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艺术之心绘时代画卷
从观念视角看《江山无限》的创新表达
2024-07-1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江山无限》 樊磊 198cm×230cm
|
![]() |
樊磊,现为山东画院专职画家、一级美术师,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校外研究生导师。
|
艺术观念是艺术家对艺术的理解和追求,它深深影响着创作方向和表现手法,对于艺术创作发挥着方向性的关键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观念的不断更新自然而然地推动艺术表达的创新,它就像一股强大的内在动力,促使艺术家打破传统束缚,以创新的视角去审视艺术表达的更多可能性。
第一次在展厅看到艺术家樊磊创作的《江山无限》,便被作品背后的观念所打动。艺术家在创作时并非简单而直白地描绘画面所表现的物象,而是将艺术观念和创作思想置于核心位置,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的思维,捕捉社会变迁中微妙情感、文化认知与价值观念的转变,传达出关乎民族、国家、人类以致历史与未来的深度思考。
时代主题创作思想的当代表达
当前,中国美术创作的前沿动态呈现出多元化和深度化的特征。一方面,主题思想愈发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以艺术的视角揭示这些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另一方面,对于个体内心世界的探索也日益深入,强调个体的情感体验、精神诉求以及自我价值的追寻。美术作品现代视觉化的语言表达固然重要,但是在主题表达上更要敏锐地洞悉时代脉搏,对当下社会中的问题、现象和挑战进行深刻反映和剖析,因此,以观念为主导的创作意识尤为重要。
《江山无限》以“人民江山”为创作主题,画面集合了一系列意象元素,其中选取中国画中仙鹤的祥和形象作为民族团结、世界和平的象征,以《千里江山图》为代表的青绿山水作为“人民江山”“绿水青山”理念的生动表达意象,以星球为背景表达了对整个世界的全面关照,在创作思想和艺术观念的交融中,传递出新时代背景下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入思考及美好愿景。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以民族特色和现实关切的主题性创作为依托,对于塑造和展现国家文化形象、彰显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江山无限》不仅仅是一件符合当代语言图式的画作,更是一种动态的文化叙事,通过创作挖掘表现当下的时代主题,让我们看到了艺术与时代、社会、人类的深刻关联,引导我们审视自身与民族命运的关系,从而展现了创作者作为新时代画家的文化使命担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的创新表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因此,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符号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力量,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创新的视觉表达,让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融相通,方能造就源源不断的文化生机。
《江山无限》通过“赋、比、兴”的手法,提炼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以现代艺术的视角和构图形式,将这些文化符号进行组合与重构,体现出作品既具传统韵味又有现代气息的创新表达。画面底部以青绿经典画作《千里江山图》为意象,表现了广袤无垠的祖国河山,它屹立恒久,是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托。在这片江山之上,是中国画体系中代表祥瑞的仙鹤,它们以一种紧密团结且积极向上的姿态翩然起舞于星辰大海之间。三只仙鹤不仅承载着祥瑞的寓意,更凝聚着人民的精神与力量,仿佛是人民与江山之间紧密相连、相互交融、共荣共生的生动体现。在仙鹤之上,星球象征宏观视野和未知世界,寓意着时空的无限和人生的广阔,以虚化的背景处理构建出一种超越现实的空间感,从而打破了现实视觉的局限,引导我们抬眼凝视星球,以更远阔、更宽广的胸怀包容世界、迎接未来。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呈现的角度分析,《江山无限》展现了中华儿女在新时代依然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奋力开拓前行,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未来,为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当下社会人文精神的艺术表达
