准高效服务。
积极谋划未来产业
作为省会济南的中心城区,历下区经济综合实力领先领跑,产业、科技、人才等各类资源丰富。下一步,历下区将围绕省市发展大局、发挥自身特色优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统筹谋划、多措并举,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快构建科创平台,建好用好山东科技大市场等优质平台。持续壮大科创主体,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创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加强与驻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支撑能力。
加快构建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扎实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挥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等平台作用,服务本土优质企业数字化转型。编制碳达峰工作方案,提高传统产业“含绿量”。
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以长岭高科片区为主阵地,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两大百亿级链式产业集群提档升级。积极谋划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围绕生命科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研究制定未来产业招引图谱。历下区还将推进济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二期建设,再新增100P算力,“星火·链网”增加至少两个骨干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