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市积极引导企业进行大规模设备更新
“智改数转”让企业焕新升级
2024-07-1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 报 记 者 都镇强
本报通讯员 宋晓东
作为一家主营碎木机、搬运车等园林机械产品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位于安丘市的潍坊奥司特工贸有限公司客户遍及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抓住机遇,积极拓展市场,引进一整套自动化生产机床,将产能由原来的年产15000台提升到现在的年产30000台。”潍坊奥司特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说。
由于公司的老生产线不能满足现在的工艺、质量要求,企业下决心要引进新的生产线。“新引进静电喷涂生产线后,产能翻番,并且新增加预烘干设备,工艺更先进,机械设备表面喷漆5年不脱落,客户对我们的产品非常满意。”王建说,今年产值预计增长15%以上,达到1亿元。
“智改数转”让企业焕新升级。近年,安丘市积极引导企业进行大规模设备更新,对企业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技术改造,推动企业扩产能、提效能、增效益,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山东盛祥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同样通过大规模设备更新,实现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通过采用国际领先的工艺,可达到‘无烟、无尘、无异味、低噪音’的标准。”山东盛祥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言春说,近年来,不断进行单机智能化改造,通过上新智能化压装机、数控凸轮铣床等智能化设备,逐步实现智能化生产全覆盖,自动化程度达到90%以上。
实现大规模设备更新,资金是关键。“安丘市工信局通过牵线搭桥,先期主动征集企业融资需求,后续带领农商行、中信银行等主动上门为企业匹配融资业务,促成企业融资9000万元,有力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姜言春说。
“近三年,政府帮助我们争取智能化改造等各级扶持资金1336万元。”山东盛祥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郑华成说,目前,公司建成了中国首座智能化、低排放的金属成型中心,通过智能化转型,企业用工节约50%以上,效率提升30%左右,综合成本降低约10%。
安丘市围绕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对实施高水平技术改造、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的企业分层次给予不同程度奖补等,极大增强了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的信心,先后兑现奖补资金2700多万元,为50余家企业在机器取代人工、智能制造等方面争取上级资金共计1.2亿元,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
为让企业更好享受到政策,安丘市一方面通过组织政策培训、上门送政策等有效措施,帮助企业精准匹配适用政策,同时手把手指导企业组织资金申请等材料,有力支持了企业开展智能化技改。
引导更多企业“智改数转”,离不开专业技术人员。“针对智能化设备工人操作不熟练的问题,我们公司前期外聘和内部提前培养了8名电气工程师,从智能产线开始设计之初,这部分技术人员就优先参与到项目之中,并且全程跟项目的安装调试。”姜言春介绍,项目交付时,技术人员已经可以完全掌握了产线的生产及故障排查的技能。
“智改数转”助推企业走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目前,安丘已实施过千万的智能化技改项目62个,旭能环保等15家企业(产品)被认定为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和“数据赋能”优秀产品,蓝想环境等3家企业生产车间被认定为省级数字化车间,山水水泥被工信部列入建材工业50个智能制造数字转型典型案例。
本报通讯员 宋晓东
作为一家主营碎木机、搬运车等园林机械产品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位于安丘市的潍坊奥司特工贸有限公司客户遍及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抓住机遇,积极拓展市场,引进一整套自动化生产机床,将产能由原来的年产15000台提升到现在的年产30000台。”潍坊奥司特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说。
由于公司的老生产线不能满足现在的工艺、质量要求,企业下决心要引进新的生产线。“新引进静电喷涂生产线后,产能翻番,并且新增加预烘干设备,工艺更先进,机械设备表面喷漆5年不脱落,客户对我们的产品非常满意。”王建说,今年产值预计增长15%以上,达到1亿元。
“智改数转”让企业焕新升级。近年,安丘市积极引导企业进行大规模设备更新,对企业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技术改造,推动企业扩产能、提效能、增效益,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山东盛祥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同样通过大规模设备更新,实现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通过采用国际领先的工艺,可达到‘无烟、无尘、无异味、低噪音’的标准。”山东盛祥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言春说,近年来,不断进行单机智能化改造,通过上新智能化压装机、数控凸轮铣床等智能化设备,逐步实现智能化生产全覆盖,自动化程度达到90%以上。
实现大规模设备更新,资金是关键。“安丘市工信局通过牵线搭桥,先期主动征集企业融资需求,后续带领农商行、中信银行等主动上门为企业匹配融资业务,促成企业融资9000万元,有力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姜言春说。
“近三年,政府帮助我们争取智能化改造等各级扶持资金1336万元。”山东盛祥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郑华成说,目前,公司建成了中国首座智能化、低排放的金属成型中心,通过智能化转型,企业用工节约50%以上,效率提升30%左右,综合成本降低约10%。
安丘市围绕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对实施高水平技术改造、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的企业分层次给予不同程度奖补等,极大增强了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的信心,先后兑现奖补资金2700多万元,为50余家企业在机器取代人工、智能制造等方面争取上级资金共计1.2亿元,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
为让企业更好享受到政策,安丘市一方面通过组织政策培训、上门送政策等有效措施,帮助企业精准匹配适用政策,同时手把手指导企业组织资金申请等材料,有力支持了企业开展智能化技改。
引导更多企业“智改数转”,离不开专业技术人员。“针对智能化设备工人操作不熟练的问题,我们公司前期外聘和内部提前培养了8名电气工程师,从智能产线开始设计之初,这部分技术人员就优先参与到项目之中,并且全程跟项目的安装调试。”姜言春介绍,项目交付时,技术人员已经可以完全掌握了产线的生产及故障排查的技能。
“智改数转”助推企业走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目前,安丘已实施过千万的智能化技改项目62个,旭能环保等15家企业(产品)被认定为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和“数据赋能”优秀产品,蓝想环境等3家企业生产车间被认定为省级数字化车间,山水水泥被工信部列入建材工业50个智能制造数字转型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