主题性创作作为时代人文精神的生动艺术表达,承载着社会的思想、情感与价值取向。总体而言,当今的花鸟画主题创作,在时代的变迁中观照并体现着人文精神的表达,一方面反映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另一方面,花鸟作品能够抚慰人心、提升审美,是人们在快节奏、高压力生活中的精神寄托和情感慰藉;再者,花鸟画物象所蕴含的“比德”思想,为人们不断提供精神滋养。在当代艺术的视野下,花鸟画创作因多元和包容的艺术特质,更有助于跨越地域的差异、打破文化的隔阂,引发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对生命、自然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江山无限》以浪漫主义手法,巧妙地借由花鸟、山水等自然物象,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体现出绘画艺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功能。画作整体刻画严谨,采用叠加渲染的方法极大丰富了色阶效果,契合了画面的主题氛围,体现了画家注重人文精神表达的创作观念,彰显出艺术创作所应秉持的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的社会责任。
作品在星辰大海的广袤宇宙中,通过艺术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演绎着沧海桑田的无尽变化。作者在构图方面精心设计出三段式的平行构建、中轴线的对称形态,以凸显出创作主题的严肃性。在色彩运用上,大胆采用了强烈的明暗对比,增强视觉冲击力的同时,更在情感表达上展现了一种微妙的张力,体现出“当下”与“历史”的强烈碰撞,“短暂”与“亘古”的鲜明对比。作品以诗人般的细腻笔触将美好的寓意与现实的情境有机融合,通过空间层次和节奏把握,有意识地拓展了“碰撞”“对比”所蕴含的深层意义,使画面引领观众穿梭于过去与现在、瞬间与永恒之间,感受作品中对自然的敬畏、对人文精神的传达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由此激发出对生命意义的更深层的思索。
践行传统花鸟画的时代新章
作为中国画三大画科之一的花鸟画创作,尽管其具备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审美价值,然而与其他画种在主题性创作领域所展现的强大表现力及丰富内涵相比,稍显逊色。尤其在主题观念和审美形式的传达方面,似乎尚未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不过,这反而为花鸟画的创新和发展预留了空间、带来了机遇,推动着当代花鸟画家持续思考、积极探索、力求推陈出新,以实现花鸟画在主题性创作层面的更大提升与突破。
樊磊多年从事中国花鸟画创作,一直希冀“以艺术之心绘时代画卷”,将宏大的时代主题与花鸟画创作紧密结合,以拓展传统花鸟画的外延并增强其表现力度。无疑,《江山无限》成为这一课题实践的重要契机,画家通过观念先行的创作思维,将对当下社会现实、时代精神、人文关怀的观念投入画面,借助当代工笔的绘画语言着力探索更富有表现力的形式架构,以全新的表达样式将花鸟画主题性创作引入当代前沿创作视野之中。(张肖萍)
第一次在展厅看到艺术家樊磊创作的《江山无限》,便被作品背后的观念所打动。艺术家在创作时并非简单而直白地描绘画面所表现的物象,而是将艺术观念和创作思想置于核心位置,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的思维,捕捉社会变迁中微妙情感、文化认知与价值观念的转变,传达出关乎民族、国家、人类以致历史与未来的深度思考。
时代主题创作思想的当代表达
当前,中国美术创作的前沿动态呈现出多元化和深度化的特征。一方面,主题思想愈发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以艺术的视角揭示这些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另一方面,对于个体内心世界的探索也日益深入,强调个体的情感体验、精神诉求以及自我价值的追寻。美术作品现代视觉化的语言表达固然重要,但是在主题表达上更要敏锐地洞悉时代脉搏,对当下社会中的问题、现象和挑战进行深刻反映和剖析,因此,以观念为主导的创作意识尤为重要。
《江山无限》以“人民江山”为创作主题,画面集合了一系列意象元素,其中选取中国画中仙鹤的祥和形象作为民族团结、世界和平的象征,以《千里江山图》为代表的青绿山水作为“人民江山”“绿水青山”理念的生动表达意象,以星球为背景表达了对整个世界的全面关照,在创作思想和艺术观念的交融中,传递出新时代背景下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入思考及美好愿景。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以民族特色和现实关切的主题性创作为依托,对于塑造和展现国家文化形象、彰显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江山无限》不仅仅是一件符合当代语言图式的画作,更是一种动态的文化叙事,通过创作挖掘表现当下的时代主题,让我们看到了艺术与时代、社会、人类的深刻关联,引导我们审视自身与民族命运的关系,从而展现了创作者作为新时代画家的文化使命担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的创新表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因此,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符号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力量,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创新的视觉表达,让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融相通,方能造就源源不断的文化生机。
