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国企改革蹄疾步稳 高质量发展步伐坚实有力
2024-08-0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延晓阳
今年1—6月份,聊城市属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84.8%、3.6%、5.2%,增幅分别居全省市级监管企业第1、3、3位,资产负债率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运行呈现“进中提质”良好态势。在日前召开的聊城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暨重点工作推进会上,聊城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公布了上半年市属企业经营“成绩单”。
这份难得的成绩单背后,是聊城国企改革蹄疾步稳、扎实推进,有效激发了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面攻坚之年,聊城市锚定“今年完成70%以上主体任务”目标要求,创新建立“五专”推进机制,聚焦145项重点改革任务,逐项落实、逐个攻克,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标志性成果,推动国有企业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加快提升创新能力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加分、研发费用视同利润加回、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引导、工资总额单列……聊城市支持政策应给尽给,鼓励市属企业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今年以来,聊城新增3户省级“专精特新”、2户省级创新型市属企业。
抓住改革专项工程政策机遇,今年昌泺智能制造公司研发投入强度达到6.5%,高端机体业务占比超过70%,在国务院国资委地方“科改企业”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科改工程进度达到94.4%,居全省国家“科改企业”名单首位。入选省“科改企业”名单的3户权属企业科改工程进度均进入全省前10位,阿华医药、阿华医疗2户企业提前完成改革任务,企业创新活力显著增强。
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打造未来发展新引擎,聊城市属企业加力新赛道、新产业布局。聊城财信集团瞄准新能源、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参与全市陆上风电资源开发,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土地经营权交易数据资产入表。水务集团数据资产化同样走在全省行业前列,水质监测样本数据在省数据交易平台市场化销售。昌润集团立足主业优势,以基金投资赋能新兴产业发展,参与设立4只基金、投资16个项目,3个项目已IPO上市。东元公司“山东省轴承产业大脑”上线运行,利用工业互联网、数字科技和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全市轴承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发展能级跃升。
注重“形神兼备”
拓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为确保改革上下贯通、穿透基层、取得实效,聊城市国资委实行“月督导、月通报、月专题会”机制,建立24个基层联系点,聚焦国有企业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在巩固提升上下功夫,在难点攻坚上求突破,加快打造现代新国企。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完善,聊城市国资委开展党委前置研究事项清单和执行程序检查,指导企业分层分类动态优化“三张清单”。制定董事会授权管理办法、深化子企业董事会建设方案、外部董事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措施,开展董事会和外部董事述职评议,促进董事会运作规范高效。
国企改革,重在提升活力与效率。聊城市在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方面按下“加速键”,抓住“三项制度”改革“牛鼻子”,全面评估改革效能,推动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员绩效考核覆盖率、员工市场化公开招聘率常态化保持100%,今年上半年市属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居全省市级监管企业第4位。
完善财务监管、担保管理、内部监督等监管制度;修订经营业绩考核办法,“一企一策”精准确定考核指标;启动“智慧国资”平台二期建设,优化在线监管系统功能……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保障。今年以来,聊城市国资委在增强监管效能上打出“组合拳”,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体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着力强化党建引领
全面夯实基层基础
聊城市国资委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贯穿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过程、各方面,全面系统整体提升党建质量,充分发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作用。今年以来,大力开展党建提升工程,实施“聚心、聚力、聚能、聚效、聚才”五大行动,创建“资·润初心”党建品牌,构建88个“一支部一特色”党建品牌矩阵,评选“十佳党建品牌”,推广20个典型案例,高标准建设市国资国企党建展馆。挖掘用活企业红色资源,打造3个“沉浸式”党员教育现场教学点。举办企业家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党员干部1200余人次,促进党建和业务工作能力双提升。
风劲帆满图新志,踔厉奋发正当时。聊城市国资委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细化改革举措、完善改革台账、加大推进力度,真正将改革成果转化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实际成效。
今年1—6月份,聊城市属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84.8%、3.6%、5.2%,增幅分别居全省市级监管企业第1、3、3位,资产负债率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运行呈现“进中提质”良好态势。在日前召开的聊城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暨重点工作推进会上,聊城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公布了上半年市属企业经营“成绩单”。
这份难得的成绩单背后,是聊城国企改革蹄疾步稳、扎实推进,有效激发了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面攻坚之年,聊城市锚定“今年完成70%以上主体任务”目标要求,创新建立“五专”推进机制,聚焦145项重点改革任务,逐项落实、逐个攻克,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标志性成果,推动国有企业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加快提升创新能力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加分、研发费用视同利润加回、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引导、工资总额单列……聊城市支持政策应给尽给,鼓励市属企业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今年以来,聊城新增3户省级“专精特新”、2户省级创新型市属企业。
抓住改革专项工程政策机遇,今年昌泺智能制造公司研发投入强度达到6.5%,高端机体业务占比超过70%,在国务院国资委地方“科改企业”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科改工程进度达到94.4%,居全省国家“科改企业”名单首位。入选省“科改企业”名单的3户权属企业科改工程进度均进入全省前10位,阿华医药、阿华医疗2户企业提前完成改革任务,企业创新活力显著增强。
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打造未来发展新引擎,聊城市属企业加力新赛道、新产业布局。聊城财信集团瞄准新能源、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参与全市陆上风电资源开发,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土地经营权交易数据资产入表。水务集团数据资产化同样走在全省行业前列,水质监测样本数据在省数据交易平台市场化销售。昌润集团立足主业优势,以基金投资赋能新兴产业发展,参与设立4只基金、投资16个项目,3个项目已IPO上市。东元公司“山东省轴承产业大脑”上线运行,利用工业互联网、数字科技和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全市轴承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发展能级跃升。
注重“形神兼备”
拓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为确保改革上下贯通、穿透基层、取得实效,聊城市国资委实行“月督导、月通报、月专题会”机制,建立24个基层联系点,聚焦国有企业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在巩固提升上下功夫,在难点攻坚上求突破,加快打造现代新国企。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完善,聊城市国资委开展党委前置研究事项清单和执行程序检查,指导企业分层分类动态优化“三张清单”。制定董事会授权管理办法、深化子企业董事会建设方案、外部董事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措施,开展董事会和外部董事述职评议,促进董事会运作规范高效。
国企改革,重在提升活力与效率。聊城市在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方面按下“加速键”,抓住“三项制度”改革“牛鼻子”,全面评估改革效能,推动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员绩效考核覆盖率、员工市场化公开招聘率常态化保持100%,今年上半年市属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居全省市级监管企业第4位。
完善财务监管、担保管理、内部监督等监管制度;修订经营业绩考核办法,“一企一策”精准确定考核指标;启动“智慧国资”平台二期建设,优化在线监管系统功能……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保障。今年以来,聊城市国资委在增强监管效能上打出“组合拳”,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体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着力强化党建引领
全面夯实基层基础
聊城市国资委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贯穿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过程、各方面,全面系统整体提升党建质量,充分发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作用。今年以来,大力开展党建提升工程,实施“聚心、聚力、聚能、聚效、聚才”五大行动,创建“资·润初心”党建品牌,构建88个“一支部一特色”党建品牌矩阵,评选“十佳党建品牌”,推广20个典型案例,高标准建设市国资国企党建展馆。挖掘用活企业红色资源,打造3个“沉浸式”党员教育现场教学点。举办企业家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党员干部1200余人次,促进党建和业务工作能力双提升。
风劲帆满图新志,踔厉奋发正当时。聊城市国资委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细化改革举措、完善改革台账、加大推进力度,真正将改革成果转化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实际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