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点
2024-07-2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
到县城去看云卷云舒
据新周刊,县域旅行,这个看起来似乎很不搭的词组,正在年轻人中成为潮流。以今年五一假期为例,携程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县域市场酒店订单同比增长68%,景区门票订单同比增长151%。
在一二线城市之外,县城构成了一片广阔的新天地。过去,它们曾被人们视为城乡之间的过渡地带,如今却靠着这种自成一派的混合气质,被习惯大都市生活又不时想逃离的年轻人视为宝藏。根据《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报告2022》,2022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平均实现旅游总收入145.3亿元,平均接待游客总人数为1326.27万。县域旅行的走红让县城回到人们的视野之中,年轻人纷纷化身“考古学家”,发掘那些被埋没多年的宝藏县城。相较于整齐划一的一二线城市,县城的城市化水平参差不齐,但也意味着县城具有与摩登都市大相径庭的景观。县城的生态深受当地自然环境、乡土风貌和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由此形成了复杂的光谱。
县城正在逐渐打破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刻板印象。县城也有良辰好景,县城不缺佳肴美食。每一个被重新发现的宝藏县城,都意味着一个从都市无尽内卷中退出的可能性,一种来自大城市之外的另类生活样本。与此同时,旅行的意义也被年轻人重估。旅行不再是一个出离于日常生活的例外状态,不必然意味着高昂的支出和紧张的日程安排。从花钱找罪受的“打卡集邮”式旅行,到追求松弛感和性价比的精神消费,年轻人对于旅行的需求慢慢回归到放松心情,调剂生活,看尽县城的云卷云舒。
AI登场,
视听赛道将被重塑?
据文汇报,暑期档影片《传说》上映一周,围绕新片的网络热议中,那个代表了AI技术在大银幕上新突破的“AI成龙”占领了话题高地。几乎同一时间,AI科幻短剧集《三星堆:未来启示录》、AI短片《英雄》、AI科幻萌宠类微短剧《奇幻专卖店》等集中上线……
有意思的是,引发流量的主体不仅有可灵等科技企业、抖音和快手这类互联网基因平台,更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博纳影业等视听产业中的传统“航母”。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部AI生成故事片,《英雄》讲述了现实生活中烦恼自卑的小人物在经历奇幻穿越后的人生改变。由短篇起步试水,因为AIGC的核心在于深度学习,需要输入海量的训练数据与算法模型,进而生成与原始数据相仿或进阶的内容。于本土创作者而言,无论是自主研发的AI生成工具,还是能同时驾驭AI生成工具与传统剪辑、特效软件的人,都处于“数据输入”的学习阶段。适逢短剧领域方兴未艾,在AIGC的创作探索阶段,微短剧突出的“小而美”更有利于“降本增效”。以传统文化为内容支撑,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沉的精神力量与浩瀚若星辰的魅力号召,更是这个时代创作者的使命使然。
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曾以“AI成龙”抛出电影《传说》的拓新尝试:运用最新的AI技术,结合Deepfake(深度伪造),经深度学习后还原出27岁的成龙,“那是真正以数字人形式呈现的真人电影”。但新片上映至今,无论是“AI成龙的演技”,还是“数字人与真人合作是否违和”,都遭遇观众不小的质疑。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戴清认为,作品虽已在置景合成等方面实现了技术性的突破,“但仍有实验性,尤其在复杂的特效合成、人物脸部识别上还面临较大的技术挑战,同时AI生成的内容存在机械化、角色塑造偏向简单、场景构建上时而力有不逮等”。
24小时书店
夜灯为你而明
据中国文化报,近年来,传统实体书店不断探索转型之路,24小时书店成为一种新尝试。深夜书店不仅为城市预留了一处不打烊的文化空间,满足了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也为需要这份温暖的市民游客点亮一盏夜灯。
自2023年11月起,中关村图书大厦进行了升级改造,24小时阅读空间秉持“阅读引领新生活方式”的理念开始筹建。为突出海淀区科技人员和高知群体云集、学习和书香氛围浓郁的在地文化特征,他们在书籍选品和多元业态融合方面贴近读者,进行调整升级。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来阅读的受众主要是学生、上班族,以及需要放松休息空间的大众读者。空间筛选了一些重点类别的畅销书和文化内涵较丰富的文创产品,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在上海,城市不眠·24小时书店于2019年底开业。该书店主理人邢娜娜谈到,这些年来,城市不眠·24小时书店还依托丰富的出版社与名家资源,定期举办名家演讲,建立读书会,邀请作者在书店分享、签售,更好地服务书店会员。在书店内可设置200个座位的活动秀场,至今已免费举办了200多场次阅读推广活动。
如是书店(石老人店)位于青岛市崂山区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内,书店的受众除了学生、自由职业者、作家、上班族,还有很多游客。作为独立的实体书店,由于运营费用高、买书的人少,经营状况不容乐观。在图书销售之外,书店的品牌活动、特色产品、顾客群体汇集成的品牌文化至关重要。书店可以为读者引领一种生活方式,倡导独特的品牌理念。24小时书店是“守夜人”,是一座城市的温暖驿站和文化地标。
