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共生

张村河片区塑造未来绿谷

2024-07-24 作者: 白晓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白晓 报道
  本报青岛讯 7月15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张村河片区城市设计和开发建设情况。
  2022年以来,青岛市开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崂山区紧抓重大历史机遇,锚定“打头阵、蹚新路、作示范”,聚力推动张村河片区改造,完成了片区内12个社区村庄的拆迁工作。创造了“3年任务16个月完成”的“崂山速度”,总签约率达到99.9%,总计签约住宅房屋7200余处,签约面积96万平方米,累计拆除各类建筑360余万平方米,惠及居民6900余户,打造了速度快、质量高、信访少、群众满意的村庄改造“崂山样板”。
  “我们按照‘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共生的理念,聚焦‘人产城’深度融合,从城市设计入手,定位打造‘创享都芯、水脉智谷’,塑造以水为脉、凝聚智慧的未来绿谷,加快打造青岛东部的生态之城、希望之城、未来之城,构建新一代城市中心。”张村河片区规划土地市区一体化专班办公室主任、崂山区副区长徐奎旺说。
  崂山区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品质新城,高标准推进12个安置区建设,践行“当年拆、当年建、三年回迁”承诺,今年底到2026年上半年将陆续回迁,让居民住上放心、舒心的房子。安置区内配备面积1900~20000平方米不等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包括农贸市场和文化体育中心等,居民在家门口便可享受最便捷的服务。与此同时,高质量集聚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张村河片区规划建设21所学校、28所幼儿园,已投用5所学校、12所幼儿园,区人民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医院和崂山文化艺术中心等配套设施也在积极推进中。
  崂山区高水平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挥张村河片区创新资源集聚、创新要素完备、创新氛围浓厚的优势,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带动片区高质量发展。出台“工业上楼”政策,收回盘活低效、闲置工业用地1500余亩。
  目前,位于张村河片区内的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海洋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等四大产业园全面起势,虚拟现实整机和光学模组一期、一汽解放(青岛)商用车开发院等20余个重点项目建成投用,虚拟现实创享中心、青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中心、中科曙光全球研发总部基地等30余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据统计,2023年,崂山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四大产业链产业总规模达780亿元,2024年预计达到1000亿元。
  据了解,目前张村河流域综合治理见成效。崂山区以“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目标定位,全域化、高起点、高标准对张村河进行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提升,加快改善流域生态系统,恢复生物多样性,建设河道清淤、防洪工程让群众享受“星河鹭起、碧波荡漾”的生态美景,青银高速以东1.2公里区域将于8月对市民开放。张村河水质净化厂一期提标工程预计9月建设完工,规划建设张村河水质净化厂二期工程,建成后日处理量将新增6万吨/日,污水处理总量将达到10万吨/日,保障水清岸绿。
  崂山区坚持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的可持续交通体系。近三年,张村河片区着力推进合肥路等主路建设,已实现了同安路和高荣路等25条贯通提升道路通车。今年正在贯通提升道路26条,其中合肥路和枣山东路等23条道路将于今年实现通车,长沙路和科苑经五路等3条道路将于2025年实现通车。
  □记者 白晓 报道
  本报青岛讯 7月15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张村河片区城市设计和开发建设情况。
  2022年以来,青岛市开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崂山区紧抓重大历史机遇,锚定“打头阵、蹚新路、作示范”,聚力推动张村河片区改造,完成了片区内12个社区村庄的拆迁工作。创造了“3年任务16个月完成”的“崂山速度”,总签约率达到99.9%,总计签约住宅房屋7200余处,签约面积96万平方米,累计拆除各类建筑360余万平方米,惠及居民6900余户,打造了速度快、质量高、信访少、群众满意的村庄改造“崂山样板”。
  “我们按照‘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共生的理念,聚焦‘人产城’深度融合,从城市设计入手,定位打造‘创享都芯、水脉智谷’,塑造以水为脉、凝聚智慧的未来绿谷,加快打造青岛东部的生态之城、希望之城、未来之城,构建新一代城市中心。”张村河片区规划土地市区一体化专班办公室主任、崂山区副区长徐奎旺说。
  崂山区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品质新城,高标准推进12个安置区建设,践行“当年拆、当年建、三年回迁”承诺,今年底到2026年上半年将陆续回迁,让居民住上放心、舒心的房子。安置区内配备面积1900~20000平方米不等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包括农贸市场和文化体育中心等,居民在家门口便可享受最便捷的服务。与此同时,高质量集聚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张村河片区规划建设21所学校、28所幼儿园,已投用5所学校、12所幼儿园,区人民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医院和崂山文化艺术中心等配套设施也在积极推进中。
  崂山区高水平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挥张村河片区创新资源集聚、创新要素完备、创新氛围浓厚的优势,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带动片区高质量发展。出台“工业上楼”政策,收回盘活低效、闲置工业用地1500余亩。
  目前,位于张村河片区内的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海洋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等四大产业园全面起势,虚拟现实整机和光学模组一期、一汽解放(青岛)商用车开发院等20余个重点项目建成投用,虚拟现实创享中心、青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中心、中科曙光全球研发总部基地等30余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据统计,2023年,崂山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四大产业链产业总规模达780亿元,2024年预计达到1000亿元。
  据了解,目前张村河流域综合治理见成效。崂山区以“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目标定位,全域化、高起点、高标准对张村河进行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提升,加快改善流域生态系统,恢复生物多样性,建设河道清淤、防洪工程让群众享受“星河鹭起、碧波荡漾”的生态美景,青银高速以东1.2公里区域将于8月对市民开放。张村河水质净化厂一期提标工程预计9月建设完工,规划建设张村河水质净化厂二期工程,建成后日处理量将新增6万吨/日,污水处理总量将达到10万吨/日,保障水清岸绿。
  崂山区坚持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的可持续交通体系。近三年,张村河片区着力推进合肥路等主路建设,已实现了同安路和高荣路等25条贯通提升道路通车。今年正在贯通提升道路26条,其中合肥路和枣山东路等23条道路将于今年实现通车,长沙路和科苑经五路等3条道路将于2025年实现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