《江山无限》通过“赋、比、兴”的手法,提炼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以现代艺术的视角和构图形式,将这些文化符号进行组合与重构,体现出作品既具传统韵味又有现代气息的创新表达。画面底部以青绿经典画作《千里江山图》为意象,表现了广袤无垠的祖国河山,它屹立恒久,是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托。在这片江山之上,是中国画体系中代表祥瑞的仙鹤,它们以一种紧密团结且积极向上的姿态翩然起舞于星辰大海之间。三只仙鹤不仅承载着祥瑞的寓意,更凝聚着人民的精神与力量,仿佛是人民与江山之间紧密相连、相互交融、共荣共生的生动体现。在仙鹤之上,星球象征宏观视野和未知世界,寓意着时空的无限和人生的广阔,以虚化的背景处理构建出一种超越现实的空间感,从而打破了现实视觉的局限,引导我们抬眼凝视星球,以更远阔、更宽广的胸怀包容世界、迎接未来。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呈现的角度分析,《江山无限》展现了中华儿女在新时代依然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奋力开拓前行,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未来,为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当下社会人文精神的艺术表达
主题性创作作为时代人文精神的生动艺术表达,承载着社会的思想、情感与价值取向。总体而言,当今的花鸟画主题创作,在时代的变迁中观照并体现着人文精神的表达,一方面反映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另一方面,花鸟作品能够抚慰人心、提升审美,是人们在快节奏、高压力生活中的精神寄托和情感慰藉;再者,花鸟画物象所蕴含的“比德”思想,为人们不断提供精神滋养。在当代艺术的视野下,花鸟画创作因多元和包容的艺术特质,更有助于跨越地域的差异、打破文化的隔阂,引发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对生命、自然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江山无限》以浪漫主义手法,巧妙地借由花鸟、山水等自然物象,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体现出绘画艺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功能。画作整体刻画严谨,采用叠加渲染的方法极大丰富了色阶效果,契合了画面的主题氛围,体现了画家注重人文精神表达的创作观念,彰显出艺术创作所应秉持的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的社会责任。
作品在星辰大海的广袤宇宙中,通过艺术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演绎着沧海桑田的无尽变化。作者在构图方面精心设计出三段式的平行构建、中轴线的对称形态,以凸显出创作主题的严肃性。在色彩运用上,大胆采用了强烈的明暗对比,增强视觉冲击力的同时,更在情感表达上展现了一种微妙的张力,体现出“当下”与“历史”的强烈碰撞,“短暂”与“亘古”的鲜明对比。作品以诗人般的细腻笔触将美好的寓意与现实的情境有机融合,通过空间层次和节奏把握,有意识地拓展了“碰撞”“对比”所蕴含的深层意义,使画面引领观众穿梭于过去与现在、瞬间与永恒之间,感受作品中对自然的敬畏、对人文精神的传达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由此激发出对生命意义的更深层的思索。
践行传统花鸟画的时代新章
作为中国画三大画科之一的花鸟画创作,尽管其具备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审美价值,然而与其他画种在主题性创作领域所展现的强大表现力及丰富内涵相比,稍显逊色。尤其在主题观念和审美形式的传达方面,似乎尚未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不过,这反而为花鸟画的创新和发展预留了空间、带来了机遇,推动着当代花鸟画家持续思考、积极探索、力求推陈出新,以实现花鸟画在主题性创作层面的更大提升与突破。
樊磊多年从事中国花鸟画创作,一直希冀“以艺术之心绘时代画卷”,将宏大的时代主题与花鸟画创作紧密结合,以拓展传统花鸟画的外延并增强其表现力度。无疑,《江山无限》成为这一课题实践的重要契机,画家通过观念先行的创作思维,将对当下社会现实、时代精神、人文关怀的观念投入画面,借助当代工笔的绘画语言着力探索更富有表现力的形式架构,以全新的表达样式将花鸟画主题性创作引入当代前沿创作视野之中。(张肖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