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农商银行获评“济南市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

“引育留用”聚天下英才

2024-07-17 作者: 徐佳 来源: 大众日报
  济南农商银行每年精选主题,打造“明湖学堂”培训品牌。
  □ 本报记者 徐佳

  日前,济南农商银行被中共济南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评为“济南市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近年来,在省联社党委的领导下,济南农商银行认真践行“天下泉城聚天下英才”工作理念,扎实做好人才“引育留用”,为区域人才发展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坚持实干导向
激发队伍建设提升“原动力”

  济南农商银行突出实践实绩实干导向,聚焦人才“引育留用”环节,创新优化选人用人机制,积极吸纳优质人才,近年来引进管理人员14人、科技技术人才4人,组建133人的专业大堂经理团队,安置退役士兵13人,招聘大学生196人,建立导师培养机制,打造带教辅导基地8个;创新实施“两个维度”选人用人,储备专业人才515人;坚持能人之中选好人,制定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若干规定,将业绩考核排名与提拔晋升紧密挂钩并纳入人才库管理。
  该行确定能上能下的分级管理方式,统筹业绩和日常表现,优先从人才库和当年度业绩考核排名前列的人员中选拔基层管理人员。近三年,累计从人才库中提拔使用41人;打破管辖行地域限制,在全行范围内组织公开竞聘,推动优秀人才在全行范围内调配使用。
  聚焦网点负责人规范履职,该行制定印发6大项、23条职责清单,着力解决“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启动基层管理人员综合能力评估。
夯实培训教育
打造“明湖学堂”培训品牌

  该行持续加强思想引导,拓宽成长渠道,立足培训教育建立人才成长“加油站”,建立多方位、全链条的培养机制,注重内部讲师队伍建设,从各条线管理人员、业务骨干中选拔169名优秀人才充盈到内部讲师队伍中;依托“网络学院”线上平台,服务全行各条线培训、考试、调研需求。
  聚焦全年重点工作推进,该行制定综合能力提升类培训项目,致力于提升客户经理、内勤人员、基层网点负责人综合能力素质;打造“明湖学堂”培训品牌,坚持将思想政治与传统文化、人文关怀与素养修炼纳入培训计划,每年精选一到两个培训主题,开展全员轮训;定期召开“青年职工座谈会”等系列座谈会,做到政治上关心、思想上沟通、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
打造人才银行
“人才贷”余额1.42亿元

  该行作为全市首批“人才银行”,设立了全省第一个“人才贷金融服务窗口”,持续为优化全市人才发展生态贡献金融力量。
  金融赋能构建创新创业“发力点”。该行依托审批链条短、决策快的优势,创新推出“人才贷”金融服务方案,截至6月末,该行“人才贷”投放35户、余额1.42亿元,位列济南市各银行首位,通过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支持高层次人才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带动作用。
  该行积极参与各级政府对接会,在济南高新区人才办的支持下,在政务大厅设立全省首个“人才贷”金融服务窗口,安排专员驻点;打通“人才贷”绿色办贷渠道,全方位为科研项目落地提供金融支持。
  围绕“人才银行”建设,该行先后推出“鲁科贷”“知识产权质押贷”“专精特新贷”“济担-科创贷”“科保贷”等特色专项产品,实现“知产”变“资产”;根据科创企业成长周期合理设置贷款期限,建立覆盖科技创新全周期的金融生态链,为新质生产力赋能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 本报记者 徐佳

  日前,济南农商银行被中共济南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评为“济南市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近年来,在省联社党委的领导下,济南农商银行认真践行“天下泉城聚天下英才”工作理念,扎实做好人才“引育留用”,为区域人才发展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坚持实干导向
激发队伍建设提升“原动力”

  济南农商银行突出实践实绩实干导向,聚焦人才“引育留用”环节,创新优化选人用人机制,积极吸纳优质人才,近年来引进管理人员14人、科技技术人才4人,组建133人的专业大堂经理团队,安置退役士兵13人,招聘大学生196人,建立导师培养机制,打造带教辅导基地8个;创新实施“两个维度”选人用人,储备专业人才515人;坚持能人之中选好人,制定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若干规定,将业绩考核排名与提拔晋升紧密挂钩并纳入人才库管理。
  该行确定能上能下的分级管理方式,统筹业绩和日常表现,优先从人才库和当年度业绩考核排名前列的人员中选拔基层管理人员。近三年,累计从人才库中提拔使用41人;打破管辖行地域限制,在全行范围内组织公开竞聘,推动优秀人才在全行范围内调配使用。
  聚焦网点负责人规范履职,该行制定印发6大项、23条职责清单,着力解决“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启动基层管理人员综合能力评估。
夯实培训教育
打造“明湖学堂”培训品牌

  该行持续加强思想引导,拓宽成长渠道,立足培训教育建立人才成长“加油站”,建立多方位、全链条的培养机制,注重内部讲师队伍建设,从各条线管理人员、业务骨干中选拔169名优秀人才充盈到内部讲师队伍中;依托“网络学院”线上平台,服务全行各条线培训、考试、调研需求。
  聚焦全年重点工作推进,该行制定综合能力提升类培训项目,致力于提升客户经理、内勤人员、基层网点负责人综合能力素质;打造“明湖学堂”培训品牌,坚持将思想政治与传统文化、人文关怀与素养修炼纳入培训计划,每年精选一到两个培训主题,开展全员轮训;定期召开“青年职工座谈会”等系列座谈会,做到政治上关心、思想上沟通、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
打造人才银行
“人才贷”余额1.42亿元

  该行作为全市首批“人才银行”,设立了全省第一个“人才贷金融服务窗口”,持续为优化全市人才发展生态贡献金融力量。
  金融赋能构建创新创业“发力点”。该行依托审批链条短、决策快的优势,创新推出“人才贷”金融服务方案,截至6月末,该行“人才贷”投放35户、余额1.42亿元,位列济南市各银行首位,通过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支持高层次人才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带动作用。
  该行积极参与各级政府对接会,在济南高新区人才办的支持下,在政务大厅设立全省首个“人才贷”金融服务窗口,安排专员驻点;打通“人才贷”绿色办贷渠道,全方位为科研项目落地提供金融支持。
  围绕“人才银行”建设,该行先后推出“鲁科贷”“知识产权质押贷”“专精特新贷”“济担-科创贷”“科保贷”等特色专项产品,实现“知产”变“资产”;根据科创企业成长周期合理设置贷款期限,建立覆盖科技创新全周期的金融生态链,为新质生产力赋能发展注入金融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