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田畴描绘丰收新景象
——潍坊峡山区粮食高产创建纪实
2024-07-1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 报 记 者 张 蓓
本报通讯员 刘 涛
日前,10名优秀种植户从潍坊峡山区第一届小麦高产擂台赛中脱颖而出。获奖者、种粮大户李加平更是在潍坊市小麦高产创建专家实测评审中位列第三,“我种了50亩小麦,品种是众信麦998,亩产832.65公斤。”
今年,潍坊峡山区种植小麦25.21万亩、收获12746.8万公斤、亩均505.6公斤,比去年分别增加1.8万亩、2569.8万公斤、70.87公斤。近年来,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转型,潍坊峡山区不断探索攻坚,走出了一条粮食高产创建之路。
近日,在太保庄街道望仙埠村一片绿油油的玉米地里,村党支部书记郭建光正喷施苗后除草剂。这32亩长势喜人的粮田是他的示范田。“想让农户接受新品种、新技术,就要靠我们的示范带动,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增产增收,他们就会参与进来。”郭建光说。
潍坊峡山区创新开展“三级书记示范田”行动,街道、社区、村三级书记每人认领一处不少于15亩的示范田,示范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土地认领+技术培训+带头示种+评比赛量”,形成了示范带动夺高产的创建样板。
“我们已创建‘书记示范田’98处,共2000余亩。我们以比促学、以赛促干,点燃了党员干部和农户种粮增产的热情,也推广了新技术。”太保庄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富强信心满满。
为突破原来一家一户经营、耕地零碎分散等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潍坊峡山区以市场为导向,在适度规模土地流转上下功夫,引进种粮大户,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探索大田托管,牵引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流动,使零散分布的“小田”逐步整合为成方连片、沃野平畴的“大田”。
耕地细碎问题迎刃而解,规模化经营种植得以实现,再配套良种、良法、粮技,这就使“粮田”变“良田”照进了现实。“我们村1960亩耕地实现全域流转,今年新流转的1006亩土地,承包给4个种粮大户。”岞山街道颜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卢金勇说,在种粮大户规模化种植后,夏粮平均亩产从350公斤提升到了630公斤。
粮食单产大幅提高,规模种植主体的经济效益大幅提高,潍坊峡山区土地流转费也“水涨船高”,从600元左右/亩增加到900元/亩—1200元/亩。2023年10月以来,全区共流转土地22279亩,托管土地12410亩。
土壤改良、品种选育、技术推广、机械化水平提档升级、数字技术广泛应用等,让种粮的效益不断增长。
“农机安装了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精量播机在播种玉米时,误差不超2厘米,作业效率提高30%以上。”峡山农事服务综合体负责人黄德忠说。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数字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可对5000余亩自有承包地块、8000多亩全程托管地块、2.1万亩阶段性托管地块进行全方位的农机作业监控、线上地块管理,并配有农田气象监测系统、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病虫害预警系统等,实现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面感知和智能控制。
潍坊峡山区还开办共富技能大讲堂和村农技推广加油站,邀请省农科院小麦玉米种植专家,定期对三级书记、种粮大户、散户等进行技术培训;组建21个技术指导小组,举办“田间课堂”。今年以来,全区共推广新品种、新技术20余万亩。
潍坊峡山区正在用高产创建描绘丰收新景象、静待新丰年。
本报通讯员 刘 涛
日前,10名优秀种植户从潍坊峡山区第一届小麦高产擂台赛中脱颖而出。获奖者、种粮大户李加平更是在潍坊市小麦高产创建专家实测评审中位列第三,“我种了50亩小麦,品种是众信麦998,亩产832.65公斤。”
今年,潍坊峡山区种植小麦25.21万亩、收获12746.8万公斤、亩均505.6公斤,比去年分别增加1.8万亩、2569.8万公斤、70.87公斤。近年来,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转型,潍坊峡山区不断探索攻坚,走出了一条粮食高产创建之路。
近日,在太保庄街道望仙埠村一片绿油油的玉米地里,村党支部书记郭建光正喷施苗后除草剂。这32亩长势喜人的粮田是他的示范田。“想让农户接受新品种、新技术,就要靠我们的示范带动,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增产增收,他们就会参与进来。”郭建光说。
潍坊峡山区创新开展“三级书记示范田”行动,街道、社区、村三级书记每人认领一处不少于15亩的示范田,示范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土地认领+技术培训+带头示种+评比赛量”,形成了示范带动夺高产的创建样板。
“我们已创建‘书记示范田’98处,共2000余亩。我们以比促学、以赛促干,点燃了党员干部和农户种粮增产的热情,也推广了新技术。”太保庄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富强信心满满。
为突破原来一家一户经营、耕地零碎分散等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潍坊峡山区以市场为导向,在适度规模土地流转上下功夫,引进种粮大户,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探索大田托管,牵引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流动,使零散分布的“小田”逐步整合为成方连片、沃野平畴的“大田”。
耕地细碎问题迎刃而解,规模化经营种植得以实现,再配套良种、良法、粮技,这就使“粮田”变“良田”照进了现实。“我们村1960亩耕地实现全域流转,今年新流转的1006亩土地,承包给4个种粮大户。”岞山街道颜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卢金勇说,在种粮大户规模化种植后,夏粮平均亩产从350公斤提升到了630公斤。
粮食单产大幅提高,规模种植主体的经济效益大幅提高,潍坊峡山区土地流转费也“水涨船高”,从600元左右/亩增加到900元/亩—1200元/亩。2023年10月以来,全区共流转土地22279亩,托管土地12410亩。
土壤改良、品种选育、技术推广、机械化水平提档升级、数字技术广泛应用等,让种粮的效益不断增长。
“农机安装了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精量播机在播种玉米时,误差不超2厘米,作业效率提高30%以上。”峡山农事服务综合体负责人黄德忠说。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数字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可对5000余亩自有承包地块、8000多亩全程托管地块、2.1万亩阶段性托管地块进行全方位的农机作业监控、线上地块管理,并配有农田气象监测系统、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病虫害预警系统等,实现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面感知和智能控制。
潍坊峡山区还开办共富技能大讲堂和村农技推广加油站,邀请省农科院小麦玉米种植专家,定期对三级书记、种粮大户、散户等进行技术培训;组建21个技术指导小组,举办“田间课堂”。今年以来,全区共推广新品种、新技术20余万亩。
潍坊峡山区正在用高产创建描绘丰收新景象、静待新丰年。