(□可新 程蓉 整理)
据新周刊,县域旅行,这个看起来似乎很不搭的词组,正在年轻人中成为潮流。以今年五一假期为例,携程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县域市场酒店订单同比增长68%,景区门票订单同比增长151%。
在一二线城市之外,县城构成了一片广阔的新天地。过去,它们曾被人们视为城乡之间的过渡地带,如今却靠着这种自成一派的混合气质,被习惯大都市生活又不时想逃离的年轻人视为宝藏。根据《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报告2022》,2022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平均实现旅游总收入145.3亿元,平均接待游客总人数为1326.27万。县域旅行的走红让县城回到人们的视野之中,年轻人纷纷化身“考古学家”,发掘那些被埋没多年的宝藏县城。相较于整齐划一的一二线城市,县城的城市化水平参差不齐,但也意味着县城具有与摩登都市大相径庭的景观。县城的生态深受当地自然环境、乡土风貌和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由此形成了复杂的光谱。
县城正在逐渐打破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刻板印象。县城也有良辰好景,县城不缺佳肴美食。每一个被重新发现的宝藏县城,都意味着一个从都市无尽内卷中退出的可能性,一种来自大城市之外的另类生活样本。与此同时,旅行的意义也被年轻人重估。旅行不再是一个出离于日常生活的例外状态,不必然意味着高昂的支出和紧张的日程安排。从花钱找罪受的“打卡集邮”式旅行,到追求松弛感和性价比的精神消费,年轻人对于旅行的需求慢慢回归到放松心情,调剂生活,看尽县城的云卷云舒。
AI登场,
视听赛道将被重塑?
据文汇报,暑期档影片《传说》上映一周,围绕新片的网络热议中,那个代表了AI技术在大银幕上新突破的“AI成龙”占领了话题高地。几乎同一时间,AI科幻短剧集《三星堆:未来启示录》、AI短片《英雄》、AI科幻萌宠类微短剧《奇幻专卖店》等集中上线……
有意思的是,引发流量的主体不仅有可灵等科技企业、抖音和快手这类互联网基因平台,更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博纳影业等视听产业中的传统“航母”。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部AI生成故事片,《英雄》讲述了现实生活中烦恼自卑的小人物在经历奇幻穿越后的人生改变。由短篇起步试水,因为AIGC的核心在于深度学习,需要输入海量的训练数据与算法模型,进而生成与原始数据相仿或进阶的内容。于本土创作者而言,无论是自主研发的AI生成工具,还是能同时驾驭AI生成工具与传统剪辑、特效软件的人,都处于“数据输入”的学习阶段。适逢短剧领域方兴未艾,在AIGC的创作探索阶段,微短剧突出的“小而美”更有利于“降本增效”。以传统文化为内容支撑,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沉的精神力量与浩瀚若星辰的魅力号召,更是这个时代创作者的使命使然。
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曾以“AI成龙”抛出电影《传说》的拓新尝试:运用最新的AI技术,结合Deepfake(深度伪造),经深度学习后还原出27岁的成龙,“那是真正以数字人形式呈现的真人电影”。但新片上映至今,无论是“AI成龙的演技”,还是“数字人与真人合作是否违和”,都遭遇观众不小的质疑。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戴清认为,作品虽已在置景合成等方面实现了技术性的突破,“但仍有实验性,尤其在复杂的特效合成、人物脸部识别上还面临较大的技术挑战,同时AI生成的内容存在机械化、角色塑造偏向简单、场景构建上时而力有不逮等”。
24小时书店
夜灯为你而明
据中国文化报,近年来,传统实体书店不断探索转型之路,24小时书店成为一种新尝试。深夜书店不仅为城市预留了一处不打烊的文化空间,满足了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也为需要这份温暖的市民游客点亮一盏夜灯。
自2023年11月起,中关村图书大厦进行了升级改造,24小时阅读空间秉持“阅读引领新生活方式”的理念开始筹建。为突出海淀区科技人员和高知群体云集、学习和书香氛围浓郁的在地文化特征,他们在书籍选品和多元业态融合方面贴近读者,进行调整升级。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来阅读的受众主要是学生、上班族,以及需要放松休息空间的大众读者。空间筛选了一些重点类别的畅销书和文化内涵较丰富的文创产品,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在上海,城市不眠·24小时书店于2019年底开业。该书店主理人邢娜娜谈到,这些年来,城市不眠·24小时书店还依托丰富的出版社与名家资源,定期举办名家演讲,建立读书会,邀请作者在书店分享、签售,更好地服务书店会员。在书店内可设置200个座位的活动秀场,至今已免费举办了200多场次阅读推广活动。
如是书店(石老人店)位于青岛市崂山区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内,书店的受众除了学生、自由职业者、作家、上班族,还有很多游客。作为独立的实体书店,由于运营费用高、买书的人少,经营状况不容乐观。在图书销售之外,书店的品牌活动、特色产品、顾客群体汇集成的品牌文化至关重要。书店可以为读者引领一种生活方式,倡导独特的品牌理念。24小时书店是“守夜人”,是一座城市的温暖驿站和文化地标。
(□可新 程蓉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